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新狱友〔上〕

"臣等,见过陛下。"

高耸巍峨的宫城外,已然在此等候多时的傅友德和蓝玉二人掸了掸有些褶皱的衣衫,朝着迎面而来的朱元璋躬身行礼。

"行了,免了。"

随意的摆了摆手之后,朱元璋便打算躬身钻入车驾,但当其余光瞥见身旁欲言又止的老太监之后,却是缓缓停下了脚步,并扭头吩咐道:"这两日,宫中便交给你了,别给咱掉链子。"

"另外东宫那边,给咱盯好了。"

"你知道咱的意思.."

闻听此话,老太监朴仁猛像是如释重负一般松了一口气,并躬身道:"奴婢遵旨。"

有了朱元璋的这句话,他起码来日搪塞宫内宫外诸多势力的时候,便有了一丝保障和底气。

"陛下,您这是?"

望着毫不犹豫,便转身离去的总管太监,凉国公蓝玉终是忍不住低声询问道,刚刚他在躬身行礼的时候,便注意到了朱元璋身上这有些褶皱的蓝色官袍。

这架势,有些不太对啊。

"待会到了诏狱,蓝玉你替咱将老四放出来,就说咱让他在王府禁足。"

沉吟少许之后,朱元璋便以不容拒绝的口吻命令道。

虽说曹爽在诏狱中对老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他作为这大明帝国的掌控者,自然不会因为旁人的一面之词,便轻易做出决断。

孰是孰非,他还要仔细观察斟酌。

"臣遵旨。"

见朱元璋的神情不似玩笑,凉国公蓝玉赶忙答应下来,但目光中却夹杂了一抹惊疑。

因为太子朱标病逝的缘故,宗室诸王皆是齐聚京师,对于"储君"的心思各不相同,而朱元璋却选择在如此紧要的当口躲入诏狱。

此举究竟是要以身入局,还是冷眼旁观?

沉默不语间,马车中的气氛便是紧张起来,远不如之前那般轻松淡然。

...

...

锦衣卫诏狱。

用过早膳之后的燕王朱棣盘坐在稻草上,微微眯着眼睛,不断思考着曹爽之前向他提出的问题,希望能够为大明开辟一条新的财路。

这些年,北元余孽蠢蠢欲动,大有卷土重来的趋势,朝廷拥兵的频率远高于建国之初,军费开支连年增长,国库已然有些捉襟见肘。

而他作为坐镇帝国边陲的"塞王",自当为父分忧。

当然,还有一个念头被他下意识的遗忘在脑海深处:如若他手中能够握有更多的钱粮,便能更加有效的笼络北平将士,令其为自己效忠。

簌簌簌。

正冥思苦想间,幽静的牢房中突然响起了一阵凌乱的脚步声,令他不由自主的抬起了头。

"燕王殿下.."

片刻过后,一道中气十足的呼喝声在他的耳畔旁响起。

"蓝大将军.."

当瞧见来人的面容之后,朱棣先是一愣,随后便神色激动的自稻草上起身。

蓝大将军?

闻言,正懒洋洋躺在稻草上,打算睡个回笼觉的曹爽也是缓缓睁开了眼睛,脸上露出了一抹好奇之色。

放眼整个大明朝,能够被燕王朱棣亲口称之为"蓝大将军"的,恐怕也只有那位军功彪悍,被封为凉国公的蓝玉了。

这位可是个狠人呐,不仅南征北战,为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重创北元余孽,其"私德"也是令人啧啧称奇。

据史书记载,这位蓝大将军在凯旋归朝的路上,因为夜抵喜峰关,当地官吏未能及时开关迎接,蓝大将军便下令麾下士卒攻城,破关而入。

此外,蓝玉还曾在酒醉之后,强推北元大汗的妃子,令其蒙羞自杀。

不管怎么说,蓝玉确实是洪武年间不容忽略的"将星",深得朱元璋和朱标信任,但最后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也是颇为令人感慨。

"蓝大将军,本王可是能出去了?"

看得出来,燕王朱棣对于功勋卓著的蓝玉颇为尊敬,神情很是激动。

"陛下口谕,殿下虽无大过,但仍需在王府禁足。"

轻轻点了点头之后,蓝玉便是亲手打开了诏狱大门,示意朱棣随他离去。

"蓝大将军且慢,这位是曹先生,近些时日与本王相交莫逆,不知今日能否随本王一同.."

在曹爽略有些欣慰的眼神中,燕王朱棣迅速收回了已然迈出的脚步,并看向角落处的曹爽。

在他看来,曹爽昔日在酒醉之后,当众批评朱元璋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的举动虽是值得商榷,但算不得严重。

毕竟大明开国以来,便没有"因言获罪"的说法,在诏狱中关押这么多天,已然足够了。

"燕王殿下,"未等朱棣将话说完,满脸坚毅之色的蓝玉便是有些粗暴的将其打断:"锦衣卫乃是天子亲军,除却陛下之外,谁敢逾越?"

"殿下莫要自误.."

此话一出,燕王朱棣已然涌至喉咙深处的话语瞬间便被其重新咽了回去,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犹豫之色。

他本就因为在太子朱标的灵前失议,惹得朱元璋震怒,方才被打入这南京因为诏狱"冷静",如今若是越庖代俎,想要染指锦衣卫,说不定会愈发触怒朱元璋。

"殿下无需为我担忧.."

若有若思的瞧了一眼神色坚毅,但眼神却颇为躲闪,似是在偷偷打量自己的凉国公蓝玉之后,曹爽便是淡笑一声,朝着燕王朱棣摆了摆手。

正如凉国公蓝玉所说,这锦衣卫可是天子亲军,除却朱元璋之外,谁也不能指挥,而且眼下正是锦衣卫只手遮天,无处不在的洪武朝;而非锦衣卫几乎名存实亡,沦为东厂附庸的明末乱世。

以锦衣卫的本事,他和朱棣在这牢房中的所作所为,只怕早就传到了洪武大帝朱元璋的耳中。

而他安然无恙至今,已然能够在侧面证明那位洪武大帝对他的态度了。

"曹先生?"

望着满脸淡然的曹爽,燕王朱棣仍是有些迟疑,这些天可是结结实实见识到了曹爽的本事,不愿曹爽有半点闪失。

"殿下,"似是有些失望的一声长叹过后,曹爽缓缓于角落处起身,满脸认真的呼喝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啧。

听得此话,凉国公蓝玉便忍不住多瞧了一眼曹爽,表情很是古怪,如若他这几日没有跟在朱元璋身旁,亲耳听过曹爽此前的言论,说不定还真会被其"忠心耿耿"的模样骗过去。

可他清楚的记得,昔日的曹爽可是言辞灼灼,声称要让燕王暗中积蓄力量,待到朱元璋病重的时候,率兵进京"请安"呐。

可现在,曹爽倒是开始"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了?

"朱棣受教了。"似是如梦初醒,朱棣深深的瞧了一眼嘴角噙着淡笑的曹爽之后,便是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开了牢房。

当局者迷。

他险些忘了,此前还是他提醒的曹爽,声称他们此前的对话说不定早已被朱元璋知晓。

以曹爽这几日表现出来的才能,自己刚刚的担忧,倒是有些杞人忧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