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州画家 作品

第312章 优化饭馆经营

江南的夏日,阳光炽热,却丝毫未能阻挡苏妙龄前行的脚步。本文搜:常看书 免费阅读在成功建立食材加工厂,初步整合美食产业链后,她的目光又聚焦到饭馆的经营上。此刻,她站在自家饭馆的大堂中,看着人来人往的食客,心中盘算着如何进一步优化经营,打造连锁品牌,让美食文化传播得更远。

饭馆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木质的桌椅摆放整齐,桌上摆放着精致的餐具,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苏妙龄对品质的追求。墙壁上挂着一幅幅描绘美食制作过程的画卷,栩栩如生,引得食客们不时驻足欣赏。大堂的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屏风,屏风上绘着江南的山水风光,为整个饭馆增添了几分雅致的气息。

苏妙龄身着一袭淡蓝色的罗裙,裙摆绣着淡雅的兰花,在大堂中轻盈地穿梭。她的眼神坚定而明亮,时而观察着食客们的用餐情况,时而与伙计们交流几句。“我们要让顾客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品尝到一样美味的菜肴,享受到一样贴心的服务。” 苏妙龄召集分店的伙计们,站在饭馆的庭院中,神情严肃地说道。在她心中,连锁品牌的打造,不仅仅是店铺数量的增加,更是品质与服务的统一。只有让顾客在每一家分店都能获得一致的优质体验,才能真正树立起品牌的口碑。

“苏姑娘,这统一的菜品标准和服务规范,具体该如何制定呢?” 一位年轻的伙计挠了挠头,满脸疑惑地问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新知识的渴望,同时也对即将到来的改变感到一丝紧张。

苏妙龄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道:“菜品标准,从食材的挑选开始,必须严格按照我们食材加工厂的标准来。每一种食材的用量、烹饪的火候和时间,都要有明确的规定。比如这道招牌菜‘玉露珍馐’,菌菇要选用清晨采摘的,鲜嫩多汁;烹饪时,小火慢炖三个时辰,火候不能有丝毫偏差,这样才能保证味道醇厚鲜美。” 苏妙龄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烹饪的动作,眼神中透露出对美食的热爱与执着。

“至于服务规范,顾客进门时,要微笑迎接,主动询问是否有预订,引导顾客就座。顾客询问菜品时,要详细介绍菜品的特色、食材和烹饪方法。上菜时,要注意顺序,轻拿轻放。这些细节都很重要,会影响顾客的用餐体验。” 苏妙龄继续说道,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伙计们纷纷点头,认真地听着苏妙龄的讲解。“苏姑娘,您放心,我们一定努力做到。” 一位年长的伙计拍着胸脯保证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支持。在他心中,苏妙龄一首是个有想法、有能力的人,跟着她,饭馆的未来一定充满希望。

为了让伙计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些标准,苏妙龄决定亲自对他们进行培训。她在饭馆的后院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培训场地,摆放了桌椅和厨具。每天清晨,苏妙龄都会早早地来到这里,等待伙计们的到来。

“今天,我们先从微笑服务开始练习。” 苏妙龄看着站成一排的伙计们,微笑着说道。她亲自示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八颗牙齿,眼睛也弯成了月牙形,让人如沐春风。“大家注意,微笑不仅仅是嘴角的动作,还要发自内心,让顾客感受到我们的热情。” 苏妙龄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伙计们中间,纠正他们的姿势和表情。

在菜品介绍的培训环节,苏妙龄准备了各种菜品,让伙计们逐一练习。“小李,你来介绍一下这道‘江南春韵烩’。” 苏妙龄指着一道色泽鲜艳的菜肴说道。

小李紧张地走上前,清了清嗓子:“这…… 这道‘江南春韵烩’,嗯……” 小李结结巴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脸涨得通红。

苏妙龄走上前,拍了拍小李的肩膀,鼓励道:“别紧张,慢慢来。这道‘江南春韵烩’,选用的是江南特有的河鲜和时令蔬菜,河鲜肉质鲜嫩,蔬菜清甜可口。烹饪时,先将河鲜煎至两面金黄,再加入蔬菜一起炖煮,最后用秘制的酱料调味,味道鲜香浓郁,充满了江南春日的气息。你再试试。”

小李深吸一口气,重新介绍起来:“这道‘江南春韵烩’,选用江南特有的河鲜和时令蔬菜,河鲜煎至金黄,与蔬菜炖煮,加秘制酱料调味,味道鲜香,有江南春日气息。” 小李的声音逐渐洪亮,表情也变得自信起来。

“很好,就是这样。” 苏妙龄满意地点点头,“大家要像小李这样,熟悉每一道菜品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向顾客介绍。”

在培训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些伙计对新的服务规范不太适应,觉得过于繁琐。“苏姑娘,这每次上菜都要注意顺序,太麻烦了,以前不也这样过来了吗?” 一位伙计小声嘀咕道。

苏妙龄听到后,走到他身边,耐心地说道:“这看似繁琐的步骤,其实都是为了给顾客更好的体验。上菜顺序合理,能让顾客更好地品尝每一道菜的味道,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我们做餐饮,就是要从这些细节入手,才能留住顾客的心。” 苏妙龄的话语中充满了真诚,让伙计们渐渐理解了服务规范的重要性。

在苏妙龄的努力下,伙计们的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饭馆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每到用餐时间,饭馆内座无虚席,食客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大堂。“这家饭馆的菜还是一如既往地好吃,服务也周到,怪不得生意这么好。” 一位老顾客满意地说道。

“是啊,我在其他分店也吃过,味道和服务都一样好,这连锁品牌就是不一样。” 另一位顾客附和道。

听到顾客们的称赞,苏妙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在这个过程中,靖王也一首默默地支持着她。“妙龄,你做得很好。饭馆在你的经营下,越来越有规模了。” 靖王看着忙碌的饭馆,微笑着对苏妙龄说道。

苏妙龄转过头,看着靖王,眼中满是感激:“靖王,多亏有你在我身边。没有你的支持,我很难坚持下来。” 苏妙龄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动,在她心中,靖王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随着连锁品牌的逐渐打响,苏妙龄的饭馆吸引了更多的顾客前来品尝美食。她的美食文化也通过这些分店,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苏妙龄站在饭馆的门口,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她知道,在美食的道路上,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会坚定地走下去,将美食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