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liet陈 作品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个和尚没水吃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个和尚没水吃

放眼大乾的发展历程。本文免费搜索:新天禧小说

无不证明,这番修建对于本朝运势的推断之正确。

大乾立国以降,放眼整片大陆,无不处处以大乾为中心,就算中间发生北朝各部欲要南下之事,却有上官烈横空出世,将北方各部降服。

而南方各国,卢建成以前,亦是有前辈通过各种外交手段,加上地利优势,使南疆各国臣服大乾,莫也与之争锋。

纵使大乾无有骑兵,亦然没有哪个国家与部落,敢公然向大乾发起挑战,除非王朝内部自乱,不然无人可以悍动。

如今。

大乾王朝正处于内部出现问题。

而这些大小问题的出现,实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解决一件问题后,往往伴生一些遗留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及至顾清音兄长这一代,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偏偏此时顾云奇,又因为家族传承的怪疾,无力再主持朝政,重担皆落到顾清音身上。

顾清音这时,十分需要陈元。

“小弟,你全当帮阿姐的忙。”

陈元顿感肩上责任重大。

而这只玄甲军的打造,并且横空出世,正当其时,此时玄甲军的任务,还只是拱卫京城,并且督管六门。

陈元却知道,如果只是这样,真没必要打造这样一只王牌之师,眼下让玄甲军充当这样的角色,有此大才小用。

陈元当即表态,如果顾清音真心想让他帮忙,并度过眼下危机,就不能让玄甲军只做这种芝麻绿豆之事,六门之内皆安排自己人,这个思路本身没问题,但是皇宫中的御林军,他们是干什么的。

完全可以分一部出来,由他们督管六门,并且将原本的十大统领剩下的九人,各自安排下去,御林军不需要这么人统领。

陈元后面的解释,直白易懂。

“阿姐可听过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

顾清音摇头,表示从未听过。

陈元简单与她一番解释,顾清音恍然大悟,随后她提出建议,陈元还有没有类似的哲理与警示故事,让他编成册子,专供皇室内参考研习。

陈元听后,再次受到启发。

“阿姐,这种小故事与哲理,我觉得不妨让坊间人多加学习,帝王家真想有参考,需要借鉴的可不是这些,而是重修历朝典籍,整理史书,正所谓以史为鉴。”

陈元做为穿越者,自然知道赫赫有名的《资治通鉴》

他提出建议,不过如法炮制。

而他的认知当中,大乾朝并无此类书籍流传于世,甚至于其他方面,同样没有系统性著作存世。

换言之。

各类藏书,只在民间。

而大乾王朝此时真正掌握局面者,乃是世家门阀力量,这意味着大部分学术及专业方面的书籍,皆藏于世家门阀之中,坊间所流传者,不过一些通俗读本。

一如陈元眼下所著。

这对于一个王朝的发展,极其不利。

陈元此时因地制宜,提出解决方案,先从帝王家入手,编纂史书,同时推而广之,在各州府郡县,设立图书馆,让寻常百姓亦有资格可以观看到学术与专业方面的书籍。

至于什么样的书籍要归官府统一管理,什么样的书籍属于非民间藏书,则要进行统一规划。

顾清音听后,觉得陈元这一计划实在宏大。

“小弟,你的提议虽好,但是执行起来,会不会有难度?”

陈元这时笑着表示,如果只是朝廷单方面做这件事情,当然要耗时耗力,但是让那些世家门阀同时进行此事,然后化零为整,他们于各处进行整理,最后统一交给朝廷汇总,并没想像那中那么缓慢。

顾清音听后沉思。

“可是如何让这些世家门阀,就此事听令于朝廷,毕竟许多书籍,乃是他们私藏,如何肯与坊间共享。”

陈元这时表示,想解决此事并不难。

“阿姐,只要朝廷肯做表率,然后让郑大师与卢大人,以及晋阳莫家的人做表率,其他世家门阀之人,自然要听从号令。”

顾清音闻听大喜。

次日。

顾清音上朝。

卢建成和莫家那边都好办,最主还得看郑云山是何态度,他身后可是站着许州皇甫家。

虽说皇甫家已执行王命,意味着从此名存实亡,假以时日必沦为三流,但是眼下其底蕴尚在。

郑云山代表皇甫家的利益,此番肯不肯妥协,顾清音心中并无底细。

顾清音这时看向殿下的郑云山。

“郑太师,朕今有一事,要听听你的看法,现如今欧阳家与莫家,都表态愿意将一些藏书共享出来。”

顾清音表面询问,实则想要告诉郑云山,现在欧阳家和莫家已同意此事,他若反对似对其并无好处。

郑云山听闻此事,心中暗自憋气。

他料定这次又是陈元的主意,但是当着百官的面,顾清音又示明确表示,这主意出自陈元,自不敢当面质问这主意是何人所出。

“臣附议。”

“陛下既说是私人藏书,所以是否共享出来,要看其主人的态度,而非强制,这便是老臣的态度。”

郑云山态度十分坚决,想让他代表皇甫也跟着照做,谈何容易。

顾清音这时听从陈元昨日建议,对郑云山抱以一个笑脸。

“太师,若朕说此番举动,乃是莫家牵头,欧阳家跟随参与,其目的是行善举为齐王祈福,希望他早日康复,不知太师又何不同观点想表达?”

郑云山未想到顾清音在这等他。

事实上。

此番莫家同意此事,确实因为被选为齐王妃的那位莫家女子从中出力。

莫家错走一步棋,自然想要挽回,而此时这位旁支女子有幸成为齐王妃,自然是难得的翻盘机会,趁齐王尚未归西之时,莫家人自然要以皇亲国戚自居。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既然早晚齐王都得归西,为何不利用此时树立形像,莫家人可不甘心真的接受朝廷政令,从此令得家庭一蹶不振。

莫家人皆认为,这是一次绝好机会。

欧阳家选择跟随,也是出于这个目的,他们可以不争权夺利,但是却不能眼看世家利益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