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仙尊大人赏赐你们吃烧烤!

第三十六章 仙尊大人赏赐你们吃烧烤!

“这些物资,都是…仙人所赐?”

江阴城。搜索本文首发: 神女赋

大量的烤串就像是变戏法那样,从死胡同尽头的高墙上凭空掉下来,落入下方士卒的手中。

不久之后。

朱姝宁回来了。

指着被整齐放起来的烧烤笑道:

“仙尊听闻我等大胜,便降下这些肉串,好叫三军将士吃饱喝足后更有力气与建奴蛮子作战!”

“这是仙尊的恩情,你们要铭记于心!”

“拜谢仙尊!”

数以万计的军民百姓齐齐行礼,对那位给他们赐下无数食物、清水,并帮助他们大胜清军的仙尊极其感恩!

“来人!”

“把这些东西都分下去!”

“还有这些酒,此物不同于黄酒米酒,乃是仙界的产物,但美酒虽好,却不要贪杯!”

“臣明白!”

阎应元立刻行礼,然后带着人将东西全部分发下去,又布置好今晚值守之人后,才拿起一根烤串准备大快朵颐。

然而。

烤串已经放凉了。

见状阎应元也不犹豫,直接让人点起了篝火,然后把烤串抽到篝火上烤了一会,一股迷人的肉香顿时密弥漫来来!

“嘶……”

阎应元长长的吸了口气。

其余众人也都是一脸陶醉的模样。

肉串上边撒着各种调料粉,油脂滴落在篝火上,发出一阵阵噼里啪啦的声响。

看见这一幕。

朱姝宁才反应过来许应之所以强调火候烤个九成就好,原来是方便他们拿到手后加热啊!

如此加热一番之后,火候刚刚好。

肉香伴随着调料的香味在战后的江阴城四处弥漫着。

刚刚经历过惨烈厮杀的江阴军民吃着肉串,又在朱姝宁的演示下撬开啤酒盖子,仰头灌了一口后顿时双眼一亮!

啤酒是冰镇过的。

所以盖子一被打开,丝丝缕缕的寒气就从酒瓶中涌了出来,一口下肚,冰凉的酒水瞬间让满头大汗的他们打了个激灵!

“这就是仙酿吗……”

“真不愧是仙界的好东西啊,喝起来就是不错!”

“仙尊大人竟然把这么好的东西赐下来了,看来是非常器重公主殿下啊!”

“那是自然!”

“公主长的好看且不说了,一身武艺也是不凡,刚才射死刘良佐的那一箭,真是惊艳啊!”

“吃你的吧,有烤肉都堵不住你的嘴!”

朱姝宁轻哼一声,但也并没有多说什么,与正在猛猛干饭的一众将领说了声后,就径直穿过高墙来到超市之中。

“回来了?”

许应笑吟吟的看向她,伸手指着自己对面的椅子,示意朱姝宁坐下一起干饭。

朱姝宁抿了抿嘴。

感觉这一幕多多少少有些怪异,自己怎么来许应的超市就跟回家一样了……

“你表情怎么这么古怪?”

“没…没什么……”

朱姝宁自然不能把脑子里边想的说出来。

场大战打下来,她的消耗也极其严重,坐在椅子上呼出一口气,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各色烤串,一时间食指大动!

不过。

朱姝宁也没忘了其他事。

她把随身带过来的木匣子放在桌上打开,手上做这动作的同时,也在轻声解释道:

“这是今天那些富商和豪族上缴的好宝贝。”

“只是他们交到一半,清军就攻城了,所以暂时就只有一部分,我挑了些名贵的拿过来,你看看这些能值多少钱!”

闻言。

许应伸着头看去。

只见不算特别大的木匣子内装着各式各样的器具,有瓷器、漆器,还有一些用金银制作的小巧物件,与几方砚台、镇纸等。

东西不对,但样样都很精致。

而且看上去都带着一股别样的韵味,就算是寻常人打量一眼,都会察觉到这些败北的不凡!

“这些东西真是来的恰好啊!”

“之前弄来的2个多亿,现在已经花了一大半了,主要是江阴城的消耗太巨大了!”

虽然许应自己也能够看出来这些东西值钱。

但专业的事情自然还得找专业的人来干,所以他直接给水哥打去了视频电话。

“怎么了,许应,大晚上不跟你的女朋友共度良宵给我打什么电话啊?”

听见这话。

朱姝宁的神情间显得有些疑惑。

许应似乎察觉到了,当即心头一跳,直接打了个哈哈,对视频对面的水哥说道:

“找你肯定是有宝贝给你鉴定一下!”

“来,你看看,这木匣子里边的东西都是什么,估算一下大概能值多少钱?”

说到这里。

许应就把镜头对准了木匣子。

视频对面,水哥直接把自己眼镜摘下来好好的擦了一遍,然后瞪着双眼凑近镜头,一眨不眨的开始鉴定!

片刻后。

他忽然惊叫一声。

随即就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似的,大力拍了拍桌子,语气急促的说道:

“里边那些乱七八糟的金银制品先不管,你先把镜头对准那几个砚台!”

许应照做。

“对,就是你左手边第二个,拿起来让我看看侧面都雕着些什么!”

许应闻言把镜头凑近了些。

然后拿着那方青色的砚台缓缓转动,好让视频对面的水哥看清楚。

“没错,是了,这就是一尊典型的澄泥砚啊!”

许应闻言一愣。

他虽然对这方面没什么见解,但澄泥砚这种话华夏四大名砚所谓名声,还是知道的。

“如此说来,这东西很值钱了?”

“不不不……”

“你不要以为他是澄泥砚就能卖个好价钱,重点是这方砚台侧边的浮雕,你看一下像什么。”

闻言。

许应认真打量起来。

只是还没等他说话,朱姝宁就轻咳一声,伸手点了点,许应凝神一看,似乎看见了一头…牛?

“牛?”

“对!”

“上边雕着的,应该就是老子西出函谷关的典故!”

“相传老子在西出函谷关之前,关令尹喜见东方紫气浩荡,知圣人将至,后迎老子得《道德经》!”

许应闻言,瞬间福至心灵。

翻手将砚台翻了个面,看向砚台底部,果然看见了一列列清晰可见的蝇头小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