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真是活见鬼了

福英楼以往每月的获利,刨除食材成本、伙计工钱、官税杂费以及各种损耗,能盈余六十两到一百五十两,春秋是商队贸易季,会相对多些,冬日鲜菜断供,利润自然下降。免费看书就搜:齐盛小说网

近来受福英楼打压,近两月利润大幅缩水,上个月只结余二十余两,这个月在贺兰的菌子送去前,只有凄惨的五两。

上了菌菜之后,拉拉回好些客人,这才渐渐回缓,还没到月底,已经有近四十两的净利。

若不是账面上按照惯例,会留下一百五十两的余钱用来周转,王掌柜甚至连收菌子的钱都要拿不出来了。

王掌柜也只是个掌柜,并非福英楼的老板,不过老板相当信任他,将福英楼全权交给他打理,只按月看账收利润,其他一应支出一概不管。

贺兰要的八十八两定金,按照两个方子的价值来看,实在是算不得贵,若是拿到旁的州城,怕是一个方子七八十两也是使得的。

只是福英楼如今的情况,周转的钱一下去了一大半,王掌柜到底是有些犹豫。

贺兰哪会看不出王掌柜的想法,但是这是生意,她也不可能因为对方钱不凑手,就主动降价吧。

香肠非常值得这个价好吗?她都觉得要少了。

“王掌柜若还有犹豫,我也不急,那就还照老规矩,我按日子给您供货就是,只是这供货量,肯定是远不及您后厨的。”

贺兰觉得今日可能是签不下契书了,钱不凑手嘛,她理解的,王掌柜有他的难处,她也有她的坚持。

今日不成,还有来日,好饭不怕晚。

思及此,贺兰便道:“这芽苗菜是虽说是鲜货,培育起来却是不难,贵就贵在耗损和人力,再算上成本,一斤便收您三十文,咱们是朋友,我也就和您交个实底儿,您这里地方宽敞,相同的耗损,肯定能比我培育更多的芽苗菜。”

豆芽就是黄豆发的,黄豆再便宜不过了,一斗十五六斤,才二十五文,就是发芽得保暖,特别废柴。

她家守着大山,柴倒是不缺,只是西屋条件有限,只能放四个缸发豆芽。

这福英楼肯定不缺空房间,相同的柴薪,他们摆上一屋子豆芽缸,多合适啊。

说完芽苗菜的收货价,便轮到香肠,贺兰刚想开口,突然反应过来,香肠里头用的淀粉,那可是面粉洗出来的,这都可以单独算一个方子了。

小麦淀粉能做凉皮,酷暑吃它最舒服了,它透明度高,还能用来做水晶饺子皮,透明的饺子,多有卖点,多有噱头。

还有洗面剩下的面筋,也能成一道菜啊,煎面筋炸面筋烤面筋,它不香吗?

这还只是她一个外行人想到的,酒楼大厨们可是专业人士,人家能研究出来的菜式肯定更多。

有这几个独家秘方,到时候别说对抗鸿兴楼的打压,把福英楼盘活,就是开分楼都行啊。

这方子王掌柜要是不买,贺兰都替他不值。

“掌柜的,师傅们做了几个样菜,您现在试吗?”门外传来小二哥兴奋的声音。

王掌柜起身开门,门口站了好几个人,有端菜的小二哥,还有后厨的大师傅。

一道道样菜送入会客厅,芽苗菜有炝炒的,有凉拌的,有和白菜丝、萝卜丝搭配的,香肠也都蒸好切片,五六道菜摆在桌子上,供王掌柜品试。

一筷子芽苗菜入口,王掌柜眼睛就开始亮了,口感爽脆,茎段咬下去有轻微的“咔嚓”声,内里汁水溢齿,咀嚼后舌尖泛起一丝清甜,清爽不腻。

再夹起一片粉嫩的香肠,质地软糯,温和绵软,夹着明显的肉香。

一旁的小二哥急不可耐道:“掌柜的,您再尝尝这两个颜色的,味道都不一样呢。”

第一排淀粉肠的口感和味道已经让王掌柜惊讶,听说另两个味道竟有不同,立时下筷品尝。

第二排的香肠,相较第一排要紧实一些,且肉香更浓,味道更好,第三排更不用说,王掌柜已经看见其中的肉粒,入口有明显的颗粒感,咸香浓郁,软嫩多汁,湿润扎实。

试菜的这一会儿,王掌柜的眼睛是一亮又一亮,他看见的不是香肠和芽苗菜,他看见的是福英楼的未来。

这下他一点都不犹豫了,他立刻要在楼里上这两样特色菜。

“贺小娘子,咱们签契吧。”

大师傅忍了半天,见掌柜终于拍板签契,他这才问出口:“贺小娘子,你这香肠里放了什么东西?竟能将肉糜完美粘合,蒸后不干不散,还能保住肉汁。”

不愧是大师傅,真是一下子就问到了点子上。

贺兰认真解释道:“我在香肠里放了淀粉,此粉的特点,便是遇热糊化,变成胶状质地,肉糜由它黏合起来,自然不散。”

“此粉糊化时,还能顺便吸附肉糜的肉汁,所以香肠口感湿润不干硬。”

竟还有这等妙物!

大厨得了答案,转头就盯向掌柜的,两眼中写着大大的四个字:我要淀粉。

王掌柜如何能听不出来贺兰话中之意,要想做香肠,这淀粉可是少不得,“淀粉方子,贺小娘子可有意出给我?”

上道!

给钱贺兰还能不要不成?

“王掌柜爽快,三个方子,定金一百一十八两,咱们福英楼,一定发!”

方才八十八两,王掌柜都犹豫,现在贺兰叫价一百一十八两,他倒是磕巴都不打一下,直接坐在案后,提笔开始写淀粉方子契书,那样子真是恨不得立马将方子揣怀里。

等契书之际,贺兰转头看向慕阳,眼神询问:信呢?

只见慕阳默默抬起手,袖中已空,哪还有什么信件?

贺兰十分想叹一句,真是活见鬼了。

在她眼皮子底下,这就完成交接了?

是谁?什么时候?他是怎么把信送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