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停下吧。”作为斯叶特基斯的一员,主要由科学家和学者组成的族群,贝尔并不像其他库申人一样好斗,能更为理性的去看待一个事情,比如说现在,如果选择强行破解这种干扰,然后跑路的话,那么大概率会立刻和这个未知的势力进入战争状态。
特别是现在还有泰坦帝国在一旁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对方如果选择和泰坦帝国合作,那么……他们这些掉队的倒霉蛋就必死无疑了。
总督级航空母舰上搭载了数量不少的平民,主要来自于回收脚手架和卡拉克星系内一些轨道设施当中的幸存者,除了六个冬眠盘里面的一百二十万殖民者外,实际上还有一些幸存者的存在。
比如说那些负责拖曳小行星来轨道上工作的运载舰,也就是总督级航空母舰的前身,上面有不少的平民,还有那些在卡拉克星系矿场和一些被摧毁的设施当中的幸存者也大多分布在这些宇航运载舰上。
“如果回归之路失败的话,那么我们就是这个宇宙当中最后的库申人了。”斯叶特将军叹息了一声,“所以,不管是多么屈辱的条件,我们都没有任何选择,何况说……”
对方给出的罚单等数据和情报来看,确实是他们先入侵了别人的领土,并且在交涉的时候,还犯了一大堆的礼仪上的错误,没有因此诱发一场新的战争,已经足够让人庆幸了。
“300亿星币和矿石抵偿么……工程长,我们还有多少资源可以使用?”
“只够建造一艘资源采集船和一艘资源精炼船。”得益于超空间模块的远程量子门连接,资源精炼船可以把精炼之后的矿物送入母舰或者航母的舱室内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某种意义上来讲,对方把航母锁定在空间站轨道附近也算是一件好事了。
“他们主要需求这几种小行星矿石,这些矿物我们都很陌生,直接使用聚变火炬开采的话,会浪费不少的矿物成分,而且他们需要的是原矿。”
显然是看不上这些库申人的合金技术和材料科技,但是反过来说,从对方需要的原矿的数量,又可以反推对方的材料学方向。
然后科研部门就开始挠头了,碳化晶体合金?那不是很落后的碳化陶瓷金属技术吗?还是说对方有什么黑科技在里面。
其实没有,就是很落后的碳化陶瓷金属,所以很笨重,仅仅是一层1600毫米的附甲,就能让战列舰级别的,接近一公里大小的巨型舰船的速度和灵活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真正的黑科技在装甲修复和增强系统上,而这个科技对于库申人来说……已经被遗忘了,在前回归世代,找到卡·托巴的卡西皮舰队上就大量使用了这种修复系统,舰船可以高速自我修复,并且远程修复装甲。
而在现代,这个技术已经失落了相当的一部分,不过,不管是库申还是泰坦的舰船,也确实可以缓慢的自我修复装甲就是了,只是这个修复速度嘛……那真的是令人伤心落泪。
除此之外,新伊甸最大的黑科技不在装甲材料学上,而是在装甲增强系统上,从提高整体装甲强度的镀层到各种电控纳米镀膜,再到反应式装甲增强器等等,都可以让原本平平无奇的碳化陶瓷合金装甲的强度增加到一个令人敬畏的程度。
简单说,新伊甸的装甲是有抗性的,而这些库申人和对面的泰坦人的装甲都是0抗性的,但是相对的,新伊甸的装甲系统都没有被动修复能力,但是这些库申人的装甲有这个功能。
虽然就甲抗的情况来讲,4抗全0的装甲,就算有被动修也没什么卵用,这个问题就好像是安装了偏振装备的飞船,必须堆盾量,而不是修量——因为没有抗性,盾量不足,那就是一炮盾甲全无,两炮抬走,连修都不用修了。
“按照我们目前的采矿进度的话,这个矿物恐怕是以年为单位的,除非我们增加更多的……精炼船和采矿船。”
“对方提出会为我们提供基础的保护,是指什么程度的?”如果是出动主力舰的话,那么就可以加快采矿速度和增加更多的采矿船。
甚至总督级还能趁机给自己补充资源修复舰船,制造更多的舰队,甚至尝试着在本地殖民,嗯,最后一个马南基斯提出最好是和当地人沟通一下,如果可以的话,通过某种方式从他们手里获得许可或者说购买下一块飞地是最佳的。
毕竟这里对方明显是开发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将一个难以开发或者开发失败的世界以一个合理的价位和代价出售也毫无疑问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
而且之前和罗德沟通的时候,马南基斯敏锐的意识到了这个“母星宪章”的问题,它似乎并不是单纯的主权宣言,或者说它似乎是一种可以以某种方式交易的物品或者特权,既然是可以交易的商品,那么它就是有价格的。
事实上,也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