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第二封奏报,进攻黑江关的预想图?
听闻此言。本文搜:看书屋 免费阅读
坐在龙椅之上的大乾皇帝,还是有些错愕。
他着实没想到杨宁能够做到如此地步。
虽说杨宁之前在京城之中,就频频展现出了逆天的军事造诣。
但那毕竟是在京城之中,而且还是有着他这个父皇作为靠山。
原本他以为。
杨宁在离开京城,少了他这个父皇的助力之后。
应当会举步维艰一段时间。
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这杨宁非但没有任何受到挫折的情况。
反而是越战越勇,甚至远超其在京城之时的成就!
就单单凭借这辽东之围的一战。
杨宁都足以封侯拜相了!
甚至是能够与徐国公、魏国公等老牌国公等人共位列百官之首。
“看来朕派宁儿去东北,倒还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啊。”
大乾皇帝深吸一口气,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宽慰之色。
“陛下圣明,如今燕王殿下已经入驻东北边关,首战便取得了大捷,此举乃是耀我大乾国威,臣以为,燕王殿下以及阳平侯林忠,都该重重的打赏!”
朝中的一众大臣,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道。
“臣等附议!”
附和中的大臣,同样拱手低头。
这群附议的大臣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之前跟着三皇子杨建的旧臣。
但自从三皇子杨建被关了禁闭,前太子一派的旧臣又都纷纷归属了东宫之后。
这朝堂之上的派系之争,倒还真的有了几分缓和的味道。
尤其是随着杨宁在东北的首战告捷。
相当一部分觉得时态不明朗的三皇子旧臣。
便都纷纷脱离了三皇子杨建的派系。
进而主动请缨来到了东宫之中任职。
杜润作为东宫内阁首辅,拥有东宫之内所有官员的任免之权。
此事,便也被杜润办了个滴水不漏。
等到大乾皇帝知晓此事之时。
早已是生米煮成熟饭了。
“赏,朕是一定要赏的!”
大乾皇帝说着,猛地从龙椅上起身。
而后龙袖一挥,中气十足的喝道:
“念燕王杨宁与阳平侯林忠破敌有功,解围有功!
朕今日,特赐燕王宁与阳平侯林忠一人一副黄金铠甲!
另外,将朕腰间的这条玉带,一并赐给燕王宁!
额外留下口谕,告诉燕王宁,从今日开始,他便是大乾东北的屏障!
若东北边关的土地再丢失一分,朕就拿他是问!”
此话一出。
分列养心殿两侧小太监纷纷拱手称道:“陛下圣明!”
可就在此时。
大乾皇帝刚以为此事结束。
站在养心殿中央的老臣杜润却双手一拱。
又一脸淡然的从怀中掏出了一个折子。
而后毕恭毕敬的递到了大乾皇帝的面前。
“陛下,老臣这里还有一份折子,同样是燕王殿下今日一早就派人八百里加急送来的!”
“念!”
彼时的大乾皇帝心情正好,也不去先自己看看。
他龙袖一挥,便直接冲着杜润命令道。
“是!”
杜润闻言,也丝毫没有半点退却之意。
杜润双手一拱,猛地展开折子,而后便是一五一十的念了起来。
“儿臣杨宁,虽首战告捷,大破辽东之围,剿灭漠北蛮子数万,可儿臣却仍旧夜难寐。
深思熟虑之后,儿臣以为,一战之胜,并不值得骄傲和欣喜。
儿臣以为,这一战之胜,非但不能帮助大乾在东北边关建功立业。
反倒还会让大乾的东北边关,陷入到漠北蛮子的反扑之中。
因而,儿臣以为,想要彻底斩断这夜长梦多。
唯有一计!
那便是正式吹响反攻的号角,从黑江关入手,一路北伐!
儿臣恳请父皇批准一批军费,三年之内,儿臣定收归东北沦
陷的九城八关!!”
嗡——
杜润念完缓缓合上了折子,眼神中没有半点惊慌之色。
仿佛他早就料到了,自己的燕王殿下会如此行事一般。
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所有养心殿内的文武百官。
在听到这份折子上的奏报之后。
瞬间就大乱成了一窝蜂。
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难以置信。
原本都已经平息了多年的主战派和主和派。
又在此刻重新跳了出来,纷纷互骂了起来。
“看看!都睁大眼睛看看吧!”
“这刚赢了一场仗,殿下便想要反攻东北失地了!”
“可笑,你们当真以为打仗是过家家?”
“若是真的开启反攻大业,别说国库中的银子是杯水车薪,就算把诸公贪墨的银两都摆在桌面上,也是九牛一毛啊!”
“不可战,微臣以为这是殿下年少轻狂,陛下决不可拨款!”
“屁话!为何不可战?如今殿下初入东北便首战告捷,若连殿下反攻我等都不相信。
这大乾天下还有谁能相信,难道相信你一个兵部的臭文官?
只知道躲在京城叨叨叨,有种你去东北随燕王殿下出征啊!”
“够了!”
大乾皇帝闻言,扬声一喝。
大手重重的拍在了木桌上。
声音回荡不断。
现场的每一个官员更是齐刷刷的闭上了嘴。
而后冲着龙椅之上的大乾皇帝拱手说道:“陛下息怒,臣等万死!”
“争论可以,莫要说那些三教九流之言。”
大乾皇帝沉默了片刻,揉了揉眉心。
便大手一挥,淡淡说道。
“是。”
主战派的一众官员率先应答。
而后冲着龙椅之上的大乾皇帝拱手说道:“陛下,臣等是以为,既然燕王殿下有这份决心,而且燕王殿下还有这份能力。
就应该让燕王殿下一试,若是燕王殿下能成此事,别说是大乾往后十年的太平。
至少大乾边关五十年的太平,都能被燕王殿下打出来!
如此一算,消耗些国库的存银,又能算得了什么?”
“陛下,此言差矣!”
主和派的官员见状,更是连忙拱手回击道:“今年大乾多天灾,水患、旱涝无处不在。
今年的盈余银两本就所剩无几,若要执意开战的话,那必将是劳民伤财!
此外,燕王殿下富可敌国,就凭他的财力,应付一个区区的军费开支还不是九牛一毛?
何须如此行事?”
此话一出。
大乾皇帝轻抚龙须,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狐疑之色。
“爱卿此言不错,燕王宁应当是不缺军费的。
若是他有心攻打黑江关,理应向朕讨要人马和装备才是啊。”
大乾皇帝嘴里一遍嘟囔着,眼神一边思考。
眼见大乾皇帝就要思考出个所以然。
这时的主战派又连忙开口说道:
“陛下,您莫要听信谗言,燕王殿下初到东北藩地,所用银两之处,正是最多!
更何况燕王殿下刚刚又打下了如此空前绝后的一场战役。
这军备消耗,不都是要靠现银来维持的么!
臣以为,燕王殿下此时要赏银,为的就是蓄积力量,再战东北!”
“罢了罢了。”
大乾皇帝的思绪被打断,有些不悦的摆了摆手。
而后一脸淡然的说道:“不过就是要些银子,这都好说。
这样吧,国库出一半,朕再从大内出一半。
后宫今年过年紧一紧,银子就都剩下来了。
朕准备拿白银五万两,杜卿以为如何?”
“臣以为甚好,五万两白银,足够万人部队吃上两个月了!”
杜润双手一拱,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的回应道。
毕竟。
身为东宫首辅的杜润对杨宁的折子,可谓是心知肚明。
他知道,杨宁上奏这份折子的目的。
根本就不是为了要钱。
而是为了拉拢与
阳平侯之间的关系。
只要大乾皇帝同意拨款。
无论最后银子的数量是多少。
阳平侯林忠与燕王杨宁接下来在东北的关系,都会体面的上一个档次!
而这,便是大才之人,重整东北的第一步!
攘外必先安内。
燕王杨宁所做,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