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魏书尧那边的轻松,武嫣然这边可就没那么开心了。
此刻的御书房里,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右相李崇义站在武嫣然面前,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武嫣然的手指轻轻在桌面上敲打着,每一下都像是敲在右相的心上。
她的声音冷得像冰:“征收粮食的事情进行得怎么样了?“
右相李崇义连忙躬身答道:“回陛下,已经征收二十万石了。“
武嫣然眉头一皱,手指敲打的节奏突然加快。
“怎么还差这么多?要知道目标一共才三十万石,这还差三分之一呢。“
右相擦了擦额头的汗,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各个地方征收的粮食已经押送上来了。
“只不过这些是从官仓里面押送过来的,属于是百姓交的粮食了。但是一些富户们...是一毛不拔。”
武嫣然听了之后,眉头皱得更紧了,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这些乡绅真是该死啊!平常的时候搜刮民脂民膏,要用到他们的时候是一点也不往外掏。“
她的声音陡然提高,吓得右相一哆嗦:“右相,你有什么好的主意吗?“
右相李崇义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陛下,软的办法已经都试过了。”
“家国大义摆在他们面前,但他们就是说自己口袋里没有东西。“
武嫣然气得牙痒痒,猛地一拍桌子。
“好一个'口袋里没有东西'!他们家里的粮仓堆得比山还高,现在倒跟朕哭穷!“
右相低着头,不敢接话。
他知道,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错的。
武嫣然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阴沉的天色,冷冷地说道:“既然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
右相一惊,连忙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武嫣然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传朕的旨意。”
“从即日起,凡是不肯缴纳粮食的富户,一律按抗旨论处。家产充公,家主下狱!“
右相听了,心中一惊,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这...这会不会引起民变?“
武嫣然冷笑一声:“民变?他们敢!朕倒要看看,是他们的脖子硬,还是朕的刀硬!“
右相不敢再多言,连忙躬身应道:“是,陛下。臣这就去办。“
还没走两步,右相李崇义又转头折了回来。
武嫣然眉头一皱,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右相,还有什么事情?“
右相李崇义躬身说道:“陛下,有些富户和朝中官员关系错综复杂,您看...“
武嫣然大手一挥,语气冰冷而坚决:“不管在朝中有什么关系,谁敢阻挡,立即杀无赦!“
她的眼神凌厉如刀,仿佛已经看穿了右相的心思。
这次粮食是一定要拿到手的,顺便对朝中的大臣进行一个服从性测试。
“是,陛下。臣这就去办。“
他躬身退下,转身走出御书房。
门一关上,右相的脸上立刻浮现出一丝冷笑。
他眯着眼睛,心中暗自盘算。
刚才最后一个问题,是他故意去问的。
古代不就是这样子的,说来说去,哪有那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权力而斗争。
右相李崇义回到府邸后,立刻有下人迎上来。
“老爷,书房里有人在等您。“
右相李崇义淡淡地点了点头:“知道了。“
他缓步走向书房,推开门,就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正坐在椅子上。
那男子一见到右相进来,立刻站了起来,恭敬地行了一礼:“学生王明远,拜见老师。“
右相李崇义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明远啊,这么晚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王明远是右相的得意门生,如今在户部任职,算是右相在朝中的得力助手之一。
他坐下后,低声说道:“老师,学生听说陛下要严查富户抗旨之事,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右相李崇义眯了眯眼睛,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
“确实如此。陛下已经下了严令,凡是抗旨不交粮食的富户,一律按抗旨论处,家产充公,家主下狱。“
王明远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老师,这可是个好机会啊!“
右相李崇义笑了笑:“哦?说说看。“
王明远压低声音:“老师,您不是一直想对付张尚书吗?”
“他的侄子可是京城里有名的大富户,平日里仗着张尚书的势,没少干欺压百姓的事。”
“这次正好可以借机把他拿下,顺便打击张尚书的势力。“
右相李崇义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不错,明远,你很有长进。“
王明远继续说道:“还有,李侍郎的岳父也是个富户,平日里没少给李侍郎送银子。这次也可以一并处理掉。“
右相李崇义满意地笑了笑:“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记住,动作要快,不要给他们反应的时间。“
王明远站起身,恭敬地说道:“学生明白,老师放心。“
右相李崇义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小心行事。“
王明远领命而去,右相李崇义坐在书房里,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他知道,这次不仅能完成陛下的任务,还能趁机铲除异己,真是一举两得。
就在这时,书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侍卫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大人!不好了!边关急报!“
听到外面的叫喊声,右相李崇义皱了皱眉头。
他推开门,看到侍卫慌慌张张地站在门外,立刻喝斥道:“什么事情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侍卫赶紧躬身行礼,语气急促:“禀报老爷,边关传来急报,陛下让您赶快去宫里一趟。“
右相李崇义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知道了。“
侍卫退下后,右相李崇义站在门口,眉头紧锁。
他心中暗自思忖:北边正在跟我们进行谈判,西凉和我们也一直相安无事,那么这个急报只能是从南诏那边来的。
看起来,他们是等不及了呀。
他转身回到书房,迅速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换上官服,匆匆赶往皇宫。
一路上,右相李崇义心中盘算着,当务之急是必须要揣摩清楚陛下是什么意思。
南诏的动向一直是个隐患,如果这次他们真的有所动作,朝廷该如何应对?
到了皇宫,右相李崇义快步走进御书房。
武嫣然正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
看到右相进来,她冷冷地说道:“右相,你来得正好。南诏那边有动静了。“
右相李崇义躬身行礼:“陛下,不知南诏那边有何异动?“
武嫣然将一份奏折扔到桌上:“你自己看吧。“
现在陛下已经放权了,那么自己也就可以借助这一波,来清理一下朝中的敌对势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