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初十八路诸侯会盟的时候,曹操才会推举袁绍当盟主,一方面是借袁家的威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袁绍曾经正面对抗过董卓,曹操觉得他应该是和自己一样,是坚定的讨董之人。
不过,在虎牢关下出现变故的时候,袁绍袁术这哥俩居然跑路了!
平心而论,面对董卓麾下那些强大的从者,暂时撤退未尝不是正确的选项,但是袁绍身为盟主,这种时候却没有站出来主持大局,指挥大家一起撤离,导致诸侯联军出现了短暂的指挥失灵。
这让曹操认清了,自己这个发小也tm是个虫豸,和这种人在一起怎么能搞好大汉呢!
不过,眼下他们最大的敌人是董卓,能多一分力量就多一分吧,曹操也只得暂时按捺下了心中的不满。
至于袁绍,再见到曹操也有点尴尬,他还是知道礼义廉耻的,当初丢下他们跑路那件事,做的确实不够厚道……
且不说曹操和袁绍这一对发小在那里大眼瞪小眼,刘备在和公孙瓒寒暄了几句之后,就将注意力放在了被比企谷八幡带回来的赵云身上。
“这位便是赵子龙?”
不知为何,刘备感觉自己一看到赵云,就对他心生好感,这种感觉……类似与当初他第一次在琢郡见到关羽张飞那种。
而通过与赵云的交谈,虽然还不知道他本事如何,但刘备可以确定这绝对是一个有志匡扶汉室的热血少年!
这太好了!大汉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
至于跟在比企谷八幡身边的卡米拉,在曹操和刘备等人看来,像是西凉胡姬,但她身上穿着的衣服实在是有些……咳,不知廉耻,和大汉周围的匈奴、羌胡等民族都不一样,倒是感觉有些像是传说中南方那些衣不遮体的蛮族。
但是看那衣服的面料质感,又不像是兽皮、亚麻布这样的东西。
因此,在将归来的比企谷八幡带到孔融的郡守府之后,曹操、刘备等人都眼巴巴地等着比企谷八幡的解释。
比企谷八幡只得向现在还留在郡城中的众人讲述了自己背上的经历。
“等等!八幡兄!你是说……你遇到了董贼麾下的从者?”
听到比企谷八幡遇到了史文恭和卡米拉,并与之发生战斗,罗贯中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虽然罗贯中最著名的作品是《三国演义》,但《水浒传》其实也有他掺和,毕竟罗贯中和《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师徒关系。
据说施耐庵写《水浒传》时,最初定下的名称是《江湖豪客传》,不过施耐庵带着自己的作品找到罗贯中,等他看过之后,罗贯中表示:你这本书写得很好,但这个书名取的不好,所以才改名叫做《水浒传》。
更别说有一种说法是,《水浒传》七十回以后的内容,就是罗贯中续写的。
因此,对于和比企谷八幡交战的史文恭,罗贯中还是有不少了解的:“没想到董卓竟然召唤出了此人……”
如果说《三国》中的人物大多数在史书上都是有据可查的话,那么《水浒传》中的角色则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虚构的,尤其是史文恭这种,还是形象不怎么丰满的虚构角色。
现在史文恭却作为从者被召唤了出来,虽说其灵基之中是混入了希腊神话中的九头蛇许德拉,但也让罗贯中惊讶不已。
至于卡米拉……
“这么说来,此女也是董贼麾下的……从者?”
听比企谷八幡介绍完卡米拉的身份之后,刘备不由得满脸忌惮地看着她,然后一脸钦佩地对比企谷八幡说道:“回想之前,十八路诸侯在虎牢关下,面对董贼麾下的从者几乎没有还手之力,而现在八幡你居然能斩杀一人,俘虏一人……我刘玄德佩服!”
“从她的口中,我知道了一些有关董卓军的情报……”
接下来,比企谷八幡就将从卡米拉那里了解到的情报分享给了曹操和刘备等人。
能知道董卓麾下的从者的能力,对于他们而言自然是好的,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怠嘛,但在听到“永世乐土”四个字之后,曹操却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这董贼,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哼!不管他想要干什么,总之不可能是什么好事!”
既然都来了,公孙瓒也只能暂时把自己是被比企谷八幡挟持过来的事情抛到了脑后,说道:“你们不是已经有了计划吗?说说看吧,要怎么对付董贼!”
…………
在比企谷八幡北上期间,曹操刘备他们这边倒是也有了不少收获,比如曹操就找到了典韦许褚这两位原本就应该属于他的超级保镖。
另外,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这些历史上投靠了曹操的谋士,在罗贯中的提示下,也提前被找了过来,
说起来,典韦、许褚、荀彧、郭嘉、程昱这些人,某种意义是说,其实算比企谷八幡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