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1

的,都是镇上最富裕的人家。

见识也是最广的。

有人路过江宅,一看春联上的字,顿时惊呆在原地。

孟知县的字,但凡见过,谁都不会忘。

能让孟知县亲自提笔写春联,当真是莫大的福气。

这些人羡煞不已。

有这层关系在,基本上就等于在连山镇乃至整个杞溪县横着走了。

万万不可得罪。

江福宝并不知道她的无意之举。

让邻居们对她家升起了敬畏之心。

在镇上过年,比在村里还有气氛。

村里基本没人舍得买鞭炮,但镇上不是,天刚亮,江福宝就听到外头时不时传来几道鞭炮声。

估计是哪里的小孩,弄的散炮在那放。

一惊一乍,怪吓人的。

家里的下人,也都在忙活。

有的在花园里,给树都系上一条条红绳。

还有的搬着梯子,往连廊上挂起一排排红色小灯笼。

一起随风摇曳着。

过年的氛围感十足。

“阿奶,你快看看,我的新衣服好看吗?”江福宝换上过年前,娘亲给她挑选的新衣服。

头发还没梳呢,就噔噔噔的跑到阿奶住的一进院嘚瑟。

“好看,奶的乖孙孙生的白,你穿什么都好看,瞧瞧,这桃粉要是给旁人穿,必定土里土气,衬的脸黑的不行,偏偏咱家福宝穿着衬的脸更白了,就是头发怎么还没梳?”

张金兰也换上了一袭烟红色新衣。

头发让丫鬟给梳成了盘髻,上头斜插了一根硕大的金簪,两侧各有四根缀珠小钗。

发后还夹着一朵轻纱做成的牡丹花。

看着雍容又华贵。

她伸出手,抱起孙女。

左手的白玉镯和右手的金镯一同露了出来。

这是今年生辰时,儿子儿媳们送的礼物。

贵得很哩。

她只舍得在过年的时候戴戴。

张金兰拿起腰间的帕子,一边问,一边给孙女擦了擦嘴巴上的油渍。

早上吃的油煎饺。

这块帕子,正是江福宝之前送的那块。

张金兰时时刻刻都挂在身上。

无论春夏秋冬。

“嘿嘿,我太想让阿奶看看我的新衣服了嘛,所以来不及梳头我就过来了,阿奶,那我先回去啦,等我梳好头再来。”

江福宝又噔噔噔的跑走了。

路过左右厢房,她还不忘与三个姐姐们约好半个时辰后去花园玩。

孙平梅也在一进院。

她特意来给女儿梳头的。

不然朱迎秋就要一个人梳三个头了。

彼时,一个仆从打扮的男子,骑着马在江家大门外停了下来。

“咚咚咚——”

虽然大门是开着的。

但他还是敲了门。

正在挂灯笼的阿东走了过来,问道:“请问,您是?”

“我乃方家下人,主子吩咐,所以天没亮,便从长安镇过来了,可否劳烦您通传下,我要见您家的老夫人。”

方家的家丁,一双手和脸都冻得通红,他面带讨好对着阿东说。

第357章 在新宅过年

“好,您稍等一下,我现在就去通传。”

阿东拔腿就跑。

幸亏张金兰住在一进院,他穿过连廊和拱形门,就到了。

“什么?方家的下人?快快请进来,冬儿,你去倒杯热水来,外头这么冷,顶着寒风骑马,他肯定冻坏了,让他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张金兰对着身旁的冬儿吩咐道。

“是,主子。”

阿东跟冬儿一起退下。

不一会,方家的下人就已经坐在一进院的堂屋里了。

他捧着一杯热水,急忙说道。

“主子听闻后天柏水镇有一场灯会,派我过来问问老夫人可想一起前去,若要去,那就后天申时在柏水镇门口与我主子相见,当天在那住上一晚,第二天再回,吃宿一切都由我们主子安排妥帖。”

“灯会?我倒是没见过,行,那就去吧,刚好带几个孩子长长见识,我许久没见你家夫人了,几个孩子也想的很,今天除夕,听说你天没亮就赶路过来了,不如等会一起吃完年夜饭再回?”

张金兰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多谢老夫人留饭,实在是要赶路,来不及,既然您答应了,那小的现在就回长安镇了。”

方家的下人告辞了。

张金兰也没挽留。

走到门口,他刚要上马,却被跑来的阿东拦住。

“主子让我给你拿的粮食,还热乎着呢,你在路上记得吃,里头还有热水,若半路冷了,就喝上一口,对了,这是手套,骑马的时候戴着不会冻手。”

阿东抱着一个包裹,递给他。

后者怔愣了一瞬,刚想拒绝,发现阿东已经扭头跑了。

他只能戴上皮手套,放好包裹,骑马离开。

冷风呼呼的刮在他的脸上,跟刀子划拉似的。

可是心里却暖暖的。

巳时中,江福宝已经梳好头了,她跟哥哥姐姐们,在花园

里玩着游戏。

大门敞开,欢声笑语传到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