清晨,阳光如往常一样,轻柔地洒在饭馆的小院里,给整个院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然而,这美好的景象却无法驱散笼罩在苏妙龄房间里的那层阴霾。苏妙龄静静地躺在床上,脸色依旧苍白,病魔的侵袭让她看起来格外虚弱。
苏三娘早早地便来到厨房,准备为苏妙龄煎药。厨房里,炉火正旺,药罐稳稳地架在炉灶上,药汤在锅里翻滚着,发出 “咕噜咕噜” 的声响,升腾起的热气带着浓浓的药香,弥漫在整个厨房。苏三娘站在炉灶前,目不转睛地盯着药罐,眼神中满是担忧与关切。她的眉头微微皱起,嘴里轻声呢喃着:“苏姑娘,你可一定要快点好起来啊,饭馆还等着你呢。” 她深知苏妙龄为了饭馆和美食事业付出了多少心血,如今看到她病倒,苏三娘的心里满是心疼和焦急。
煎好药后,苏三娘小心翼翼地将药汤倒入碗中,用嘴轻轻吹了吹,试试温度,才端着药碗匆匆向苏妙龄的房间走去。“苏姑娘,来,喝药了。” 苏三娘坐在床边,轻声说道。她扶起苏妙龄,将药碗递到她嘴边,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就像一位母亲在照顾自己生病的孩子。
苏妙龄微微睁开眼睛,看着苏三娘疲惫却又关切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轻声说道:“三娘,辛苦你了。” 苏妙龄的声音微弱,却饱含着深深的感激。她知道,在自己病倒的这段日子里,苏三娘一首不辞辛劳地照顾着自己,这份情谊让她无比感动。
赵公子也经常来看望苏妙龄。他每次来,都会带来各种珍贵的药材和滋补品。这一天,他又匆匆赶到,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的木盒。“妙龄,这些都是我特地为你寻来的,你吃了身体肯定能快点好起来。” 赵公子走到床边,温柔地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期待,看着苏妙龄虚弱的样子,他的心中满是自责和心疼。回想起之前因为一些小事和苏妙龄闹别扭,他就后悔不己,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照顾她,不让她再受一点委屈。
靖王则利用自己的权势,为苏妙龄请来了城中最好的大夫。大夫每天都会按时来为苏妙龄诊治,仔细地询问她的病情,为她调整药方。靖王也会亲自陪同大夫前来,时刻关注着苏妙龄的病情变化。“大夫,她的病情怎么样了?有没有好转的迹象?” 靖王焦急地问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担忧和关切,作为王爷,他见惯了大风大浪,但此刻,苏妙龄的病情却让他无比牵挂。
叶书生虽然没有什么贵重的礼物,但他每天都会来到苏妙龄的房间,为她诵读诗词。他希望用诗词的力量,能让苏妙龄的心情好起来。这一天,叶书生如往常一样,坐在苏妙龄的床边,手中拿着一本诗集。“妙龄姑娘,我给你念首诗,希望你能早日康复。” 叶书生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他缓缓翻开诗集,轻声诵读起来:“春日迟迟,春景熙熙。愿君康健,笑靥常依……” 他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仿佛带着一种神奇的力量,让苏妙龄原本疲惫的神情渐渐放松下来。
苏妙龄静静地听着叶书生诵读诗词,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感动。在这艰难的时刻,叶书生用诗词给予她精神上的慰藉,让她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她微微闭上眼睛,沉浸在诗词的美好意境中,心中默默想着:“有你们在,我一定要快点好起来。”
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苏妙龄的病情逐渐有了好转。她的脸色渐渐恢复了一些血色,精神也比之前好了许多。然而,危险并没有真正解除。那个神秘的身影依旧时不时地出现在饭馆附近,他躲在阴暗的角落里,静静地观察着苏妙龄的一举一动,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
“哼,苏妙龄,你以为有他们的照顾就能躲过我的算计吗?太天真了。” 神秘人低声自语道,声音中充满了恶意和威胁。他的心中正谋划着新的阴谋,准备给苏妙龄和她的朋友们致命一击。
随着苏妙龄病情的好转,她也开始关心起美食文化节的筹备情况。“赵公子,靖王,美食文化节的筹备进展得怎么样了?” 苏妙龄问道。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虽然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但她的心己经系在了美食文化节上。
赵公子看了看靖王,微微皱了皱眉头,说道:“妙龄,筹备工作还算顺利,但是……” 他的话还没说完,靖王便接着说道:“但是,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场地的布置遇到了一些困难,资金也有些短缺。不过,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想办法解决的。” 靖王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他知道,苏妙龄对美食文化节寄予了厚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不能让她失望。
苏妙龄点了点头,说道:“辛苦你们了。美食文化节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是推广美食文化的好机会,也是我对美食事业的一份坚持。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克服这些困难。”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尽管身体还很虚弱,但她的话语却充满了力量。
就在这时,苏三娘拿着一封信匆匆走进房间。“苏姑娘,这是刚刚收到的一封信,看起来很奇怪。” 苏三娘将信递给苏妙龄,脸上露出一丝担忧。
苏妙龄接过信,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苍白。信上写着:“美食文化节,最好别办,否则后果自负。” 信上没有署名,但苏妙龄知道,这肯定是那个神秘人寄来的。
“这个神秘人到底是谁?为什么一首针对我?” 苏妙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愤怒。她知道,这个神秘人不会轻易放过她,美食文化节的筹备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