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丘梦蝶 作品

179.第179章 稷下学宫 公孙龙 孔穿

第179章 稷下学宫 公孙龙 孔穿

嬴成蟜站在临淄城外时,看临淄城,与其臆想中的临淄一般无二,差咸阳远矣。

等到他走进了临淄城内,看到了临淄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车轴相接、行人摩肩接踵,才发觉这座前天下第一城的独特风貌。

若说咸阳是宏大,那临淄就是人兴。

嬴成蟜周游列国,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城池,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

但他从没有在哪座城池,看到这样的人。

几乎他见到的每一个临淄人,穿着的衣服上都没有补丁,面色红润,行走站立间一派悠然。

从骨子里,临淄人就是放松的。

随着行走,嬴成蟜看到了许多在做不同事的临淄人。

少年看到临淄人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赛狗、赌博、踢球……心中颇为震撼。

一个地方如果娱乐大众化,那这个地方的人大概率不会为了一日三餐而发愁。

肚子都填不饱的人,没有心思玩。

临淄人做的事,在列国,是贵族做的事。

生活富足,那接下来就是精神,少年开始专注于临淄人看过来的眼神。

列国中,布衣百姓看贵族官吏的眼神,大多都是又羡慕、又惧怕。

最令嬴成蟜印象深的是赵国,因为赵国最另类。

受女多男少的国情影响,赵国街道上少见男人,大多都是女人。

赵女的眼神是炽热的。

她们好像只要是个男人就行,

不挑时间,不挑地点,不挑年龄,

嬴成蟜在赵国街道上行走的时候,感觉都要被赵女目光烧死了。

继赵女后,临淄人的眼神,也给嬴成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临淄百姓看过来的眼神很寻常,很随意。

他们看贵族,与看周围和他们一样的布衣百姓,没有什么明显变化。

没有羡慕,没有惧怕。

就像是看见了每天都能见到,很是熟悉的人,随意瞥了一眼。

少年有感而发,道:

“天下之大,城池之多。

“民之欢喜,莫有过临淄者也。”

若是现在有城池幸福指数评选,少年确定,第一一定是临淄。

少年原本对齐国是看不上的。

依据前世所学,他认为齐国是一个失去了进取之心,注定灭亡的国家。

而齐国不参与合纵迫秦一事,证明了少年的判断。

若不是稷下学宫在齐国临淄,少年都懒得过来。

他周游列国,为秦国安息争取时间,唯一没有到过齐国,就是认为齐国没有必要。

无论他来不来齐国,齐国都不会惹事。

现在,他的思想产生了一些变化。

齐国或许战力不强,但齐国百姓生活一定是最好的。

邹衍身形一顿,直视少年双眼,目光像是能看到少年心底最深处。

片刻后,这位稷下学宫祭酒露出由衷的微笑:

“今天的天气很好,很适合游行,衍带公子去一览临淄风貌,如何啊?”

游行临淄,就不用去与公孙龙论战了。

邹衍以为,如今的公子成蟜已是君子。

“我若是从了邹子之愿,邹子还会认为天气很好吗?”嬴成蟜笑着,拱手,微微低头说道:“稷下学宫,公孙龙子,小子皆神游已久,请邹子引路。”

君子是不会害怕诘难的。

避战的公子成蟜,还能称得上君子吗?

邹衍却是没有挪步:

“衍之号,为谈天衍也。

“天下人尽皆知,衍善于谈天。

“衍上次就提醒过公子,与衍交谈,不要谈天。”

邹衍善于谈天,公孙龙善于论辩。

不要和邹衍谈天,不要和公孙龙论辩。

祭酒在进行最后的规劝。

嬴成蟜故作听不懂,道:

“小子知矣,请邹子引路吧。”邹衍一声叹息,道了句“罢了”,当先行走。

在二人周围,听到了两人说话的稷下先生们脸上有异色,眸中有异彩。

好多年,没人敢与公孙龙子论辩了。

上一个主动找上公孙龙子的人,是孔子六世孙——孔穿。

近处听到邹衍、嬴成蟜言说的稷下先生,将二人言语传给较远处的稷下先生。

很快,诸子便都知道了公子成蟜能避战而不避战,主动要与公孙龙论辩。

嬴成蟜还未见公孙龙面,形象在诸子心中已然微微树起。

人群中,楚墨巨子邓陵学轻呼一口气,内心稍松。

齐王宫,西门。

齐王宫,便是田单口中所说的临淄小城,位于大城西南隅。

齐王宫的西门,名叫稷门。

稷门之外,坐落于大城而又紧靠小城的,便是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之名由来,便是在稷门下面的学宫。

嬴成蟜站在稷下学宫门前,仰着脖子,看着牌匾上用齐文书写的“稷下学宫”四个大字。

他并不认识这四个字,但用屁股猜也知道这是“稷下学宫”四字。

公子成蟜原本因为齐国爱民,而对未来要攻之有些于心不忍的心,此刻完全没了。

[破字!根本不认识!早晚有一天都给你换成秦字!]

跨入稷下学宫正门,嬴成蟜在邹衍的带领下,在诸子的簇拥下,来到了一个极为宽阔的广场。

广场皆有白石铺就,呈圆形,有三千个席位,足以容纳三千人同坐。

此时,除了中心区域那数十个草席,其他草席上都坐满了人。

这些人穿着统一的服装,正是稷下学宫学子。

从得知公孙龙要与公子成蟜展开论辩的那一刻开始,诸多学子就已翘首以待。

嬴成蟜一入广场,数不尽的目光尽数扫来。

公子成蟜落步都慢了一拍,回想起了被赵女炽热目光灼烧的感觉。

稷下学子目光之炽热,比之赵女也是不弱分毫。

顶着这些目光,嬴成蟜跟随诸子穿过人群,走进广场正中央。

正中央处是个高台,高台上摆着一张桌案,桌案左右放着两个草席。

其中一个草席之上正坐一人,闭目养神。

样貌寻常,毫无出彩之处,钻进人群就难以发现。

但他坐在那里,长得再寻常,也不寻常。

论辩无双,公孙龙子。

诸子依次落座,目光渐渐如同稷下学子一般炽热,他们也想见识公孙龙的论辩。

少年长出一口气。

面对真正的公孙龙子之前,他翻了五十八遍《公孙龙子》。

让我看看,人和书,到底有多大差距……他默念着,缓缓登阶。

身边忽然一阵风过,竟有一人忽然抢先数步,登上高台,一屁股坐在了公孙龙子对面!

刚刚登了半数台阶的嬴成蟜大惊!

什么情况?你怎么上去了?

临近高台,能清楚看到情形的诸子大惊!

平常不见有人敢与公孙龙论辩,今日怎么还抢上了?

稷下学子大惊!

这是哪家的驭手?不懂规矩!这是能胡闹的场地吗?

登阶落座者一身马夫打扮,是为嬴成蟜、孔斌,从咸阳驾车到临淄的驭手。

驭手回首,笑对嬴成蟜:

“此席已被我坐,公子请暂坐一旁,先观我与公孙龙子论辩也。”

嬴成蟜猝然惊变,回首扫视台下,搜寻孔斌身影,没有第一时间答话。

这驭手是孔斌带来的。

闭目养身的公孙龙子眉头微皱,觉得声音颇为熟悉。

睁开双目,见到驭手,目中划过了一丝了然、一丝意外。

了然的是自己没有听错,确实是故人。

意外的是故人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坐在自己身前。

“子高。”公孙龙语气不善:“此事与你无关!下去!”

驭手摇摇头:

“子秉,你要先论过我,才能与公子成蟜论。”

肃容,双手交于身前,正式一礼:

“孔穿,请教公孙龙子,白马非马论。”

论辩卡文,明天补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