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全部烧掉!
事情做成了,其他和司农府需要沟通的事项都是冯晓君和云桐林去完成。
云金霜坐在司农府空无一人的正厅之中许久许久——
她只觉得,像是做了一场梦。
而且她更清楚明白地知道,既然云家将米粮行接手,那么往后就真的离不开京都了。
他们承诺的事情一定会做到,这便是责任,是不可推脱的责任。
甚至从今日开始,也就等同于他们云家正式和皇商会长冯家宣战了!
未来的路,或许比上一世的还要难走。
云金霜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被推到这一步,已然身不由己了。
冯晓君和云桐林将与司农府的一切事情都交接妥当之后回到正厅,却看到云金霜还坐在这里。
有那么一瞬,云桐林都觉得有些恍惚。
那个被他们兄弟三个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小妹,在记忆中总是任性又快乐的样子。
是什么时候开始,她的眉目之间,也染上了愁容?
冯晓君似乎也察觉到云金霜心情不好,她主动上前,轻轻碰了碰云金霜的胳膊:“小妹,事情结束了,咱们回家吧?放心,不管日后发生了什么,我同你二哥一直都在。京都的风雨再大,只要咱们一家人平安康健,就没有什么好害怕。”
是啊,她还有家人。
至少不管这一世还是上一世,家人永远都会在她的身边。
云金霜站起身,看向外头的艳阳:“这京中的商业局面,咱们就让它狠狠地改一改吧!”
心中有了决定,就不会再害怕与彷徨。
云金霜决定一鼓作气:“走,咱们现在就去将季家米粮行的名字,改成咱们云氏米粮行!”
——
米粮行在东市的尽头,不管什么时候,坊市之中总是热闹。
东市是更靠近达官贵人们的,所以能见到来来往往官宦人家的丫鬟小厮婆子管事出来采买。
云金霜将马车停在东市门口,自正门步行而入。
成家布庄就在东市,不过他们今日并不路过。
往里头走时,云金霜特意注意了一下东市的几个米面铺子。
他们今日都在开张,靠近南边的两个铺子要大一些,铺子里的人也多些。
但在北边角落里的两个铺子,就显得格外清闲。
云金霜回头对春夜道:“你去打听打听,他们都是从哪儿进的米面。”
若她没猜错,这段日子季家米粮行出事,这些小铺子就只能从冯家购买米面了。
云金霜没在前头多做逗留,继续朝着东市的尽头走。
米粮行紧挨着呈平街,距离小五的公主府很近。
这地段其实不错,旁边还开着一家珍宝斋,一家玉石铺子。
而且后头还有一个花市,里头大多是给达官贵人们供应稀有花材的。至少铺子门前人来人往,算是热闹。
如今米粮铺子却大门紧闭,匾额上落了许多灰尘,一副萧条的模样。
云金霜站在铺子门口驻足良久之后,春夜也回来了:“夫人,奴婢打听过了。东市所有的米粮铺子,都是从冯家米粮行进货的。”
她指了指西边:“不过冯家的米粮行在西头,距离咱们远得很。”
好像冥冥之中,这种距离也形成了一种对抗之感。
云金霜抬眸,盯着上头的匾额:“春夜,去寻乌鹫他们过来。拆了这匾额,也算告诉所有人,今日这米粮行,是要易主了!”
冯晓君连连点头:“小妹打算什么时候开张?若要收拾里头的东西,只怕也得好一阵吧?”
云金霜却一笑:“若我这两日就要开张,嫂嫂会不会觉得太急了些?”
冯晓君愣了愣:“这两日,咱们拿什么开张?”
她的眼底担忧:“里头那些不好的米面,定是用不成的。就算要挑拣出来也是费时费力,只怕两日时间不成。”
云金霜眨了眨眼:“还挑拣什么?那些玩意儿直接一把火烧了,也让百姓们看到咱们绝不以次充好的决心。”
冯晓君虽然赞同,但心中更有忧虑:“这做法是不错,可烧了之后咱们从哪儿再弄那么多米粮来呢?”
她将云金霜拽到一旁低声道:“就算司农府能给咱们再卖一些,但现在不是秋收的时候。冯家也定会从中掣肘,我只怕咱们买不到那么多米粮。”
这个顾虑,云金霜不是没有。
但她觉得有许多事,是需要坚持的:“若因此我们就不烧那些以次充好之物,恐怕往后才会更难做。”
连云桐林也赞成:“咱们都是从普通百姓过来的,知道米粮的珍贵。我赞同小妹的花,而且咱们不仅要烧,还要烧得声势浩大!”
他心中有了主意:“春夜,你这就去买一挂最响的鞭炮来。咱们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云家的米粮行要做大事!”
春夜即刻去办,一时间所有人都摩拳擦掌。
乌鹫也已到位,在一声吆喝之下,季家的匾额轰然掉落在地,碎裂成了两瓣!
此刻已有人驻足在米粮行前指指点点:“这是要换人了?季家的米粮行以次充好,总算被查封,要重新换人了!”
却也有人唱衰:“换哪个不都一样?商人总是重利,哪个为咱们百姓真心实意地想过?不过换个人来赚咱们的钱,有什么好高兴的?”
……
百姓们失去希望,才是最难挽回的事情。
好在春夜很快将鞭炮买回来,云桐林带着冯晓君上前,二人一起点燃了鞭炮。
并非过年过节,鞭炮忽而响动,自然引来更多人的注意。
待一卦鞭炮放尽时,米粮行前已站满百姓。
云桐林拿出十足十的气势,对众人道:“各位,从今儿开始,我们云家就正式接管这米粮行了!请各位前来听一听,我云家给诸位的承诺。我们答应诸位,绝不和季家一般,在米粮之事上以次充好!绝对以最优惠的价格,将米面卖给下头的铺子们。我们要让百姓们吃上真正的好粮食,让诸位买得起,买的好的粮食!”
有人即刻鼓掌:“太好了!”
却也有人质疑:“光说谁不会?当日季家米粮行开张的时候,也是说了许多好听话,可到了最后不都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