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直接抓起来
将高昌城交到胡烈比手中。
李凌便率领自己的士兵,返回安兴城。
回去的路上。
赵云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主公,那个叫胡烈比的焉耆官员,末将总觉得此人有问题。”
赵云见了焉耆国王龙突骑支后,便先一步返回了高昌城。
他将龙突骑支热情的表现,汇报给了李凌。
所以。
当看到龙突骑支派来了獐头鼠目的胡烈比时,赵云顿时觉得情况并不简单。
“子龙,你和我想的一样,我也觉得那个胡烈比有问题。”
李凌骑着马,目光看向远方的山峦。
当时他就注意到了。
这个胡烈比看人眼神闪躲,明显是心怀鬼胎之人。
“主公,既然您也看出来了,为何还要将高昌城交给胡烈比?”
赵云对此不解。
李凌正色道:“子龙,我说过我需要把高昌城交给焉耆,这样李靖就不好对高昌下手。”
“那个胡烈比在我眼中,只是一个替我守城的工具。”
“不管他抱有什么目的,高昌城终归会回到我的手中。”
听到李凌的答复。
赵云这才放心说道;“主公谋略深远,既然如此,末将也就放心了。”
接下来。
李凌等人顺利回到了安兴城。
而另一边。
李靖很快收到了李世民的回信。
他立马按照李世民的要求,放弃进攻龟兹的计划。
转而调头,准备夺回高昌城。
出于对李凌的重视。
李凌再次向回纥借骑兵二万,加上自己带来的大唐二万精锐。
共四万人马,浩浩荡荡杀向高昌城。
只不过。
这时的高昌城,已经由胡烈比接受。
当李靖率领大军来到高昌城下,看到城墙上的焉耆旗帜后,李靖人都傻眼了。
怎么回事?
高昌不是被李凌打下来的吗?
为何城墙竖立的,却是焉耆的旗帜?
焉耆作为大唐的附属,李靖自然不敢轻易动兵。
他立马命令身旁参将,去一探究竟。
参将也十分疑惑,只身匹马来到城墙下,抬头一看。
果然看到城墙上,站立的士兵皆是焉耆人。
参将怀着满腹狐疑,对城墙上的焉耆士兵发问道:“你们焉耆为何出现在高昌城?”
城上焉耆士兵早就看到了这支唐军部队。
但他们丝毫不慌。
其中一个士兵对参将回复道:“这高昌城已被李凌抛弃。我焉耆不忍城中百姓暴露于流寇间,故而接管了高昌城。”
听到如此大夫,参将也不知道真假。
他调转马头回到李靖身边,将焉耆士兵的话转述给了李靖。
李靖一听,顿时紧皱眉头。
“这李凌倒是聪明,知道不是本将军对手,果断弃城逃走了。”
不得不说。
李凌抛弃高昌城,绝对是明智的选择。
李靖自然清楚这点。
他不得不再次佩服起李凌来。
只是这次佩服的,是李凌的气魄和远见。
“将军,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还……还攻打高昌城吗?”
一旁的参将,面露几分迷茫之色。
李靖果断摇头道:“既然焉耆得了高昌,那这高昌便是焉耆的地盘了,我们也没有向焉耆出手的理由。”
说完,李靖无奈地笑了笑。
“行了,撤军吧。”
“这件事我会向陛下说明的。”
既然高昌没有落入李凌之手。
那李靖也不迟疑,立马率兵回回纥,准备重启了征伐龟兹的计划。
作为大唐战神,李靖有着超高的决策执行力。
但他并不知道。
西突厥始终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
统叶护可汗已经下定决心,绝不会让大唐继续在西域得寸进尺。
事情就是这么巧合。
与此同时。
作为使臣的唐俭,已经带着一堆礼物,正向西突厥王庭赶来。
当黑风暴过去以后。
唐俭正式踏入了西域的土地。
不出几日。
他便能到达西突厥。
只不过再次之前。
李靖向龟兹进军,势必会和西突厥发生冲突。
只是不知道。
到时候出使西突厥的唐俭,会不会再经历一次在东突厥的遭遇。
当然。
这些都跟李凌没有关系。
回到安兴城后。
李凌趁着难得有空,开始寻找火药的事宜。
按道理来说。
告示已经张贴了有一段时间。
而平时,也偶尔有携带烟花爆竹的商人,从大唐而来。
但偏偏这段时间。
没有一个烟花爆竹商人经过安兴城。
李凌察觉到有古怪。
于是特意来到安兴城内的驿馆。
这里,有不少行商落脚。
李凌到来时,正好有几个商人,坐在一起吃饭。
“几位,打扰你们一下。”
李凌来到几个商人面前,拱了拱手。
商人们自然认出李凌身份,连忙站起来作揖道:“原来是城主大人,不知城主大人有何要事?”
“是这样的……”
李凌开门见山,直接询问几个商人,为何看不到卖烟花爆竹的商人。
商人们闻言,愣了愣。
其中一个年长的商人,反而好奇道:“城主大人难道没听说?大唐那边颁布了禁令,严禁任何人携带烟火爆竹出关!”
“还有这种事?”
李凌挑起眉毛,顿觉其中古怪。
那年长商人点头道:“此事千真万确,正好是城主大人贴了求火药的告示后,大唐那边便颁布了指令。”
“原来如此!”
李凌终于明白了缘由。
他谢过几个商人,转身出了驿站。
回到城主府。
李凌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已经明白。
肯定是李世民干的,为的就是不让自己获得火药。
并且。
李世民在安兴城内一定布置了眼线。
否则火药的事,不会传到李世民那里去。
想通这点。
李凌立马叫来赵云。
“子龙!你速速领兵,盘查城内没有身份名牌的流动人员,遇到行迹可疑的,直接抓起来。”
身份名牌。
是之前在阔台城时,宣仪夫人制作的类似身份证的居民识别牌。
李凌在占领安兴城后,也给每个定居在安兴城的居民,发放了这种名牌。
赵云立马带人,开始在城内搜索没有名牌的人员。
很快,就找到了几十个这样的人员。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几十个人,肯定不全是李世民的眼线。
因为其中大部分人,只是行脚的小贩和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