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偏东 作品

第142章 造假人,找到牛马兄弟了

第142章:造假人,找到牛马兄弟了

赵本善往满铁区运武器装备的时候,东风肖如海也没闲着。搜索本文首发: Lk小说:

他想着,越早找到碰瓷儿的马三和牛四,就能越早找到那个造假人。越早找到造假人,就能越早造出假证。

毕竟在同义茶馆的时候,肖如海向赵本善保证过,要在七天之内找到那个造假人。

想到东风小队的队员一万,就住在十一纬路市场附近的润安里,说不定他知道一些有关马三和牛四的线索。

在出了茶馆后,肖如海便直接去到了润安里一万的所在。

………

“花生……瓜子儿……”

润安里临着市场东纬路的路边,一个卖花生、瓜子儿的小摊上。

一万慵懒的靠在炒锅边上取暖,一双手揣在袖子里,一双眼睛也被狗皮帽子遮了个严实。有一嗓子没一嗓子的吆喝着,半点都没有正经卖货的样子。

卖花生、瓜子儿也是有淡旺季的,小年之后到年三十之前,家家户户多少都要买些回去当年货,那个时候是旺季。

但是没出正月十五之前,年货还没消耗完的时候,都是淡季。

倒也不怪一万偷懒。

肖如海走到小摊儿前,随手抓起一把瓜子,直接嗑了起来。

“瓜子怎么卖啊?”

一万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带些不情愿的说道:

“有价签儿,自己看。”

花生、瓜子儿都是堆成小山状的,每一堆上都插了一节木条,木条上写有对应的价格。

倒也不怪他会有如此反应。

肖如海闻言,嘴角微微勾起,又继续说道:

“你这瓜子儿不行啊,怎么都是臭子儿啊?你看,这个是臭子儿,这个也是臭子儿……”

肖如海说着,捏起几粒瓜子儿便往一万的脑袋上砸。

一连几下,给一万砸的有些恼了。整个人从凳子上猛地站起身,呵斥道:

“爱买就买,不爱买就滚。”

同时,扶正了头上的狗皮帽子。当看清来人是肖如海后,摊主咧嘴一笑。

第二行动队内有条规矩,如果没有行动,队长不能随便联系队员。也就是说,一旦队长来找队员了,就说明有行动了。

一万见到肖如海来找自己,面上顿时一喜。

“嘿嘿,是有行动了吗?”

肖如海也在此时将脸一板,严肃道:

“你这样可不行,一天天没个正形,会让人看出破绽的。”

好在左右没什么人,二人的对话倒也没外人能听见。

“这不是没什么买卖吗?偷个懒儿,偷个懒儿。”

一万说着,连忙开始收拾摊位。

“上次你来给我补了经费之后,我就把后面的小屋买了下来,现在收摊直接把货放在小屋里就行。”

一万的摊位后面,有个小屋,面积不大,也就五六个平方,连个窗户都没有。但用来当仓房,还是很不错的。

不到两三分钟的工夫,一万便将摊位给收好了。

拉着肖如海便往市场的方向走。

“要是不着急的话,咱们找个地方边吃边聊。”

肖如海来找一万,是为了打听马三和牛四的,找个地方边吃边聊倒也能轻松些。

但对一万疏忽的行为,还是劝说道:

“以后摆摊儿还是精神着点,小心被鬼子和特务看出破绽。”

………

不多时,二人随便在市场里找了一个开业的小酒馆。

肖如海点了一壶酒和几个小菜,找了个角落里的位置坐了下来。

然后直接开门见山道:

“这次过来找你,没什么行动,就是想和你打听点情况。

听说市场附近有个碰瓷儿团伙,领头的两个,一个叫马三,一个叫牛四,你认不认识这两个家伙?”

一万起先还有些泄气。

肖如海好不容易来找自己一次,还以为要有行动了呢,结果只是打听情况。

但一听到马三和牛四的名字,一万顿时精神一震。

“嗨,你说他们俩啊!何止认识,简直太熟了。

我和你说,前阵子他们在李三姑卤面条馆碰瓷儿了一个刚到奉天的姑娘。结果碰瓷儿的时候,踢到了铁板上,惹了个惹不起的人物。

不仅被人家狠狠的收拾了一顿,还被人家把他们的碰瓷儿团伙给搞散了。就是黑狗子来了都没用。”

“散伙儿了?”

肖如海听了,眉头微微一皱。

想要找到造假人,就要先找到碰瓷儿团伙的马三和牛四。如今碰瓷儿团伙散伙儿了,这叫他如何找到这两个人?

怀着一丝侥幸心理,肖如海接着问道:

“那他们现在干什么?还来这儿吗?”

一万沉思了一会儿,摇了摇头。

“这倒不是很清楚,以前隔两天就能见到他们的人。自从出了那事儿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他们。

毕竟出了那种事,就连负责起哄的身份都被挑明了,没法再碰瓷儿了。

我估计啊,他们是换了地方了。”

这下肖如海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奉天这么大,想要从中找到两个人,根本不可能。再说了时间有限,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找马三和牛四。

便继续问道:

“那你知不知道他们住在哪儿?有一个人的住址就行。”

一万闻言,头摇的更厉害了。

“那就更不知道了。

我也就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我认识他们,他们不认识我,就更别说知道他们的住址了。”

一万眼看着肖如海如此追问,便察觉出这两个人的重要性。

“这样吧,你给我两天时间,我在市场附近打听打听,应该能打听到这两个人的消息。”

见如此,肖如海点了点头。

事情到了如今的地步,肖如海也不知道还能从哪儿打听到马三和牛四的消息,暂时也只能让一万先打听着。

“行吧,这两天你先打听着。”

说着,端起了酒杯。

“来喝酒,喝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肖如海和一万吃的差不多了,从小酒馆外一连进来三个人。

领头一个年纪在四十岁上下,头戴瓜皮小帽,棉服外套着一件缎子夹袄,手里盘着一对核桃,一副前清遗少的模样。

身后跟着两人,一人尖嘴猴腮,一人满脸横肉。

三人进到酒馆后,也不去柜台点酒菜,直接找了个桌子坐下。

尖嘴猴腮那人将背着的包袱小心摆在桌面上,又小心将一层层的包袱皮打开,直到里面的笔洗露出后,才小心道:

“崔爷,您请掌眼。”

随着笔洗被崔爷拿上了手,尖嘴猴腮那人继续说道:

“崔爷,这可是明朝隆庆年间的官窑笔洗,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为了能拿到这件东西,我们兄弟俩可是费了不少工夫。”

崔爷拿着笔洗,斜了二人一眼。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俩是干啥的,你俩手里啥时候有过真东西?”

“崔爷,你可真冤枉我们哥俩了!

自从出了那事儿之后,我们哥俩的饭碗都砸了,上哪儿整假东西去啊?”

满脸横肉那人在一旁连忙附和道:

“就是啊!我们哥俩已经绝了那条路了,再也吃不了那碗饭了。”

见二人一唱一和,崔爷连忙一摆手。

“打住,咱们还是凭东西说话,东西对,什么都好说。东西不对,你俩说什么都没用。”

……

就在三人有商有量的时候,另一桌的肖如海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盯着三人看了好一会儿,觉得其中的两个和赵本善描述的马三和牛四有些像,便朝一万递了个眼神。

让他确认一下那两个人,到底是不是马三和牛四。

“你看看,后面内桌那两人?”

到此时,肖如海和一万都喝了不少酒,尤其一万喝的最多。一万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眼睛,扭头朝三人看去。

这一看,顿时醒酒了不少。

“就是他们俩!尖嘴猴腮的叫马三,满脸横肉的叫牛四。

没想到散伙儿了,他俩还敢出来干骗人的事儿。”

在一万确定了那两个人就是马三和牛四后,肖如海连忙朝一万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小声些,别把人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