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邵康 作品

第116章 扩兵上万,空前的危机

“此人……深不可测!”

水沁走出百户府,坐上马车后,抚了抚仍在起伏的胸口,快速拢上狐裘。

临行前,国主曾让她以美色试探赵安,同时看看他的野心如何。

结果赵安一眼识破不说,还故意反过来调戏她,牢牢占据着主动。

好在这样的人是友非敌。

接下来在对抗鞑子时会有大用处。

而且他注定是难以被驱使的。

玩谋略,用美色,在他这很难行得通。

还是要以诚相待,用心相交。

另外,她也留意到铁门堡的繁华了。

完全颠覆了她对大靖边陲城堡的认知。

这里太热闹了,卖什么的都有。

而且人流如织,处处透着盎然的生机。

不知道的恐怕会以为是大靖的江南小镇呢。

赵安能这么快将一个百户堡给打造成这样,足见其功底。

一个能征善战,大靖立国以来最年轻的冠军侯本就让人敬畏。

再有这么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那已经不是什么文曲星,武曲星下凡了。

而是经天纬地,超然于世。

他可能比神仙还可怕。

因为他脚扎大地,一直和百姓生活在一起,知道他们最想要什么,知道这人间正道在哪里……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赵安虽然没有在她面前展露野心,但在大靖西北的威望,特别是军户中的威望,已是无人能及。

西戎没有理由不与之交好。

“咕咕,哈哈哈!”

想起圣姑被自己给调戏得脸红了,赵安也忍不住想笑。

他让赖安民和西戎的人对接,尽快用药物和蜂窝煤换他们的粮食和战马。

尤其是战马!

他正将麾下骑兵扩充到六千人。

从鞑子和沙匪那里俘获的战马,再加上马元超带来的两百多匹好马,勉强够用。

这是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

实际上肯定是不行的。

必须得从西戎那里尽快搞几百匹战马来。

西戎战马的质量也是非常好的。

只要能彻底打通这条渠道,那么今后连交换带俘获鞑子的,除非他大幅扩兵,不然基本上不用担心战马不够了。

就是现在蜂窝煤的需求量太大了。

一个煤矿不太行。

还得派人加大寻矿的力度。

西北这地方肯定是不缺煤的。

两窝山里如果迟迟没有发现,那么可以往两窝山西南去找。

反正陛下给了他开发的权利。

今后那就是他的地盘。

其他卫所可以无视陛下的圣旨,但敢无视他的兵锋试试!

回到赵家屯,他将瘸子、聋子和瞎子三位师傅请到家中,给了他们一堆图纸。

瘸子快速看了看道:“侯爷,这些都……都是攻城器械?”

“没错!”

赵安沉声道:“骑兵打鞑子,步兵打卫帅,咱们和那些卫帅迟早有一战,步兵的建设也必须要重视起来了。”

“原本咱们只有一千多步兵,等到莽子和元超带着流民回来,我会直接将步兵给扩充到和骑兵一样的数量,都是六千人。而在大规模操练这些步兵之前,攻城器械要准备到位。”

瘸子又忍不住翻了一遍道:“攻城槌、临冲吕公车、云梯、轻梯、折叠壕桥、填壕车、轒輼(fen wen)车这些,我都知道。”

“就是这抛石机和床弩,看着就威力极大啊,绝非寻常的攻城之物。”

这一看就是识货的。

攻城槌、云梯、临冲吕公车,也可以说是攻城塔这些,都很常见。

制造起来也没什么难度。

唯独这抛石机,又名“回回炮”和“巨石炮”,是在以往的抛石机基础上改良、改进、创新而来,威力非常大。

用来打卫帅属于杀鸡用牛刀。

将来在鞑子的疆土上攻城略地,肯定会像神臂弓一样把鞑子打得怀疑人生。

至于床

弩,又称“弩炮”或“车弩”。

这个时代还没人用。

但在华夏古史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唐宋时期已经被广泛使用了。

唐朝的弩炮拉力已达十二石,一千多斤!

巨箭长近一米,粗近十五厘米,发射后所中城垒无不摧毁,箭楼亦颠坠。

宋朝的床弩能够联装两三张弓,射程达三里。

而且它还可以发射“踏橛箭”钉入墙壁之中,让兵卒能够蚁附而上。

用它来攻城,无论是对鞑子,还是各大卫帅,都是噩梦般的存在。

抛石机和唐宋的两种弩炮,都是赵安让三位师傅重点造的,越快越好。

现在可是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等到鞑子重新部署到位,各大卫帅再联手对付他,那时候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有时间全力造了。

聋子捧起图纸道:“侯爷放心,咱们这就去召集人手,尽快给做出来。”

赵安点头道:“皮甲、腰刀、梅花袖箭、开元弓、神臂弓等的打造,你们也不能落下,需要人手,尽管招,咱们养得起!”

“而且你们最好给匠工们也弄个晋升体系出来,手艺越好的,拿到的钱也就越多,在军中的地位也就越高。技术也是一种战力,切不可让他们觉得自己只是打铁的。”

“技术也是一种战力……”

这话听得三位师傅老泪纵横。

最懂他们的还是侯爷啊!

被这么认同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他们异常激动道:“我等遵命,三日内会拿来让侯爷过目。”

“好!”

赵安又留他们一起吃了饭。

他们值得被尊敬。

且不说他们保质保量地为他造了那么多装备,就是师带徒,带了那么多熟练的匠工,都是大功一件。

山中兵器坊的规模已经非常可观了。

他们也都是付出了所有的心血。

等到这一波扩兵到位,恐怕还需要再建兵器坊。

一个是不够的。

他已经让人在选址了。

吃完饭,他继续招募新兵并操练兵马。

没过多久,他治下各堡各村彻底热闹了起来。

刁莽先带着一万流民回来了。

分散安置于各堡,其中望东千户所和盐霜堡、牛头堡安置的最多。

这三个地方最缺人。

报名参军的流民也是相当多。

赵安对骑兵的招募很严苛,步兵放得稍微宽些。

而当马元超带着近三万流民到两窝山西南后,想要参军的人更多。

短短数日间,骑兵和步兵全招满了。

还是在严格筛选的情况下。

对于那些没选上的,被他编入了民兵待补。

现在他麾下民兵可不像以前那样全民皆兵了,主要以年轻人为主。

平时的训练强度也不小。

一旦有空缺或者再扩兵,他们能够及时补上。

六千骑兵!

六千步兵!

他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一万了。

三位师傅也造出了各类攻城器械。

接下来就是好好操练了,尤其是那些新兵,需要尽快让他们形成战斗力。

赵安让众将各带一部分。

刁莽和马元超是例外。

他们率兵劫掠鞑子去了。

他主要将精力放在流民的安置和西南盐碱地的改良上,起早贪黑地忙碌,已经达到亡我的境界了,不知道的是一场空前的危机正在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