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鸟飞 作品

第一百二十三章 张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李清照感觉这后宫中有一股奇怪的魔力。搜索本文首发: 如文小说网

在这里,没有人在乎自己的贞洁,她们只在乎怎么能把自己的贞洁献给皇帝。

似乎后宫中的女人全都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而一旦谁成功了,便能在这金碧辉煌的宫殿中,觅得一席之地,享尽荣华富贵,成为众人艳羡的对象。

可这对于李清照而言,这却如同一场荒诞不经的梦。

她自幼便沉浸于诗词歌赋之中,那颗敏感而多情的心,早已被那些流传千古的佳句所浸润。

她渴望的是与心爱之人共赏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而非在这深宫之中,与其他女子争宠斗艳,以换取帝王的片刻垂怜。

然而,有些事就是这么莫名其妙。

不想要这种事的李清照,偏偏轻而易举就侍寝成功了。

而且,李清照还是以一种荒唐至极的方式成功的。

事后,李清照都不敢去回忆那个她稍稍一想就会脸红、心跳加速的过程。

‘为何张皇妃一叫我,我便鬼使神差地进去了?’

‘听闻张皇妃会法术,定是她给我下了听话咒,不然我为何会那般?’

李清照强迫自己将昨晚的一切给忘掉。

可不论李清照如何努力,她都忘不掉事后张纯的那句“你好骚啊”,以及赵俣那肆无忌惮的笑声……

等昨晚被赵俣折腾得筋疲力竭的李清照醒来,原本搂着她睡觉的赵俣,早就走了,甚至就连原本睡在赵俣另一边的张纯,也已经不知道去哪了。

李清照裹着被子茫然地坐了起来,不知何去何从?

好在,在郑显肃入主后宫以后,后宫的事,全都已经有了严格的流程。

不多时,就有张纯宫里的宫女来跟李清照说:“娘子好起了,尚寝等已然等候娘子多时了。”

接着,张纯宫里的宫女便伺候李清照起床、洗漱。

等李清照收拾好了,有宫女端来了一碗莲子羹,让李清照讨个彩,也滋补一下。

等李清照吃完,尚寝女官才过来记录李清照的信息、侍寝时间、侍寝过程,以便日后查验和管理后宫事务。

尚寝女官问得很详细,以至于李清照想要忘记的事情,全都让尚寝女官给扒了出来,甚至就连床上的血渍,她们都反复检查,验证真伪,并将之明确记下。

接下来,属于李清照的赏赐,包括金银珠宝、衣物饰品、生活用品等,一一送了过来。

紧随其后,李清照便被请去拜见郑显肃,给郑显肃敬茶。

郑显肃对李清照的印象不错,也欣赏李清照的才华,便多跟李清照聊了一阵。

过后,李清照就被封为美人,也获得了与她身份相对应的住处和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在给李清照分侍女时,李清照想将她的侍女翠玉带进宫中,得到了郑显肃的恩准。

在这之后,有医官为李清照进行身体检查,然后提供相应的调养方剂和饮食安排,以维护李清照的身体状态,为可能的生育做准备。

最后,有尚仪女官对李清照进行后宫礼仪的教导,使她更好地适应宫廷生活,遵循宫廷的规矩和制度。

这一整套流程走完,李清照彻底成为赵俣的低级妃嫔之一了。

让李清照没想到的是,张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赵俣竟然喜欢上了这个调调,一连多日,他都让张纯以这种方式侍寝。

而作为低等妃嫔,皇帝喜欢,皇妃pua,李清照只能陪着。

后来,张纯更是把这套技战术发扬光大,晁敏、韩雨、李淳、赵麦全都被张纯找来侍候赵俣。

主打的就是,赵俣喜欢什么,张纯就提供什么,奸佞劲十足。

在张纯的骚操作下,旧党在后宫政治中,实现了大反攻。

反应在朝堂上就是,赵俣准了陈灌的谏言,同意重修《神宗实录》,顺便将《哲宗实录》也修了。

这次,赵俣让新党和旧党各举荐三人合修这两部史书,所用资料也由两边各自去找,编著完,再附带上各自找来的资料博引证明其观点,力求真实

的还原这两朝的历史。

见此,之前处于不利地位的旧党,长出了一口气。

别以为这是一件小事。

对于旧党来说,这是他们稳住阵脚的关键一战。

要知道,在元祐时期,其实就已经修了一版《神宗实录》,只不过那版选择了以司马光等旧党大臣的笔记为主要参考,对王安石及新法包括宋神宗多有抹黑。

后来,赵煦亲政,负责编修国史的蔡卞,以《神宗实录》的编修问题向旧党发难,他认为宋神宗的功业“卓然出千古之上”,旧党却为了诋毁新政,片面地使用否定新法的资料来编修《神宗实录》,抹杀宋神宗、王安石君臣的功绩,只有重修《神宗实录》,才能使后世考观,无所迷惑。

旧党在元祐时期干得好事,还不止篡改历史。

宋神宗是一位非常有进取心的皇帝,他在位时,重用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极大地强化了赵宋王朝的武力。

当时,不但赵宋王朝的财政扭亏为盈,更在南方和西北的战场上开疆拓土,极大地压制住了西夏的嚣张气焰。

史称熙丰变法。

可宋神宗三十八岁就去世了。

等到高滔滔摄政之后,却选择了反对熙丰变法,改年号为元祐,试图纠正宋神宗一朝的过失。

这一时期被称为元祐更化。

当时,旧党人士为了清算新党人士,搞出来了车盖亭诗案,将新党人士一顿贬,贬死了不少人,甚至将忠于宋神宗和赵煦的宰相蔡确都给贬死了。

这是赵宋王朝第一位被贬死的宰相。

而王安石时期,虽然外放了大量旧党人士,但并没有对高层士大夫进行过任何政治迫害。

是到了元祐时期,高滔滔和司马光等元祐大臣,担心新党卷土重来,才先下得狠手。

就冲这一点,旧党人士被新党人士报复,就不冤。

旧党人士更过分的是,他们给赵煦配备了一个以文豪苏轼、哲学家程颐、科学家苏颂、史学家司马光和范祖禹,名臣吕公著、范纯仁、韩维、傅尧俞、孙觉的豪华教师团队。

若论这批教师的个人素养,个顶个的都能在华夏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这些人却排着队给赵煦做老师,哪怕是对历朝历代的皇帝而言,这都是一件非常奢华的事了。

然而他们培养赵煦的方式却是一言难尽。

为了确保赵煦的学识积累能够朝着元祐大臣们盼望的方向发展,他们进呈的都是《尚书》、《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然后再加上一本《仁宗圣学事迹》。

这就差明着摁住赵煦的头,让他朝着宋仁宗的方向捏自己的设定了。

难得赵煦想看《孟子》了,元祐大臣们也会精挑细选出符合自己理念的《孟子节解》十四卷进呈御前。

这主要是因为王安石也是靠推崇《孟子》出道的。

元祐大臣们必然要对意识形态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严防死守。

还有,有一天,当范祖禹给赵煦上完课,发现宫殿里没有挂《无逸》和《孝经》这两幅图。

这两幅图,一幅画的主题是,好好学习,告别娱乐;另一幅则画的是孝顺长辈。

范祖禹担心赵煦不能受到这些的时刻规劝,万一长成变态的昏君该怎么办?

所以,范祖禹赶紧给高滔滔上奏章,表示宋仁宗时期,这两幅图一直挂在宫殿中,这样,宋仁宗才能被培养成圣君,现在宫殿中没有这两张图,赵煦怎么能成为宋仁宗2.0?

高滔滔二话没说,就派人去把这两幅图找来挂上。

到了程颐教导赵煦时,要求就更高了。

生活用具不能奢华,必须节俭不说,服侍赵煦的宫女,还不能是年轻的,必须全都得是年纪大的老太太。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元祐大臣们,为了防止赵煦成长为小色批,各种殚精竭虑,夙夜忧叹。

或许,赵煦一生无子,也得拜这些元祐大臣们所赐。

后来,压抑多年的赵煦,对于元祐大臣们和元祐政治的逆反怨愤,早已积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什么致君尧舜,什么成为圣君,统统都见鬼去吧,等

他亲政了以后,彻底清算了旧党,更是同意让视王安石如亲父的蔡卞来重编《神宗实录》,将元祐时期的旧党人士的努力,全都打成了开历史倒车,甚至是打成了乱政。

而在苏辙等元祐时期的旧党人士,则以汉昭帝修正汉武帝晚年苛政为例,强调元祐时期也是在调和国力,并非乱政。

可这却被新党抓住了把柄,认为苏辙把宋神宗比成了汉武帝,进而将苏辙流放。

如果不更改蔡卞编修的《神宗实录》,旧党人士这么多年的努力,都将变得一点价值都没有,他们还会背上奸臣的骂名。

如今,赵俣明显要继承父兄遗志,继续变法改革。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赵俣还能同意第三次修改《神宗实录》,并且是以一个公正中立的视角来正视这段历史,对于旧党来说,真的是太难得了。

还有就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反思,不少旧党人士已经意识到了,元祐时期,旧党大臣对于赵煦的“迫害”,已经让皇帝对他们这些旧党人士生出了戒心。

在这种情况下,赵俣还能继续给旧党机会,也足以证明赵俣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了。

再说赵俣。

他其实很清楚,旧党人士只会墨守成规、甚至是只会内卷,不会发展赵宋王朝。

而且,旧党人士追求的就是限制皇权、限制相权,以实现他们的政治抱负和梦想。

这么一看,将旧党打死,似乎也没什么。

可赵俣十分清醒,没了旧党,新党也会分裂、内斗,他们是绝不会拧成一股劲,齐心协力发展赵宋王朝的。

这本来就是贯穿人类历史历朝历代的真实模样,不分古今中外,是杜绝不了的。

再退一步说,如果大臣之间真不斗了,那么皇帝可能也就危险了,因为那时,他们没准就会联合起来斗皇帝了。

关键,历史上,赵佶和蔡京试过了将旧党包括与他们政见不合的新党人士全都干掉,结果,这不仅没有彻底消灭党争,还导致了靖康之耻的发生。

所以,赵俣觉得,把旧党留下,监视一下新党,监视一下新法改革,甚至是监视一下自己,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

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外交博弈,身体越来越不好的耶律洪基和困在稳定内部政局中的李乾顺坐立不安。

这主要也是因为,赵俣真的在调兵遣将,似乎真的不惜跟辽国一战。

而且,吕恵卿坐镇鄜延路时,在接纳了西夏派来的外交使节进行洽谈的同时,依旧派兵招纳从西夏跑来归附的番人部落。

西夏见此,派大将凌吉讹遇来阻拦这些部落。

吕恵卿看准战机,派遣大将刘安回击凌吉讹遇。

这一战,刘安可谓爆发出了极其强悍的战斗力。他在进军后的第四天,于神鸡流遇到了三千西夏铁骑,将其击破;第六天在一个叫波济立埒克的地方,再破五千西夏军;第七天打到鲁逊埋达勒,接着大破七千西夏骑兵。数战之下,斩首四千余级,俘虏五百余人,获其器仗牛羊十余万以归。

此一战过后,赵俣就将吕恵卿调回朝廷,跟郭成一块组织河北禁军和京畿禁军在河北集结,准备如果避免不了跟辽国开战,就以郭成为将,吕恵卿为帅,自己亲自御驾亲征,跟辽国一战。

迫于赵俣的强势(也是曾布谈得好),自感时日无多的耶律洪基,最终偃旗息鼓,不再提重新划分边界一事。

与此同时,吕恵卿指挥刘安继续派兵扫荡西夏的延边地区,继续蚕食西夏的领土。

见辽国怂了,再也吃不住压力的李乾顺,决定放弃索要被赵宋王朝占领的领土。

李乾顺在给赵俣的奏表中,把屡屡挑衅赵宋王朝的事,全都推诿给了其母小梁太后,并明确表示,以后西夏以臣之礼侍奉赵宋王朝,所有边境地区的疆域划分,全部按照赵俣的诏命来行事,至于其它一系列的约束条款,也都以昔年宋仁宗庆历五年时的誓诏作为基准来实行。

章惇并没有因为西夏和李乾顺的态度恭敬就轻易放过西夏,他告诉边臣跟西夏谈判疆界划分时,要把疆域画到赵宋王朝进筑最深的堡寨处,还要再前进百里以上的地方。

没想到,面对赵

宋王朝的“无理取闹”,西夏那边依然接受了这样极度不平等的条款。

大败夏军的吕恵卿向赵俣进言:“军兴之久,中外力疲,当和也。”

西北前线的总指挥章楶,也劝赵俣,不能再打了,说边疆地区需要休养生息。

章惇倒是想一举灭掉西夏,可这次西夏和李乾顺太恭敬了,让他对这次的和议也志得意满,再加上赵宋王朝内部的问题重重,才勉强接受了西夏的求和。

至此,自宋英宗以来,绵延近四十年的宋夏战争,终以西夏的退让而暂时结束。

赵俣的正确应对和坚持,使得赵宋王朝到底没有丢了赵煦君臣多年的努力,以大获全胜的方式赢得了这场战争的全面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