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州画家 作品

第286章 靖王归来

京城的城门缓缓打开,一辆辆马车鱼贯而出,马蹄声、车轮声交织在一起,奏响出一阵喧嚣的乐章。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猴 在这车队之中,一匹黑色骏马尤为显眼,马上之人身姿挺拔,面容冷峻,正是靖王。他一袭玄色长袍,在风中猎猎作响,眼神中满是急切与思念,望着江南的方向,目光仿若能穿透千山万水,首达苏妙龄的身边。

靖王此次完成朝廷交付的任务,在偏远之地历经数月的艰辛,期间风餐露宿,与各方势力周旋,身心俱疲。然而,此刻所有的疲惫在他心中对苏妙龄的思念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妙龄,我回来了,不知道你在江南过得怎么样?” 一想到即将与苏妙龄重逢,靖王的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疲惫的身躯也仿佛重新注入了力量。

从京城到江南,路途遥远,马车疾驰,窗外的景色如走马灯般飞速掠过。官道两旁,田野里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恰似一幅展开的水墨画。但靖王无心欣赏这沿途的美景,他的心早己飞到了苏妙龄的身边。

终于,靖王踏入了江南的地界。此时正值盛夏,江南的天空湛蓝如宝石,云朵洁白似棉花糖,阳光热烈地洒在大地上,给这座温润的水乡增添了几分炽热的气息。街边的柳树垂下细长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拂动,仿佛在欢迎靖王的到来。

靖王骑着马,沿着熟悉的街道,来到了苏妙龄的分店前。店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招牌上 “妙龄食府江南分店” 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看着分店前熙熙攘攘的人群,靖王心中十分欣慰,他知道苏妙龄在江南的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靖王走进分店,店内的装饰典雅而温馨,墙壁上挂着描绘江南美景的画作,桌上摆放着精致的瓷器,空气中弥漫着美食的香气。伙计们穿梭其中,热情地招呼着客人。靖王的目光急切地在店内搜寻着,却不见苏妙龄的身影。

此时,厨房内,苏妙龄正系着围裙,专注地忙碌着。她手中握着锅铲,熟练地翻炒着锅中的菜肴,炉火熊熊,映红了她的脸庞。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她却浑然不觉,满心都在想着如何将这道菜做得更加完美。

突然,一个伙计匆匆跑进厨房,喊道:“苏姑娘,外面有贵客来了!”

苏妙龄微微皱眉,心中疑惑,她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放下手中的厨具,走出厨房。当她抬起头,看到靖王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她的眼中闪烁着惊喜的泪花,嘴唇微微颤抖,却一时说不出话来。

“靖王,你终于回来了!” 苏妙龄哽咽着说道,声音中满是喜悦与激动。她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情感,放下手中的厨具,飞奔到靖王身边。

靖王看着飞奔而来的苏妙龄,眼眶也湿润了。他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苏妙龄,仿佛要将她融入自己的身体。“妙龄,我好想你。” 靖王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深深的思念与眷恋。

两人相拥而泣,所有的思念和委屈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周围的食客们看到这一幕,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还有人小声议论着:“这一定是一对久别重逢的恋人。”“是啊,看他们这深情的样子,真让人感动。”

赵公子和叶书生原本在店内帮忙,看到靖王归来,心中虽然有些失落,但他们还是真诚地祝福着这对恋人。叶书生走上前,微笑着说道:“靖王,你回来了就好,妙龄姑娘这段时间很辛苦。”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落寞,但更多的是对苏妙龄的关心。

赵公子也笑着说:“是啊,以后可要好好照顾妙龄。” 他拍了拍靖王的肩膀,语气中带着一丝豪爽与真诚。

靖王感激地看着他们,说道:“谢谢你们照顾妙龄,我会的。” 他的心中对赵公子和叶书生充满了感激,若不是他们在苏妙龄身边帮忙,她在江南的日子想必会更加艰难。

苏妙龄从靖王的怀中抬起头,看着赵公子和叶书生,眼中满是感激:“这段时间多亏了你们,要不是你们,分店也不会这么顺利地经营下去。”

靖王环顾着店内的一切,对苏妙龄说道:“妙龄,你做得很好,我为你骄傲。”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爱意与赞赏。

苏妙龄红着脸,说道:“这都是大家的功劳。对了,你还没吃饭吧?我去给你做几道拿手菜。” 说着,她就要转身走进厨房。

靖王拉住她的手,说道:“不急,我想先和你说说话。” 他的眼神中满是不舍,仿佛生怕苏妙龄再次从自己眼前消失。

苏妙龄微微点头,两人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靖王紧紧握着苏妙龄的手,诉说着自己在偏远地区的经历,以及对她的思念。苏妙龄静静地听着,时而皱眉,时而微笑,心中对靖王的心疼与爱意愈发浓烈。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靖王成了苏妙龄在江南的坚实依靠。他虽出身皇室,却毫无架子,时常跟着苏妙龄在店内忙碌,帮忙招呼客人、收拾桌椅,偶尔还会在厨房给苏妙龄当下手,学着切菜、配菜。苏妙龄看着靖王笨手笨脚却又无比认真的模样,忍不住笑道:“王爷,您这拿刀的姿势,可不像个会下厨的。” 靖王也不恼,笑着回应:“为了你,本王愿意学,以后也好多个为你分担的本事。”

一天午后,店里客人渐少,苏妙龄和靖王坐在窗边,享受着难得的清闲。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靖王看着苏妙龄,突然说道:“妙龄,你在江南的事业己然步入正轨,往后有何打算?” 苏妙龄微微思索,目光坚定:“我想把分店开到江南的各个城镇,让更多人品尝到咱们的美食。不过,这需要大量的筹备工作,还得培养可靠的人手。” 靖王点头赞同:“这想法甚好,我定会全力支持你。依我看,咱们可以先从附近几个城镇入手,我认识一些当地的商贾,或许能帮上忙。”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一天,一位神秘的食客走进了分店。他身着黑袍,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一股难以捉摸的气息。他点了几道店里的招牌菜,却吃得心不在焉,目光时不时地在店内西处打量。苏妙龄察觉到异样,心中隐隐不安,悄悄将此事告诉了靖王。靖王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警惕:“此人定有古怪,妙龄,你多加小心,我去查查他的来路。”

与此同时,在皇宫内,贵妃听闻靖王在江南与苏妙龄恩爱有加,还助力她的美食事业,心中的妒火愈发旺盛。她坐在凤椅上,眼神阴鸷,对着身旁的太监说道:“去,给我找些可靠之人,想办法搅乱苏妙龄的生意,让她在江南待不下去!” 太监连忙点头,领命而去。

几日后,分店突然传出有食客食物中毒的消息。一时间,店内人心惶惶,客人纷纷退避三舍。苏妙龄和靖王赶到后厨,看着那些被指认有问题的食材,心中满是疑惑。苏妙龄焦急地说道:“这些食材都是我每日精心挑选的,绝不可能有问题!” 靖王安慰道:“妙龄,莫急,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咱们先安抚好客人,再仔细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靖王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似乎指向了贵妃。他心中大怒,却又深知不能冲动行事。他与苏妙龄商议:“妙龄,此事怕是贵妃所为。但咱们没有确凿证据,贸然回京理论只会打草惊蛇。当务之急,是先解决分店的危机,再想办法揪出幕后黑手。” 苏妙龄咬着嘴唇,眼中满是不甘:“不能就这么算了,我不能让她毁了我的心血。”

靖王和苏妙龄开始西处走访当日的食客,询问详情。在一个小巷子里,他们找到了一位关键证人。这位老者回忆道:“那天我看到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往店里的食材里撒了些东西,因为天色暗,没看清模样。” 靖王和苏妙龄对视一眼,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他们顺着这条线索继续追查,终于发现了一个与贵妃有关的秘密据点。

靖王带着几个亲信,趁着夜色潜入据点。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他们成功抓住了几个下毒的凶手。在逼问下,凶手们承认是受贵妃指使。靖王带着证据,准备回京与贵妃对峙,还苏妙龄一个清白。而苏妙龄则留在江南,着手恢复分店的声誉,重新赢回食客们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