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紧张地将信一路揣着,上了马车后细看。
信封上写着叶长卿亲启几个字……这名字看得孟氏一阵迷惑,想了半天才记起这是叶家的嫡子,也是叶青青的大哥。
冉冉为何写信给他?
她皱眉拿出信纸,展开看来。
结果信上就短短一行字:已卸下千斤重担,虽有不顺但目前尚好。望你们也平安无虞。
孟氏看了一遍,再看一遍,又翻过信纸看了看背面。发现真就这一句了。
她满腹压抑,将信纸重新塞了回去,回了孟家后,正巧孟致鸿下了早朝。
于是孟氏便拿出信抱怨起来:“什么叫卸下千斤重担啊?我们孟家给了她苦受吗?而且为何不给我们写信,反倒送到叶家,她简直是太伤我心了!”
她说着说着,眼里泪花涌动。
孟致鸿不耐烦:“此女跟我们孟家早就不亲了,她爱走就走,你死缠着做什么?”
“我……可冉冉毕竟是我身上掉下的肉。”孟氏嘀咕起来。
“你身上掉下的……呵呵,”孟致鸿讽刺起来,“不是莽夫就是祸害,正所谓爹挫一个,娘挫挫一窝,古人诚不欺我。”
孟氏听得脸色惨白:“老爷,你怎么这么说妾身,你……”
“天天不是抱怨就是哭,将你从家庙接回就是个错误,原就应该一直留在那里!”
“老爷……”孟氏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一下往下掉,“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孟致鸿吼上两句后拂袖而去,门外的陈姨娘瞥见了,走进来温言劝慰:“姐姐,别和老爷置气了,他在外波折多心情不好也正常,咱们女人就应该体贴才是。”
这话听得孟氏心中极为不爽。
她瞥到陈姨娘那张白嫩娇美的脸上,心底压抑的无名火越发浓烈。
这陈姨娘很会当面一套背面一套,装得一副懂事模样来指责自己,还故意在老爷面前说着劝慰的话,真是其心可诛!
偏偏还动不了她,她可不是那些下贱门户,她爹是朝中七品小官,她也是正儿八经的嫡小姐。
她父亲为讨好孟致鸿才将她送了进来。此女心机深重且会来事,深得孟致鸿喜欢。
现在将家代交给她掌管,还有心要提侧夫人。已经不是可以肆意收拾,虐杀的人了!
所以孟氏心里再恨,面上也装得平静如常:“陈姨娘说得是,是我冲动了些。”
“姐姐,听妹妹一声劝,到时好好跟老爷道个歉,他心里可是有你的呢。”
孟氏刚想说什么,陈姨娘忽然脸色一变,扔下她急急跑去院里,低着头一阵干呕。
孟氏眼里闪过一丝疑惑,她走到门外,细细打量着陈姨娘:“你该不会是……”
“妹妹我……”陈姨娘用手绢拭了拭嘴角,“我已经三个月的身孕了。”
“三个月?”孟氏声调提高了些。
三个月前,正好是自己被孟致鸿嫌弃,被撵去家庙的时日。也正是因为走了,这么多年一向给侍妾姨娘灌避子汤的她,才停了手。
她本以为不会有什么,谁料这死女人运气这么好,愣是怀上了。
而且还三个月了,她竟然死死藏了三个月才说!
陈姨娘看出她的疑惑,小声解释起来:“其实我也不知道有孩子,我只当月事没来。后来还是老爷瞧我总是病恹恹了,喊了大夫来瞧,这才知道的。”
这话听得孟氏更生气了。
自己这几年来受尽了委屈老爷不闻不问,这贱货吐几下,老爷倒是关心起来了?
孟氏面上隐忍着,甚至还笑了笑:“既然陈姨娘有了身子,就多加注意些,多休息别劳累了。我还得去翡儿院里看看,先走了。”
她憋着一肚子火去了绮梦阁,正遇到孟云翡对着院中婢女发脾气:“把那些东西都扔出去,瞧着晦气!”
婢女低垂着头,抱着几个盒子走出来,迎面撞上了孟氏,马上行礼:“夫人。”
孟氏瞥了一眼那两婢女……说实话,不眼熟。这绮梦阁的下人换得勤,早就不知道换过多少拨了。
“大小姐又在里面做啥?”
“奴婢也不知道。”婢女唯唯诺诺,声音都在发颤。
孟氏皱着眉:“罢了,下去吧。”
她推门而入,屋里的孟云翡听见声音,吼了起来:“不是让你们出去吗?”
“翡儿,你日日闹天天闹,到底要闹到什么时候?”
“母亲,我说了很多次了,我不嫁那林平之,你为何还收他家的东西?”孟云翡双眼通红。
孟氏无语:“你都这副年纪了,再不嫁他,还想嫁谁?他好歹是个正儿八经的四品嫡子,虽说娶过妻室,但先妻早亡,你过去了,还能是正经夫人,这已经不错的姻缘了!”
“那林平之虽说女人死了,可后院妾室通房成群!连孩子都有四个了。而且他都三十了。母亲,女儿在你心里,就沦落至此吗?”孟云翡悲从中来。
孟氏皱眉:“若是你好端端的,也能好找。是你生生败坏了名声。怨得了我吗?”
孟云翡刚要说话,孟氏又说了:“我今日不想跟你计较,你妹妹有消息了。”
“孟云冉?”孟云翡惊愕万分,上次余阿婆说她很快就会有消息,原来是真的。
“是啊。”孟氏将那信递了过去,“你也看看吧。”
孟云翡接了过来,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并未看出什么有用的讯息。只觉得笔力虚浮无力,措辞也很奇怪。
千斤已卸下……她平素不会用这么离谱的形容。
“信是寄给叶青青大哥的?”她疑惑道。
孟氏点头:“是啊,要不是我恰巧看到,还根本不知道。这冉冉真是太过分了,就这么倔强地要和我们断绝关系吗?”
孟氏絮絮叨叨抱怨起来,说着说着红了双眼,又哭了起来:“我要是早听尘哥儿的,让你去道歉,她必不会这样离开。”
寻常孟云翡听见这个必定生气,可是今日她却默默地坐在那里,似乎在想什么心事想出了神。
等到孟氏走后,她再一次展开那信纸看了看,然后唤起婢女:“快,快去把余阿婆请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