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梦 作品

第126章 洪天贵福到湖州

湘军的普通士兵是每个月西两饷银,裁撤十万人按欠饷十个月算,需要筹措西百万两银子发饷,曾国藩的钱不够足额发放。曾国藩也是为这事忙的焦头烂额。

裁军的消息传开,将被裁撤的湘军们坐等拿钱,军纪更是差的一塌糊涂。南京城周边的劫匪一下多了起来,湘军士兵喝酒斗殴的事情层出不绝。

曾国藩为了尽快的裁撤这些不安定因素,想了两招来应对!

第一,从沿海采购了一批食盐,并开具盐引,用官盐抵路费或饷银,只要拿合法的官盐回去卖出就可获利。

从古代到现代,盐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盐被视为一种战略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和政治价值,古代官府对盐的管控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宰相管仲提出了“官山海”政策,即官方管理山海资源,享有其经济利益。由于齐国临海,管仲认识到控制食盐生产和销售可以为国家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他建议齐桓公对盐征收税款,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盐铁专营制度的开始,后世对盐的管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各朝基本上都实行“民制、官收、官运、官销”的食盐专卖制度,并设立专门的盐政官负责监督食盐的开采和经营。此外,各朝各代还颁布了一系列严苛的法令,打击民间私自买卖食盐的行为,以确保国家对盐业的垄断。

曾国藩从两淮地区、江苏沿海买进了一批官盐,然后分给裁撤的湘军,折合成饷银。

第二就是和清廷协商,由朝廷做保,发给湘军一些期票,期票上写明拖欠多少饷银,利息多少,每月应该支付多少。多久付清。

曾国藩为了尽快完成裁撤,官盐和利息写的比市价高两成,被裁的湘军摸摸怀里抢的银子,算算以后能得到的银子感觉大赚了一笔,且不会命丧疆场,于是裁撤顺利的完成。

……

洪天贵福在李秀成被抓后如惊弓之鸟,本来也就是一个15岁的孩子,他就按照之前的计划由死忠之士护送前去湖州。

洪天贵福在去湖州的路上遇到了干王洪仁轩,洪仁轩受命于危难,在年初从南京城出来就西处活动,想搬更多的救兵去南京护驾,可活动了半年南京城还是被湘军攻破了。

随着南京的陷落,太平天国的势力被进一步压缩。洪仁玕是洪秀全的族弟,是洪天贵福的叔辈,并且洪仁轩是太平天国的军师。是太平天国的二号人物,洪仁轩在太平天国中的地位很高。

7月29日,洪天贵福和洪仁轩被接应到了湖州,湖州属于浙江,地处江苏东南、浙江西、安徽东北三省交界处,北邻太湖临苏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南京东南300多里的地方,自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清军和太平军对湖州的争夺一首没有停过。

作为太平军在浙江最后的据点,能退到湖州还举太平军旗帜的都是太平军的中流砥柱。当时的湖州,汇集了很多太平军中能征善战之人——黄文金、黄金爱、杨辅清、刘官芳、李容发等人。

大家对洪天贵福、洪仁轩是言听计从。洪天贵福见到湖州有七万太平军,就提出在湖州建都再创大业。

但洪仁轩等将领看当前强敌环绕,西面受敌,且粮草不足,于是提出放弃湖州,去江西与侍王李世贤汇合,然后西进湖北与扶王陈得才会师,而后夺西安,仿效李自成由西向东攻打北京的长远计划。

洪天贵福对这个计划是拍手称好,好像攻下北京在举手之间。

然而,太平军所面临的颓势是无法阻挡的。

8 月 26 日南门守将陈学明向清军投诚!这一突发事件瞬间打破了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城防体系。

黄文金和洪仁玕决定主动放弃这座城市,带领军队突围而出。

8 月 28 日,太平军主力趁着夜色的掩护开始了突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