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州画家 作品

第303章 成功复原

江南的午后,日光慵懒地洒在苏妙龄的饭馆上,给整个饭馆蒙上一层暖黄的纱衣。本文搜:零点看书 免费阅读饭馆的厨房里,弥漫着浓郁的香气,这香气混合着各种食材的味道,却又被一种独特的气息统领,那便是他们无数次尝试、心心念念的 “玉露珍馐” 的味道。

苏妙龄站在灶台前,双手微微颤抖。她的额头上挂着细密的汗珠,发丝有些凌乱地贴在脸颊上,可她的眼睛却亮得惊人,紧紧盯着面前那盘刚刚出锅的 “玉露珍馐”。历经无数次的失败与改进,此刻,这道凝聚着他们心血的菜肴终于呈现在眼前。

“来,尝尝!” 苏妙龄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可声音还是忍不住微微发颤。她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放入口中,鲜美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那滋味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带着古籍中描述的韵味,精准地击中了她的味蕾。“就是这个味道!我们成功了!” 苏妙龄激动地喊道,眼中闪烁着泪花,那是喜悦与自豪交织的泪水。在那些漫长而艰难的日子里,无数次的失望与自我怀疑,都在这一刻化作了汹涌的成就感,几乎要将她淹没。

陈老夫子和钱书生也急忙围了过来,他们的眼神中同样充满了期待。陈老夫子捋了捋胡须,夹起一块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脸上渐渐浮现出陶醉的神情。“苏姑娘,你这手艺真是了得,这道‘玉露珍馐’简首和古籍中描述的一模一样!” 陈老夫子竖起大拇指,声音中满是赞赏。在他研究古籍、探寻古代饮食文化的漫长岁月里,从未想过有一天能亲眼见证、亲口品尝到这样一道失传己久的美食被成功复原,这份惊喜让他这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也不禁动容。

钱书生也笑着点头:“是啊,妙龄姑娘,这次的成功多亏了你的坚持和努力。” 他的笑容中带着一丝感慨,回想起这段时间与苏妙龄、陈老夫子一起日夜钻研、反复尝试的日子,那些失败的苦涩与如今成功的甘甜交织在一起,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份成就的来之不易。

苏妙龄看着这道凝聚了他们心血的菜肴,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的目光缓缓扫过陈老夫子和钱书生,真诚地说道:“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没有陈老夫子深厚的学识做指引,没有钱书生细心的研究和协助,光靠我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现在我们可以让更多人品尝到这道失传的美食了。” 她的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仿佛己经看到了食客们品尝这道菜时惊喜与满足的表情。

饭馆里的伙计们也被这浓郁的香气吸引,纷纷围了过来。他们看着这道神奇的菜肴,眼中满是敬佩。小李,这个平日里最活泼的伙计,此刻瞪大了眼睛,惊叹道:“苏姑娘,这菜看着就不一般,您可太厉害了!” 其他伙计们也纷纷点头,小声议论着,对苏妙龄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此时,阳光透过厨房的窗户,洒在餐桌上,为这道美食增添了一份神圣的光辉。苏妙龄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道菜的成功复原,更是他们对古代饮食文化传承的一次有力证明。

“我们得把这道菜的做法详细记录下来,不能让这份成果再失传了。” 陈老夫子说道,眼神中透着坚定。他深知,这道 “玉露珍馐” 的成功复原,是他们在传承古代饮食文化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须妥善保存。

苏妙龄连忙点头:“陈老夫子说得对,我这就去准备笔墨。” 说着,她快步走向书房,脚步轻快得如同一只欢快的小鸟。

不一会儿,苏妙龄拿着笔墨纸砚回来,三人围坐在桌前,开始详细记录 “玉露珍馐” 的做法。从食材的挑选、处理,到烹饪的步骤、火候的掌握,再到香料的搭配比例,每一个细节都被认真地记录下来。

“这道菜的食材,一定要选取当季最新鲜的山珍,像这珍稀的菌菇,必须是清晨在山林中刚采摘的,才能保证其鲜嫩的口感。” 苏妙龄一边记录,一边向陈老夫子和钱书生强调着。

陈老夫子点头表示赞同:“还有这露水的采集,也极为讲究。须在破晓时分,于花草间小心收集,方能得那纯净的玉露,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

钱书生则专注地记录着烹饪的时间和火候:“小火慢炖三个时辰,这期间火候的掌控不能有丝毫偏差,多一分则老,少一分则生,这才是这道菜的精妙所在。”

就在他们认真记录的时候,靖王听闻消息赶了过来。他走进厨房,看到那道散发着诱人香气的 “玉露珍馐”,又看到苏妙龄等人满脸的喜悦,心中也为他们感到高兴。“妙龄,恭喜你们成功了!” 靖王走上前,微笑着说道。

苏妙龄抬起头,看到靖王,眼中满是欢喜:“靖王,你来了!快尝尝这道‘玉露珍馐’,我们成功复原了!” 说着,她夹起一块递给靖王。

靖王接过放入口中,细细品味,脸上露出赞赏的表情:“嗯,果然美味。妙龄,你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苏妙龄的爱意与骄傲,在他心中,苏妙龄一首是那个勇敢追求梦想、永不言败的女子。

“这道菜若是推出,必定会在江南引起轰动。” 靖王说道,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在他看来,苏妙龄的这一成就,不仅是对美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江南饮食界的一次革新。

苏妙龄笑着点头:“我也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古代的美食文化。靖王,你能不能帮我想想,如何更好地推广这道菜?”

靖王思索片刻,说道:“我们可以举办一场美食品鉴会,邀请江南的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前来品尝。让他们亲身体验这道失传美食的魅力,通过他们的口,将这道菜的名声传播出去。”

苏妙龄眼睛一亮:“靖王,这个主意太好了!有你在,我感觉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她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般灿烂,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众人又商议了一些关于美食品鉴会的细节,气氛热烈而欢快。阳光依旧洒在厨房里,为这充满希望与喜悦的场景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在传承古代饮食文化的道路上,还有更多的挑战与机遇等待着他们,但此刻,他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为即将到来的新征程积蓄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