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艘修理艇也在外壳上用纳米重建设备对装甲进行维护。
“导航员,报告位置”
“当前位置为银河系边缘,未知地区,感应器阵列尚未完成修复,我们需要船坞或者类似的工程湾。”
总督级航空母舰和它携带的卡拉克舰队都只剩下了一口气,在卡德仕花园的撤离战当中,他们受命断后,为母舰摧毁超空间干扰器争取时间,在最后进行紧急超空间跳跃的时候,似乎受到了干扰,现在出现在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星系。
“我们和母舰失去了联络,长官,我们现在完全掉队了。”
“.……”贝尔上将有一个荣耀的姓氏:斯叶特,但是,荣耀的姓氏并未为他带来任何的好运,手头上的资源还剩下一点点,护航的舰队只剩下了一艘修理工程艇。
船上全是伤员,并且人手不足,大部分的人口都冬眠在母舰上,再说了,就算是母舰本身也只有不到300万人口,根本经不起太严重的伤亡。
由于技术问题以及根本没有安装超空间信号干扰器(这是泰坦和维哥技术,希格拉后来才逆向来的),所以,当他们从超空间出来的时候,几乎整个星系的感应器都知道了有一艘旗舰单位出现了。
那些冬眠者第一时间进入警戒状态,如果不是这些希格拉人或者说卡拉克人还在深空当中,冬眠者没有受到进一步刺激的话,现在他们就要体验一下泰坦帝国那帮子人往冬眠者遗迹飞旗舰的下场了——当场一个探索舰队就蒸发了,残骸现在还漂浮在那座遗迹边上,形成一条环形的警戒带。
“准备修理感应器阵列,关闭引擎,节省我们有限的资源,对了,排出侦察机和探测器对星系内的各个区域进行探索,我们需要知道泰坦人有没有在这里,以及……”以及他们这个星系有没有可利用的资源。
“长官,我们有一个好消息,这个星系资源很丰富。”感应器修复之后,军事官第一时间向上将报告了好消息,“感应器上发现了大量的资源富集信号”
希格拉或者说卡拉克人在资源探索方面比泰坦要先进许多,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卡拉克沙漠里面全靠这一手探测水资源和挖掘古老的飞船残骸,还因为他们建造母舰用掉了整个星球几乎所有的珍惜资源,附近小行星带都给他们挖空了。
所以,希格拉和卡拉克(库申)的母舰跳跃进一个区域,马上就能得到当地星系的资源点位置,反而泰坦的舰船需要花费一点时间才能定位无人开采的资源。
(游戏里面可以用这个区别,主动前出断敌人的矿,并诱导敌人的矿船和航母主动向我方阵地移动来挨打——我玩2代靠这个战术一路攒到快30万资源,最后一关用都用不完,直接和对面主力舰硬换。)
【注1】按照游戏内飞船和物体体积与观赏模式下左上角的尺寸的误差,所有游戏里面的货仓需要乘以300倍,不包括护卫舰,护卫舰和部分驱逐舰的尺寸是正确的,但是巡洋舰、工业舰和大型采矿船都需要乘以300才是真实体积。
游戏里面的物资体积也是按照300倍的比例缩小的,这样导弹在内的各种物资就是正常的体积了,因此,并不会比游戏里面多装物资,并且矿石我也是按照1~160倍率放大了单位矿石的体积和质量。
不然有些矿石和矿物的价值以及月费群陆九4玖叁陆壹3五冶炼产出都会出问题——比如说描述里面最不值钱的凡晶石反而是最赚钱的矿石之一,因为它单位体积最小,而挖矿是按每单位时间方量算,而不是数量计算的。、
之后我都会统一用真实比例的尺寸,避免大家搞混了。
第三十五章 世外桃源()
第三十五章
小行星带,冲锋者快速靠近一颗富斜长岩,这种矿物比正常的斜长岩要多差不多10%~15%的矿物含量,但是,它在小行星带里面很不好找,一个星带矿区,也就是围绕一颗大型小行星的若干小块的陨石和小行星构成的一个环形或者弧形带内最多也就四五块这样的矿石小行星。
“准备测试分解型采矿激光器”用艾玛超光速粒子技术替代了原本的聚变离子系统,从而可以更快的轰出目标矿物粒子,同时,新伊甸卓越的引力牵引技术,也可以更大范围的捕捉被离子化的矿物元素,从而将它们抽入矿枪基座的压缩系统。
“嗡嗡嗡!”整个船体快速的震动起来,一瞬间罗德面前的能源格栅就达到了峰值,换句话说,冲锋者的pg(能源格栅)只能安装一台这种采矿器,如果没有安装辅助反应堆之类的底槽设备的话,就无法安装第二台。
小行星的岩石表面在超光速粒子束作用下软化、崩解、蒸发,如同一块土褐色的奶油般融化,又好像是猛烈阳光下的雪堆,红热痕迹交错覆盖在星体上,最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