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130 还是老配方,还是老味道
曹操天下舆图在手,对敌军的动向,几乎掌握的一清二楚。
虽然现在还没有占领陈桥藩镇封丘等地,但是此刻他身处当地,地形是自动补充的,在天下舆图之中,已然可以看到方圆数十里的近况。
这对于行军打仗来讲,简直就是料敌机先,纯粹的开挂。
此时曹操在张宪的保护下,藏在陈桥去往封丘必经的一处芦苇荡中,正等待完颜宗弼的到来。
因为曹操知道,完颜宗弼已经出发了!
张宪在一旁正了正头盔,嘴里叼着草根,很惬意的躺在芦苇铺就得草席上.
“官家,这完颜宗弼为什么杀不得?”
“依我之见,直接抓住杀了算了,这样留他性命,早晚是个祸害。”
张宪这么没大没小,就如居家唠嗑一样的姿态,并没有让曹操生气。
相反,曹操就喜欢张宪这率性的样子。
如果张宪和岳飞那样板正,反倒无趣了。
曹操笑了笑,给张宪讲了一个典故。
“靖北,可听闻过公孙敖坑李陵的典故啊?”
张宪摇了摇头。
“靖北读书少,未曾听过!还请官家讲讲,小子我最喜欢听故事了!”
曹操又是一笑,用大白话给张宪讲了这个故事。
汉武帝天汉二年。
大汉兵分三路,出击匈奴。
汉武帝心腹爱将李陵领步兵5000攻击匈奴王庭。
期间因李广利战败,公孙敖听说后直接逃回大汉境内。
李陵丧失援军,遭匈奴八万骑围困,孤军奋战,力战八日后箭尽粮绝投降。
朝臣多有谴责李陵者,唯有司马迁仗义执言,汉武帝遂派遣公孙敖二次进入匈奴境内打探李陵消息,企图接李陵回朝。
但公孙敖未深入匈奴境内就轻信谣言"李陵教匈奴练兵御汉"。
汉武帝刘彻闻之雷霆震怒,诛杀李陵三族,母、弟、妻、子皆难以幸免,当时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冤死者数百人!
李陵遂和汉武帝决裂,恩断义绝。
后来查明塞外都尉李绪在为匈奴练兵,然而一切已经无法挽回。
究其原因,是因为公孙敖之前和匈奴四战四败,对匈奴产生了恐惧心理,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离奇操作。
张宪并不笨,听曹操说完,顿时领会了曹操所指。
“官家,你是说,这完颜宗弼,以后就是那公孙敖?”
“日后我们和金军作战之时,有他在后方扯后腿,我们打仗更容易赢对不对?”
曹操颔首而笑。
“孺子可教也!”
“一个吓破胆的敌人,比我们的队友有时候都要好用的多!”
.......
杨再兴走后。
曹成急于立功,立刻给完颜宗弼谏言。
“四太子殿下,杨再兴并没有去宋军的方向,而是朝着开封方向去了!说明他并未完全背叛我等。”
“事不宜迟,趁此机会,我们火速赶往封丘和陈桥之间的芦苇荡地区,更宋军迎头痛击!宋人并不知道我对这一代的地形了如指掌,这一次伏击定然可以建功!”
完颜宗弼听曹成说的信誓旦旦,也没有怀疑。
毕竟封丘可是陈桥的大后方,若是封丘被宋军夺取了,他就会腹背受敌,再想逃出宋军的包围圈就难如登天了!
而且此处离芦苇荡不过二十余里,现在赶过去的话,应该还来得及布置!
所以完颜宗弼带领银术可和曹成,火速赶往芦苇荡。
但是没有料到的是,他们想要埋伏的位置,直接被宋军占领了!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一阵箭雨,就把他们彻底的淹没。
宋军火把照亮夜空,一边射箭一边擂鼓大喊!
“脑后带辫子的是金兀术,不要让金兀术跑了!”
完颜宗弼一听叫声,顿时知道中了埋伏。
现在的他,根本没有斗志,直接拨马就走!
武功盖世的他,此刻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只要是感觉形势不对,连打都不想打了 !
为了避免被宋军针对,他帅旗都亲自砍了,辫子也散开,披头散发的逃窜!
不过直接逃有点丢人,他还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
“哼,宋军的伎俩我一眼就看破了!”
“如此有利的地势被他们占领,我等硬攻只会损兵折将,非常的不智!”
“如果我猜的不错,此刻陈桥已经被宋军攻占,我等回去,反而腹背受敌无家可归!”
“如今之计,我们需前往长垣,方是上策!”
说完,拨马便走!
曹成眨了眨眼,不明白完颜宗弼为什么这么果断,甚至笃定陈桥已经丢失!
其实完颜宗弼也不是瞎猜,按照以往宋军的套路,现在陈桥应该被王贵攻占了!
他这是用血和泪的教训总结出来的。
半个多时辰后,完颜宗弼带着残兵败将来到了长垣30里处的九龙山处。
此处虽不是要冲,但是山路连绵,也是一处良好的伏击地点。
完颜宗弼打量四周,顿时仰天狂笑。
“哈哈哈,宋军无知啊!”
他的笑声,在夜空中格外瘆人,如同夜枭一般可怖!
曹成这个时候都没有忘记巴结完颜宗弼,忍不住问道:“大帅,为何笑的如此酣畅?”
完颜宗弼伸手指了指九龙山这连绵的山丘地势,扬声说道。
“此处如此绝佳的一个伏击地点,宋军竟然不派兵来埋伏,你说这宋军,是不是浪费了诛杀我的大好良机?”
“哈哈哈,我若是赵桓小儿,必派一支精兵........”
就在此时,山野四周,突然火光大声,密集的箭雨,瞬间从山顶上射了下来。
关胜从山顶探出头来,对着宋军大声鼓噪。
“脸色靛青,赤发如鬼的是金兀术,别让他逃了!”
完颜宗弼吓得亡魂皆冒,瞬间用泥土洗面遮掩容貌,朝着反方向跑去。
“苍天啊!”
“果然,宋军又预判了吾之预判!”
还是老味道,还是老配方,还是一样的懂他!
这才是对的!
如果宋军没有预判他的预判,那就不是他心中的那个宋军了!
“我堂堂大金国四太子,一世英名,才学盖世,想不到都落得如此天地,可见这赵桓乃是人中妖孽,根本不可与之为敌啊!”
“早晚有一日,我大金国必然亡于赵桓手中,所以我须早做打算,让我大金皇帝,莫要轻易与赵桓为敌,否则必将大祸临头!”
但天无绝人之路!
宋军还是抓不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