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4

江二勇十二岁的时候,与人结伴去深山打猎,结果连个虫子都没捉到,还迷路了。

要不是江守家拿着火把上山寻他,只怕他们就出不来了。

晚上的深山,那是伸手不见五指啊。

指不定运道不好,就一脚踩空掉下悬崖一命呜呼了。

又或者遇到野兽什么的,小命难保。

总之,无论如何,都是九死一生。

那晚,他与他的几个同伴,被家里打的那叫一个惨啊。

江二勇最惨,因为他是被江守家吊在前院的柿子树上打的。

抽的身上全是红痕。

一年了,印子才下去。

经过那次打,他是再也不敢偷摸去深山了。

“瞧你那怂样,快去招呼客人吧。”张金兰翻了个白眼。

其实她说了也没事,这些小事,当家的不会生气的。

只有关乎到孩子的小命,他才会动怒。

由于昨天铺子没开门,所以今天的客人尤其的多。

忙活到傍晚,江大和才驾着牛车回家。

江二勇跟孙平梅也重新留在铺子里。

地里已经秋收完了,不必再干活,现在就等下雨了。

若是真的有洪水,只怕还得靠牛车,把粮食全部运到镇上呢。

回到村里,天刚好变黑。

不同于昨天的紧张感。

提前秋收完的村民,已经悠闲的在家门口乘凉了。

不过江福宝眼睛尖,看到他们的神情里,带着些许的紧张。

估计是怕天不下雨,又怕雨下的太大。

而没有抢收的人家,那叫一个轻松,啥都不担忧,就等着到了日子秋收呢。

今天,是送竹筒和竹签的日子。

刚吃完晚饭没多久,江福宝就看到院子里挤满人了。

竟然还有刘寡妇。

江守家也看到她了。

只见他走了过去,站在刘寡妇面前说:“我家不收你的竹筒,你离开。”

这话,真有素质。

若是江福宝,只想对她说一个滚犊子。

“凭,凭啥?”刘寡妇明知故问,她理不直气不壮,江柱子跟在她身后,觉得有些丢脸。

“你说凭啥,前天晚上,我是怎么说的?你当我说的话是放屁?赶紧走,别逼我赶你。”

江守家懒得再跟一个寡妇废话。

他右手一挥。

江程江猛就一左一右站了过来。

代替了从前的江大和跟江二勇。

“哼,谁稀罕呐。”刘寡妇不敢多说。

离开江家后,她才敢骂骂咧咧。

“娘,你看,我就说他们不会收的吧,昨天还不如跟着大伙一起秋收了呢,现在好了,家里唯一的进项没了。”

江柱子有些烦躁。

天干成这样。

地里的糙米产量肯定低的不行。

光靠这些有什么用,他可是答应过小桃,要给她买一只青玉簪子呢。

照这样下去,一年他都攒不到买簪子的钱。

不同于外头的江柱子。

拿到竹筒钱的村民,脸上总算有了喜色。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江守家忍不住的提了一嘴。

“若是真的有大雨,你们明日最好去镇上用闲钱多买些粮食,等雨过后,粮食一定卖的更贵。”

活了快半辈子的江守家,经验满满。

这些来送竹筒竹签的,也好说话,搁其他人,他都不带提醒的。

“好,我明日就去镇上买。”

王桃花第一个答应。

其次是马春霞。

作为张金兰忠实的狗腿子,她们势必要打头阵。

剩下的人,也有小部分同意,但是大多数都觉得刚秋收,没必要买。

江守家也不多管,反正他的话带到了。

一夜好梦。

再次醒来时,已经是第三天。

江福宝闭着眼睛,刷完牙,直到脸上碰到水,她才彻底清醒。

“这天,咋还不下雨呢。”

朱迎秋站在院子里仰头念叨着。

江福宝也有些心急,可她相信凤凰不会骗她的。

上次回来报完信的凤凰,又不知道飞到哪去了。

大门敞开着,路过自家,去往地里的村民,个个伸头望向他们。

嘴里还在嘟囔着什么。

无非就是嘲讽的话呗,不用猜就知道。

江福宝心里想。

她扭过头,看了阿奶和爷爷一眼。

只见他们吃着碗里的粥,面上丝毫不慌。

两人如同定海神针似的坐在那里,只要他们在,江福宝就能安心,仿佛天塌下来,也有阿奶和爷爷顶着,她就不再想下雨的事了。

至于穗子该晒还是要晒。

迎接着漫天金黄色的朝霞,江福宝坐在牛车上,出发了。

路过村里的小路时,她发现,几乎碰到的所有村民,都看向他们。

眼里的幸灾乐祸根本掩饰不住。

到铺子后。

孙平梅刚打开门,就抱着江福宝问:“乖福宝啊,天咋还没下雨呢,奇了怪了。”

按理说,已经第三

天了。

当初凤凰说的,最迟两天。

要么雨水迟到了,要么根本不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