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作为大明王朝的权利中枢,始建于前元至正二十六年,直至上个月中旬,前后共历时二十六年方才宣告竣工。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e8zw.net
整座皇城依照"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修建,前朝作为官员朝拜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办公场所;后庭则是朱元璋及其妻妾子嗣们的生活居所。
而单独作为太子储君的居所的"东宫"则是坐落于紫禁城以南,更为靠近前朝文华殿的位置。
前朝和后庭彼此间以巍峨的"乾清门"作为屏障,文臣武将若是无诏擅闯内廷,即可被视为谋逆大罪,会被当日值守的侍卫亲军们当场格杀。
...
正午的阳光洒下。
当皇长孙朱允炆领着贴身的内侍随从,气喘吁吁的赶至乾清门的时候,此地早已人满为患,身着各色官袍的朝臣们齐聚于此,毫不掩饰的脸上的关切之色。
当他们得知早朝被取消,朱元璋因病难以临朝的时候,便是不约而同的齐聚于此,希望能够进宫探望天子。
毕竟除却那些抱着书本照本宣科了一辈子的"酸儒们",凡是能够在诸多学子中脱颖而出,并得以在京师任职的官员们哪个不是人精?
如今天子病重,正是在其面前刷"存在感"的好时机,此时不表现一番,更待何时?
因为存在着这样的念头,有相当一部分官员,为了表达自己的"忠心",竟是在周遭侍卫面面相觑的注视下,跪倒在地,朝着乾清宫所在的方向痛哭流涕,口中不断重复着"恨不能以身替之"等字眼,模样很是狼狈。
"二爷来了.."
正当聚集在乾清门附近的人群愈发喧嚣,负责拱卫此地的侍卫亲军们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道有些喜出望外的声音便猛然在众人的耳畔旁炸响。
哗!
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乾清门外顿时哗然一片,原本有些嘈杂的私语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则是窸窸窣窣的衣袍声及凌乱的脚步声。
只片刻的功夫,在场的朝臣们便按照官位秩序依次站立,异口同声的朝着迎面而来的朱允炆躬身行礼:"臣等,见过殿下.."
虽说太子朱标已薨,朝中储君之位空悬,但眼前的这位皇长孙可是自幼便被天子养育膝下,极有可能"子承父业",成为大明的下任储君。
尤其是如今天子突然病倒,身体状况成迷,眼前"皇长孙"的地位无疑更加显赫。
"见过诸位先生.."
望着眼前尽皆面露敬畏和讨好之色的朝臣们,朱允炆心中暗爽不已,但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甚至装出一副有些惶恐的表情,连连还礼:"如今祖父病重,允炆实在坐立不安,准备前往祖父床前伺候,就不跟诸位先生多聊了.."
"殿下至诚至孝,天子若是得知,必然老怀欣慰.."
尽管早就知晓眼前的"皇长孙"以仁孝著称,但当在场众臣瞧着其脸上毫不掩饰的惊忧神色之后,仍是感慨不已。
当今天子的"杀心"实在是过于重了,一个胡惟庸,一个李善长,前后株连了多少无辜的官员?
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朝中的官员们无论官职高低皆是战战兢兢,生怕下一秒锦衣卫便会破门而入,沦为朱元璋"杀鸡儆猴"的垫脚石。
反观眼前的皇长孙,不仅继承了前太子朱标的"仁善",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大明唯有在皇长孙的率领下,才能繁荣昌盛。
"诸位先生言重了.."
"我大明以孝治国,允炆焉敢居功。"
"只盼望祖父身体得以康健.."
闻听耳畔旁愈发热切的恭维声,朱允炆眼中的得意之色也愈发浓郁,将自身的姿态放得极低安,全然没有朝中那些宗室藩王飞扬跋扈的样子。
如若他愿意,他甚至可以趁此良机,将自身"仁善至孝"的人设演绎的更加彻底,深入人心。
但他终究还是知晓轻重缓急,知道自己的当务之急,乃是抢在自己的那些"叔叔们"之前,赶往乾清宫,陪伴在朱元璋身旁,以防不靖。
故此,在逐一作揖还礼之后,刻意换上了一身有些褶皱"孝服"的皇长孙朱允炆便在身后文武百官的注视下,扬长而去。
但令朱允炆万万没有想到的,他才刚刚越过乾清门不久,去路便被一队手持兵刃的亲军侍卫拦住,其为首的将校更是主动上前一步:"殿下,得罪了。"
按照紫禁城的布局划分,此地已然是作为天子朱元璋及其妻妾子嗣生活的"后庭",除却每日当值的亲军侍卫之外,任何人不得携带兵刃刀剑进宫。
哪怕是宗室藩王奉旨觐见,也要提前在乾清门附近,被当值的侍卫们"搜身"。
对于这个人尽皆知的规矩,在这紫禁城中生活多年的朱允炆自然不会陌生,但以他的身份地位,这还是生平第一次被侍卫拦住,进京"搜身"。
毕竟从小到大,他甚至拥有不经过内侍通禀,便直接进入乾清宫的"特权",何曾受过此等"为难"?
"尔等放肆!"
"瞎了你们的狗眼,难道不认识殿下吗!"
见朱允炆面露不满,其身旁同样认为受到羞辱的贴身太监"花无常"便主动跳了出来,指着为首的将校一顿臭骂。
"殿下恕罪,实在是非常时期,末将也是奉命行事。"
无视了眼前上蹿下跳的内官,为首的将校勉强挤出一抹难看的笑容,态度谦卑的朝着眼前眼神冰冷的皇长孙朱允炆拱手道。
"我瞧你似乎有些眼熟。"沉默良久,朱允炆毫无感情的声音终是响起,其双眸犹如毒蛇般,死死盯着眼前的将校:"你是谁家的?"
"有劳殿下挂怀,末将蓝斌。"
趁着朱允炆说话的功夫,武将赶忙眼疾手快的在摸索了几下,随即便毕恭毕敬的退至一旁,将道路让给了朱允炆。
"凉国公蓝玉的长子,那就是老三的人呐.."
"呵。"
"孤记住你了。"
一语作罢,也不待面色大变的蓝斌有所反应,眼神愈发冰冷的皇长孙朱允炆便撩起有些宽大的袍服,直奔乾清宫而去。
只留下一众面面相觑的亲军们留在原地,眼神晦暗不定。
他们不过是奉命行事对其进行"搜身"罢了,又没有刻意针对,这位皇长孙殿下哪来的这般大戾气?
听其刚刚的言外之意,分明是对自家将校怀恨在心了。
想到这里,众将士便忍不住将关切的目光投向同样敛去了嘴角的笑意,表情有些凝重的蓝斌。
这位传说中"性格仁善,宽厚待人"的皇长孙,怕是有些名不副实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