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九十一章

蒙山则是一脸兴奋地招呼着村民们。

“大家别闲着,咱们今晚就烧一炉试试看!“

村民们虽然有些疲惫,但看到蒙山这么有干劲,也被感染了。

他们纷纷围了上来,开始按照魏书尧教的步骤,准备烧制第一炉砖头。

“蒙山大哥,”一个年轻的村民问道,“咱们真的能把泥土烧成砖头吗?”

蒙山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当然可以!殿下教的方法绝对没问题。你们就等着看吧!”

村民们听了,虽然还有些怀疑,但看到蒙山这么有信心,也不再多说什么,开始认真地干活。

魏书尧回到帐篷后,简单洗漱了一下,便躺在了床上。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未来城池的模样。

高耸的城墙,整齐的房屋,繁华的街道...

这一切,都将在他们的努力下变成现实。

魏书尧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这一晚上光做梦了,醒来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

他匆匆洗漱完毕,便赶往窑洞查看蒙山昨天的成果。

远远的,他就看见蒙山蹲在窑洞前,眉头紧锁地盯着地上的一堆东西。

走近一看,魏书尧不禁哑然失笑。

这堆所谓的“砖块“简直惨不忍睹,表面坑坑洼洼,布满裂口,就像被狗啃过似的。

“殿下!”

蒙山看见魏书尧,连忙站起身,脸上写满了愧疚。

魏书尧拍拍他的肩膀:“怎么回事?”

蒙山挠了挠脑袋,一脸困惑。

“回殿下,小的都是按照您说的来做的,可烧出来的全是这种坑坑洼洼的,还都是裂口...”

魏书尧蹲下身,捡起一块“砖“端详。

砖块表面粗糙不平,颜色也不均匀,显然是火候没掌握好。

“你烧窑的时候,温度是怎么控制的?”魏书尧问道。

蒙山一愣:“温度?小的就是一直往窑里添柴火啊...”

魏书尧扶额,这才想起古代可没有温度计这种东西。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走,带我去看看你的窑。”

魏书尧走到窑洞旁,几个老汉叼着烟袋,在一旁指指点点。

“看吧,早就说了不能成功,你怎么能烧出跟石头一样硬邦邦的东西?”

旁边的人也纷纷附和,摇头晃脑。

魏书尧充耳不闻,仔细打量着窑洞的结构。

他蹲下身,用手比画了一下通风口的大小,又探头看了看窑内的构造,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蒙山”魏书尧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

“你这窑洞的通风口太小了,导致里面的温度不均匀。烧出来的砖块受热不均,自然就会开裂。“

蒙山瞪大了眼睛:“殿下,您...您怎么懂这么多?”

魏书尧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继续问道:“你烧窑用的是什么东西?”

“就是柴火啊,“蒙山一脸理所当然、

“大家烧火不都用柴火吗?”

魏书尧拿起一根蒙山用的干柴,仔细看了看。

这种木柴烧起来的温度顶多七八百度,而烧制砖块需要的温度至少要达到一千度以上。

“这木柴的温度不够,”魏书尧摇摇头,“烧不出好砖。”

蒙山挠了挠头,一脸困惑:“那...那不用木头,用什么烧呢?”

魏书尧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这才意识到蒙山他们连炭是什么都不知道。

在这个时代,普通百姓能用的燃料也就是柴火了,制炭这种技术对他们来说还是太超前了。

“蒙山,“魏书尧挽起袖子,“今天我来教你做炭。”

蒙山一脸茫然:“殿下,什么是炭啊?”

魏书尧笑了笑:“炭就是用木头烧制出来的一种燃料,比柴火耐烧,温度也高得多。”

他指着旁边的窑洞。

“正好,我们可以用这个窑洞来制炭。”

蒙山虽然还是一头雾水,但看到魏书尧兴致勃勃的样子,也赶紧凑了过来。

“首先,“魏书尧开始讲解。

“我们要选一些硬木,比如橡木、槐木之类的。软木不行,烧出来的炭质量太差。”

蒙山连忙点头,跑去搬来几根粗壮的橡木。

“然后,我们要把这些木头锯成合适的长度,放进窑洞里。”

魏书尧一边说,一边示范着将木头整齐地码放在窑洞中。

“记住,要留出一些空隙,让空气能够流通。”

蒙山有样学样,很快就把窑洞填满了。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

魏书尧神色严肃起来。

“我们要把窑洞密封起来,只留几个小孔通气。然后点火烧制,但要控制火候,不能让木头完全烧成灰。”

蒙山听得连连点头,但眼中还是带着几分疑惑。

魏书尧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担心,第一次可能不太成功,多试几次就好了。”

魏书尧站在窑洞前,心中暗自庆幸。

还好之前在蓝星的时候,闲着没事刷短视频看过烧炭的教程,没想到现在还真派上用场了。

谁说看短视频没用来着?

这不就用上了嘛!

“蒙山,来看看吧。”魏书尧招呼道。

“这就是烧好的炭。”

其实他心里也没底,毕竟只看过视频,自己从来没实际操作过。

不过好在第一炉看起来还不错。

窑洞里的木头已经变成了漆黑的块状物,表面泛着金属般的光泽,轻轻敲击还会发出清脆的声响。

蒙山用树根挑起一块炭,端详。

“这就是炭吗?这不就是烧焦的树枝吗?”

魏书尧笑着摇摇头:“和烧焦的树枝可不一样。”

他接过那块炭,在手中掂了掂。

“你看,这碳质地坚硬,敲起来有金属声,而且...”

他说着,将碳块在地上划了一下,留下一道黑色的痕迹。

“看到没有?这碳还能写字呢。”

蒙山瞪大了眼睛:“真的诶!”

魏书尧继续解释道:“而且这碳烧起来没有烟,温度也比柴火高得多。用来烧砖的话,肯定能烧出好砖来。”

就在这时,窑洞里突然传来“啪“的一声脆响。

魏书尧和蒙山同时转头看去,只见一块碳突然裂开,露出了里面蜂窝状的结构。

“殿下,这是...”蒙山惊讶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