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着!”甑尾眼中精芒一闪,“你说他知道这血虫的来历?”
执事被吓了一跳,脖子一缩,一听这话,连忙说道:“是……是的!溴朔说他知道这血虫的来历!”
这句话飞快说完,他想了想,生怕万一溴朔所知不实,惹怒甑尾,把自己搭进去,连忙补充道:“哦……他说的是可能!没有肯定,你要见他么,不见的话……”
甑尾瞧了眼邢力,见后者点头,说道:“带上来。”
“是!”执事松出一口气,退了下去,过不多时,便带着一个浑身土色,走路形同泥沼一般啪嗒啪嗒往下落淤泥的阴鬼走了上来。
甑尾上下打量他几番,实在看不出这个出自罗山底层的家伙有什么特别,居然能说出知道这圣血虫来历这种话。
谁不知道泥丸部、鳞虫部几家是罗山底层中的底层,能知道什么紧要?
不过他倒是对溴朔本人没有意见,能够从底层出身而占据三百六十五个名额一席的,都是有能力的,绝对不简单,肯定有过人之处,将来说不定在祭仪殿有他一席之位——哦,前提是这次回去后,确认所有代表的身份没有任何问题。
“泥丸部溴朔,见过两位尊者。”溴朔躬身见礼。
甑尾淡淡道:“你知道这圣血虫的来历?好好说来,倒要长长见识,说吧!可要是不实的消息……甑某现下心情不是很好,待会有你好受的。”
溴朔身体微微一僵,深吸一气,说道:“溴朔如何有本事能让两位尊者长见识?只是在我罗山底层一直流传有一个不知真假的传闻,其中描述的主角与这血虫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传闻?”邢力十倍于对方岁寿还要多,所听过的各种传说传闻不计其数,真假难以根究,此刻听溴朔所说,脑中大致过了一遍,没有找到任何能够与血虫联系起来的传闻,“为何我没有任何印象。”
溴朔小心翼翼说道:“这个传闻久远,即便是在罗山底层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我之所以清楚,是因为曾在曼青部的藏书阁中翻阅过一本古籍。”
他补充道:“一本极其古老的古籍。”
“讲得什么?”邢力淡淡说道。
曼青部是罗山底层存世最久的部族之一,宗部成员实力强劲,雄霸底层一方不知多久,甚至比一些新进部族存世的时间都要长。
这般根底,照理说他们早该晋升上层才对,不过因为曼青部发家自部族内一口深井内产出的一种灵珠,如今虽然早已枯涸,但祖上严令不得离开祖地,不可离开这口深井,即便枯涸也要敬守,是以始终在底层发展。
话虽如此,曼青部如今其实在上一层也有不小的话事权,权势滔嚣。
当然,对于邢力、甑尾来说,曼青部来头再大,也还是不值一提。
溴朔整理言语,说道:“听说古往年间,曾经有一头圣血虫从血河中走出,以一己之力从罗山底层打到罗山上层,差点就成为第五位圣祖了……”
“荒谬之言!”
“此等野史也敢拿出来说?”
“溴朔,我以为你稳重,没想到……”
“差点成为第五位圣祖?成为圣祖这么容易?没见到如今暗尊进位,罗山上下是什么动静?岂是小事?我等岂会不知?”
附近的祭仪殿执事全都不屑一顾,真有这样的存在,他们岂会都不知道?早就铭记在案,昭告天下,如今有关这位圣祖的消息一点不见,分明就是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
必然是这溴朔不知从哪里看到的野史,胆子倒是大,敢在这时候当成一回事来讲,是想在两位尊者面前留下印象吗?
或许是留下了,但这印象恐怕是坏的才对。
溴朔急忙道:“两位尊者,我也说了,这只是我看到的传闻,从没有说是事实,那血尊据说本是血河内一条不起眼的血虫,只因机缘巧合与天赋超绝才能走到那一步。且大家都知道血虫是叫‘血虫’,但许多地方也习惯称其为‘圣血虫’,尤其在罗山底层,而那书上意思说……之所以叫‘圣血虫’,便是因为这位存在的缘故。,为其冠上一个‘圣’字。”
“还是荒谬之谈!”
“简直不可理喻!”
“一头小小血虫,怎可能成为圣祖那般雄伟存在,也不知道谁编出来的故事!”
“恐怕就是那些血虫,出圣祖绝无可能,出一个有点脑瓜子的倒是有希望,为了往自己部族脸上贴金,真是什么都敢说!”
……
几乎所有的执事都不相信这一说法,传闻果真只是传闻,溴朔抓耳挠腮,想要再做解释,可又无从说起,他也只是从一本破旧的卷册上看到的这个故事啊!
“这传闻里是血虫差点成为圣祖,这个占据曲咎身体的家伙一样是血虫,难道不能说明什么?血虫难以修炼,这不也证明那位血尊和眼前这个家伙有可能就是……就是……”
这时候溴朔也后悔了,自己为什么上来说这些话,简直是想露个脸想疯了,唯恐甑尾和邢力尊者觉得他是在编造故事,一时语无伦次,前言后语不着调,听着更加像是在胡言乱语。
“就是什么?你意思是说他们都是同一个?”
“可笑。”
“好!当你说的是真的,那血尊得有什么修为,这家伙又是什么修为?你自己有想过么?”
溴朔眉眼躲闪,好几次开口,都被几声嘲讽给压了回去,话语堵在喉头,一张本就土色的脸更加暗沉,手足无措。
“够了,就这样,下去吧。”甑尾挥挥手。
所有执事都是一怔,邢力也瞧了他一眼。
“没听见我说的?都下去吧!”甑尾不耐烦道。
溴朔如逢大赦,长舒出一口气,朝甑尾和邢力见礼,灰头土脸原路退回。
执事们让开一条路,面面相觑,换作以往,溴朔这样的家伙上来“大放厥词”,第一个发怒的就该是甑尾,甑尾最痛恨糊弄,最痛恨打肿脸充胖子的家伙,如果你要在他面前说些什么涉关重要而大家都不清楚的事情,那么你最好真的有东西,别要哗众取宠。
可今天?
为何甑尾没有一点惩处溴朔的意思?甚至刚才都有好几人在等着看好戏。
甑尾不予理会,扭头看向天幕中闭眼打坐的“曲咎”。
邢力也看向天幕,淡淡道:“你是谁?难得一见,放了他走?我以为这家伙今日要遭你的重罪。”
甑尾头也不回,说道:“因为我想起来他说的传闻了。”
邢力一怔,扭头看他,皱眉道:“是真的?”
甑尾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据说这位自号‘血尊’,一身实力直比圣祖,本以为能够坐上如今暗尊的位置,不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自那以后就销声匿迹,像是没有过这个人。”
后方几名执事听在耳里,面面相觑。
邢力沉吟道:“从哪里听说的?这等大事,为何我都不知道。”
甑尾道:“祭仪殿藏书阁入门口处有一角书架,其中一本《长野轶闻录》记录了这件事情。”
“祭仪殿的藏书楼?”邢力努力回想,有些不确定问道:“你不会是在说门口正中那一幢书架吧?”
甑尾点头,“没错。”
邢力神色古怪,祭仪殿的藏书阁几乎与罗山一样存世长久,本身也可称之为一座书山,说藏书万万千都少了,在入口处有一口书架,摆放着一些逸闻趣事的书卷,年代久远不一,真实可靠性也无法考究。
许多第一次进入藏书阁的第一眼就是看到这幢高逾五层楼的书架,总是兴奋的上前翻阅,但看了两本就会发现这些书卷都是一堆说得煞有其事,实则虚实难识的闻知,初时还能静下心来翻阅几页,可看了几页后,总会出现一些让哪怕是最无知的阴鬼也会觉得好笑的无稽之谈,然后放下这本书卷,转身往身后的万万卷藏书而去。
久而久之,谁都知道门口这一幢书架收集的都是些趣闻轶事,没有真实性,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只是充当一个门面。以致于许多阴鬼进阁后都会笑着走向这一幢书架,笑呵呵说上一句“他们说的就是这一幢书架吧”,手会在最底层的书卷书脊上一本本摸过去,但绝不会抽出来一本哪怕粗看。
如非藏书阁内有禁制,隔绝尘雾,清扫污秽,这位于门口本该被翻阅万千无数次的书架早就已经蒙尘。
甑尾道:“这书架有五层,一层都有五、六百本书卷,有关这位‘血尊’的故事放在第五层最高处,我之所以看过,还是因为当年在族内命令下守阁的那段时间内翻到过。”
邢力知道,甑尾所在的灵狐部有一个规矩,要想在祭仪殿内任事,必须要在藏书阁内做过三年以上的守阁执事。
这是因为藏书阁建立之初,就有灵狐部老祖的帮忙寻书搜卷、整册编本,相传灵狐部老祖聪慧多识,且希望后人也能够像他一样,所以立下这个规矩,至今不变。
邢力难以相信这件事情,既然殿内会将这一传闻相关的内容放在那幢书架上,就说明了不可能是真的,皱眉道:“所以你觉得是真假?”
甑尾摇头,然后点头。
邢力从没见过他这般反应。
“我不知道,你应该和我想的一样,既然殿内把这些故事都放在那幢书架上,就说明可信度不高,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很难说这家伙不是那位血尊。”甑尾眉头拧在一起,“很难说是,也很难说不是。”
邢力嗤之以鼻,“如何可能是?你想多了,假如他真是你口中所说的血尊,现在为何实力比我等还弱,上得去星辰,和这些元婴人修打得有来有回,你怎么解释?”
甑尾却仍是摇头,说道:“我之所以我会这么认为,是因为他提到了火尊。”
邢力紧紧皱起眉头,刚才他确实听见这个“曲咎”大骂火尊,但这又有什么联系?如此忌讳的事情,大家都当听不见,现在还要拿出来说一遍?
甑尾脸上带着难得一见的犹豫神色,说道:“在那本轶闻录里提到过一句,说是血尊最后未能够真正成‘尊’……与火尊有关系。”
邢力一怔,“你是说……”
他马上摇头,“还是不对,就算如此,现在这个上身曲咎的家伙一身实力和圣祖相比差得远了,怎么可能说的是同一个?”
甑尾没有说话了,谁知道?但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要说完全不可能,也没有一定的证据。
就怕真是,谁也不知道这家伙来参加九皇法会是做什么,为了罗山?要没必要“隐姓埋名”,为了自己?有可能,但为了自己什么?难道是为了养神神膏,好突破转生境界?
但从开始进到星辰至今,“曲咎”就没有搜集过哪怕一点养神神膏,好几次都是从地气光柱边经过,头也不回,一副兴致乏乏的样子。
还是说……他是为了向火尊复仇?
甑尾对“曲咎”那句“几个老东西!待有朝一日我杀回去,定要将你们全部祭杀”印象极其深刻。
“几个老东西”……不会是在说包括火尊在内的其余三位圣祖吧?
甑尾咽了口唾沫,豪放不羁如他一想到这点也是不禁咽了口唾沫,要将四位尊者……哦,不,是要将五位尊者给祭杀?假如这位“曲咎”是真的这般想的,那不管他到底是不是那位血尊,甑尾也要极其大不敬说上一声:“佩服!”
他扭头看了眼邢力,邢力亦是一脸难以置信,显然也顺着这个思路想到了什么。
在他们身后,几个靠得近的执事隐约听清楚他们聊的内容,浑身发抖,思思低着头,不敢抬起一点。
顶上天幕,赤面终于起身,变回了“曲咎”的面貌,遁土出地,来到陆面,毒蛛女和“括岩”静静等候在湖边,见他出来,一声不响上前,相随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