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护盾操作点到5,护盾操作也点到5,船体加固、机械学等装甲防御和结构防御的也全点到5。
现在不是留着技能点开玩笑的时候,这些防御技能都得点上去,于是,罗德享受了一次大剂量的知识灌脑,护盾管理是更好的调解护盾的形状和力场结构,从而提高护盾强度,而真实宇宙当中的护盾强度和游戏一样,都是可以吸收的伤害强度。
但是护盾抗性不是,护盾抗性是护盾的偏斜率,最多只能偏斜相当于护盾抗性百分比的单次伤害。
比如说1000点护盾强度50%抗性,可以最多一次性吸收500点伤害,只有这500点伤害会按照护盾偏斜率减伤,也就是如果对方一炮造成相当于1000伤害的冲击的话,那么50%抗性实际的减伤只有250,受到的伤害是750点。
其中,只有250点是护盾吸收的,而剩下的500点伤害就会穿盾轰在装甲上,当然,战术护盾操作可以通过挪用和安全超载特定区域护盾节点,从而提高局部护盾强度。
按照罗德获得的知识来看,如果完美的操作护盾达到最佳的迎敌强度的话,可以进一步降低25%的穿盾伤害,并且提高护盾吸收值25%,也就是50%抗性可以吸收的是750点伤害,并减伤50%,而剩下的250点伤害会减少25%。
这也是坏消息,这意味着游戏里面那种只要战术护盾5,你不打光我护盾,就别想进装甲的打法是不可能的,也意味着另外个究极坏消息,那就是从这个情况来看,小船根本扛不住大炮。
游戏里面是直接不讲道理的固定削伤,各种减伤叠起来,小船吃一发技能或者船体加成不足的1400都可能是个位数或者两位数的伤害,毕竟游戏的npc怪用的就是这类武器,打玩家的飞船遇到针对抗加速度抗,不是无法命中就是两位数的低伤害。
而随着机械学、船体加固理论、维修系统理论的知识的灌入,第三个坏消息和不好不坏的消息也出现了,不好不坏的消息那就是装甲也会被穿甲。
穿甲的阈值就是装甲抗性比例的装甲值的25%,50%抗性的话,那就是1000x0.5x0.25=穿甲阈值,当装甲强度剩下125点或者一次性受到超过875点伤害的话,多余的伤害就会穿透装甲伤害结构。
为什么是不好不坏呢?因为装甲抗性比例一半以下的伤害,例如说50%抗性的一半25%装甲强度以下的伤害会跳弹——只造成几乎可以忽视的伤害,而不是扣你hp。
而坏消息就是装甲被击穿之后,如果不修理装甲的话,下一轮同一个区域的装甲几乎可以视为0抗性的存在,第二轮必然穿甲而且伤害结构,而结构则是罗德穿越以来的最大坏消息——结构值不是hp,而是解体极限值!
结构抗性等于结构解体安全比例,也就是当结构值低于结构抗性比例的数值,例如冲锋者33%的结构抗性,那么在收到的特定伤害累计超过结构的33%的时候,每减少剩余结构的1%,解体概率增加1%,结构归0就是100%轰的一下炸成烟花,但是没归零,如果脸不好,也可能下一秒炸成烟花。
“嗯,虽然很合理,毕竟现实宇宙没有剩下一个操作杆还能虚空造船修好的奇妙场面,但是,我为什么觉得这个情况越来越让人绝望了呢!?”
目前罗德还没有发现敌人,可是这不代表安全,因为冲锋者护卫舰并不是这些矿工故意留下的,而是他们根本来不及搭乘这艘放在舰队机库里面的冲锋者。
旁边的残骸,罗德经过目力比对,发现是一艘逆戟鲸级工业指挥舰,俗称小鱼,而这玩意儿在这里炸成了一个巨大的碎片环带,就说明,这里有可以做掉小鱼的敌人,而逆戟鲸级工业指挥舰的防御力并不是一般的强度,甚至一般的星带海盗那些拼凑战列舰都不一定打得过这个玩意儿。
罗德现在也想起来新伊甸的海盗和游戏里面的战斗力的差距了,那些在游戏里面,几下抬走的海盗的舰船都是废弃的舰船改造拼凑而来的(参考实验室里面的怪的描述,都是报废和战损舰船修一下当靶船用)。
而且这些海盗也大多数是流寇集团招募的克隆人飞行员,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的船相对不值钱,也数量庞大,甚至你击毁的战舰没有及时的摧毁残骸的话,估计过一段时间又会改头换面出现在黑市上。
嗯,包括打捞也是如此,毕竟打捞也只是从残骸里面寻找舰船的电路系统等还能用的零件,也不是全船拆光的那种。
而人更是会飞快在海盗的据点和要塞复活,然后驾驶同样的破烂继续出征,但是海盗的正式成员,用游戏里面的术语就属于是:人均菱形怪。
要配合有配合,要队形有队形,要装备有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