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概括,在游戏里面没什么问题,现实里面就得结合着来了。
比如说结构在什么姿态、什么部位、受到什么冲击的时候,受到的损伤最大,最容易解体;还有船体结构在高速加速和惯性漂浮下,受到冲击时的受力曲线还有受力曲线峰值下,对于同时遭到更多打击的影响等等,都只能在现实里面的数据里面看到。
而这就是游戏系统里面结构解体极限值的含义,并不是单纯的拼脸的概率,这个概率仅仅是在罗德受到全方位打击的时候,结构解体概率。
如果他能够仔细阅读这些参考文献的话,用最佳的迎击姿态应对攻击,结构不仅受到的伤害会比游戏面板给出的要少,而解体的概率实际上也会更低。
“81000护盾强度指数”在现实里面则是另外一个数据,恒定式护盾投射器的功率峰值数字81500mw,还有更多的详细参数。
“比奇美拉高得多了,似乎好像也比印象当中的山岳级要高出去一大截。”罗德看向那和迦楼罗级差不多的带有一排加达里莱戴工业恒定力场投射模块的护板,“是因为这个设备的缘故吗?”。
“装甲是六万一和奇美拉一致,好吧,都是加达里的狄波特钛合金技术,确实是没什么区别,不过,奇美拉只是一艘运水船改造的……所以,这个统合部版本的t2船也是一个脆脆鲨吗?”
嗯,也不能说是脆,毕竟81000的基础护盾值非常生草了,上三个t2改装件,这东西的白板都要接近于13万了,再加上护盾管理4的话,基本上白板就快15万的护盾值,放在游戏里面,属于是小航里面一等一的肉了。
在罗德的模拟装配上,什么都没上的原型战舰,有效值就快要接近于50万了,用eve玩家言简意赅的形容词就是,这东西要来50个龙卷风才能秒掉,还是什么装备都没上的白板当中的白板。
护盾回充时间比奇美拉更快,4个小时就充满了,不过考虑奇美拉也就是多10分钟而已,不过,实战当中提前10分钟完成护盾充满的话,意义还是很大的。
“抗性上也是统合部的风格,让人两眼一黑……”均抗40,总值比所有帝国战舰都多10%,而且因为是均抗,没有电磁护盾弱点,所以实际上防御力只会更高。
罗德忽视了剩下的那一堆的电子战抗性,反正没安装统合部电子战设备,都是0,而且参数上直接把这个部分忽略了,倒是电容比奇美拉多了一倍,整整一百万gj的电容容量和更短的电容回充时间,估计一般的毁电战术对上这东西……
这个一倍的电容大概就是腰子上那两坨东西了,是额外的电容器么?
也对,统合部毁电设备一次性就能毁100万gj的电,他自身的电容如果没有这个数字的话,大概是不太可能的,毕竟对冲能量中和自身消耗的和目标被中和的不会相差太多,如果考虑必要的设备和武器需要的电容的话,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字。
至于说舰队机库和维护舱还没安装,跳跃引擎也是,铁骑舰载机挂载舱安装了,总容量比山岳高一点80000方的空间,如果学习了“舰载机库管理学”的话,可以进一步的改造并扩大这个空间,达到96000方的最大容量。
发射管和中队指挥量和山岳一样,都是4发射管,4轻铁中队,1后勤轻铁中队,但是,罗德看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参数,一个不应该出现在小航身上的东西,甚至不应该出现在旗舰身上的东西。
自从远古版本之后,就再也不可能出现的旗舰属性——“无人机挂仓5000方”以及无人机带宽500mb/s,别看这个传输率低,这是超光速传输。
按照现实里面距离膨胀了一千倍来看,普遍100km游戏里面的无人机极限交火距离在现实里面是10万公里,激光传递都有1/3秒的延迟,一来一回加处理速度更是接近于1秒的延迟。
“这玩意儿能带无人机?”罗德问道,然后收到了研究组一脸蒙蔽的回答。
“多新鲜啊,护卫舰都能带无人机,航母为什么不能?有些炮战为主的战舰没有无人机舱和发进舱口,也没有专门的处理设备,很正常的。可是铁骑航空组件和增益力场系统是和无人机共用的,航母为什么不行,罗德先生,你没见过奇美拉级?”
罗德低头,奇美拉级,无人机舱250立方,300mb的带宽,甚至大航都有无人机舱和无人机带宽。
“无人机都有?”
“还有副炮呢……”研究人员还是第一次听到罗德这样的外行问题,航母不带近防副炮和岗哨无人机出门送死去吗?
“不会被截击抓住?”
“额,罗德警官,如果会被截击抓住的话,盖伦特人也不会这么讨厌奇美拉级了”盖伦特海军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