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闹,家丑外扬了不说,叫皇家怎么想?这靖国公府一大家子还活不活了?
老夫人越想越糟心,“你不也时常说,把我们家老二当自己亲生孩子般疼,既如此,你这婶娘便去宫里帮他闹一闹如何?”
杨氏:“……这,我如何能去闹?”
老夫人神色淡淡,“你说的这样在理,便把你的道理去对太后娘娘或寻阳长公主讲一讲吧。”
杨氏一噎,随即甩着帕子道:“我到底不是苦主,大嫂才是苦主啊,再说了,大嫂才是靖国公府的掌家人,我是谁呀,人家太后娘娘知道我是哪个牌面上的人?我便是磨破了嘴皮子又有什么用?”
她这话酸溜溜的,一边说着,一边拿眼睛去看邹氏。
显然对邹氏掌中馈这件事很是不悦。
但她也不敢闹。
大侄子去世那段时间,老夫人大受打击,也是一病不起。杨氏便觉得自己掌家的机会到了,她也得到了这个机会,却没想到,掌家根本不是她以为的那样容易。
仅仅只是操持大侄子的丧礼,她就错漏百出,叫前来吊唁的人看了不少笑话。时隔这么久,她走出去,都还能听见有人背后议论她当初闹的那些笑话。
也因此,她虽觊觎着中馈,也时常不忿老夫人将中馈交给寡居的儿媳妇操持,却也不敢再去争去抢。也只能这般说说酸话,看看长房的笑话,来平衡自己不爽的心情。
不过——她家老三要议亲了,对方是翰林学士家的姑娘,虽翰林学士官位不高,但在众多文人学子里的地位可不低,很是受人尊崇的。
听说张姑娘的母亲身体不好,张姑娘自小就帮着她母亲掌家,将张家管的井井有条——待那张姑娘进门,他们二房也不是不能争一争国公府的中馈!
老夫人仍是神色淡淡:“我怎么就成苦主了?二弟妹倒是跟我说说,我苦在哪里?”
杨氏张口就道:“大嫂,你也太自欺欺人了吧?说是惠妃娘娘派人来瞧楼哥儿媳妇,谁不知道其实是五皇子他……”
“闭嘴!”老夫人厉声斥道:“杨氏,你可愈发能耐了啊!连皇家都敢拿来编排说嘴?五殿下也是你能攀污的?这话传到宫里,是你不想活了还是整个国公府都不要活了?”
杨氏顿时吓得一抖,“我……我这也没说什么啊。”
她目光闪烁,脸色也有些白,但也有些气愤——邹氏还在场呢,当着小辈而面这样训斥她,让她这做长辈的脸往哪儿搁?
邹氏依然低眉垂眼的坐在那儿,仿佛没有听见般,神色不见半分变化。
卢氏如同往日一般,只当自己是个隐形的,比邹氏还低眉顺眼。
老夫人看着自己这两个妯娌,目光着重落在杨氏身上:“祸从口出!你也是快要做婆婆的人了,若还这般不知轻重,给咱们国公府惹了祸事,我便让国公爷将你们二房分出去!”
杨氏闻言只撇了撇嘴,“这话大嫂你说了可不算。我身体不舒服,就不陪大嫂说话了。”
话罢,扭身就走了。
第0022章 送礼
出了正院,杨氏带着卢氏往二房去。
她本就是来气老夫人的,虽说老夫人看着很平静,没被气着的样子,但她也没损失,因此心情很是不错。
一直没说话的卢氏就有些担心,她左右看看,才小心翼翼的问:“二嫂,方才大嫂很生气,还说要把我们赶出国公府,会不会真的……”
杨氏就笑道:“三弟妹你就放心吧,国公爷不会把我们赶走的。”
“我看大嫂不似玩笑话。”卢氏仍是不放心。
“你嫁进来晚,三弟可能也没与你说,咱们府里的国公爷可是个大孝子。当年老太君过世时,吩咐国公爷要好好照顾我们老爷和三弟。你放心,只要国公爷在一日,这国公府啊,就没人能把咱们赶出去。”
杨氏说起这些时,很有几分得色。
卢氏咬了咬唇,欲言又止。
“怎么了?”杨氏问她。
她其实挺看不起这三弟妹,性子唯唯诺诺的,没有半点自己的主意。别说管不住她屋里的三老爷,便是三老爷前头那正室留下的两个子女她也管不了。老四跟老六那两个没出息的,把三房搬空了她都没法子。
但她又很享受卢氏对她吹捧,当她的跟班儿,她也不缺钱,在卢氏对她哭穷时,也愿意从指头缝里露些给她。
如此,卢氏对她,自然要比对长房更亲厚些。
“我……我这也不是说丧气话。”卢氏挣扎了下,还是小声说:“二嫂你也说了,国公爷在世时不会赶我们出去。那以后国公爷他总有……那天。到时候世子会不会把我们赶出去啊?”
“……”
杨氏脸上的笑没了。
她皱起眉头来,似自言自语:“应该不会吧。楼哥儿他……嘶,还真说不准呢。这可怎么是好?”
又问身边跟着的大丫鬟茉莉:“你说你爹娘认识杭舍道长?哪天空了,让他们把那道长请进府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