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是岩石、地面、沙土,还是比它们坚固了无数倍的萨沙装甲都在这种炮火下颤抖,并成片成片的消失。
“这不是轰炸,这是在犁地……”西格尔脑子里面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行星的大地被一遍又一遍的翻起,又掩埋下去,无数的贫铀弹片将地面撕扯得粉碎,切割成一块又一块的碎渣。
相比米玛塔尔800毫米射弹炮的动静来说,罗德的能量炮塔的轰炸就显得低调了许多,在无焦点微波集束波束的照射下,大气层内周期性的闪烁着极光一样的弧光。
而在下面的行军的萨沙单位就一个接着一个炸开,就好像是一瞬间从固体变成了灼热的金属液体一样,电弧与金属熔渣从身体当中迸射而出。
一部分当场停机不在动弹,一部分则是直接身体上炸开炽热的金属火花,还有一些护盾比较强力的,护盾瞬间崩溃,随后装甲缝隙内腾起浓密的白烟。
在萨沙不得不将大部分的地面火力转向太空的同时,库申人以一种不怕死的无畏精神穿过了,还残留着巨大热量,甚至可以称之为热气腾腾的战场,向着萨沙的防空阵地突进。
而此时,西格尔也开始对萨沙的防空阵地进行轰炸,切换为定相等离子弹的射弹炮,每一轮射击都会在地面上制造出一道至少燃烧数十秒之久的巨型火焰墙。
每一次扫过,都代表一道由核爆和超高温不稳定等离子体组成的毁灭浪潮从地面上卷过,甚至在轨道上也可以看见行星表面被炸出的沟壑。
不得不说,如果不考虑那些萨沙的防空武器的话,这个过程还是很解压的,按住发射键不丢,一组组800毫米射弹炮咚咚咚的以机枪般的速度射个不停,一串串密集的光点落入灰黄色的星球表面,激荡起如暴雨中的池塘一样的涟漪。
看着地面上的山川、峡谷、高地,还有成片的密集的萨沙的黑色建筑群被逐步的揉碎,改变,最终只剩下月面一样的密密麻麻的大小套嵌的环形坑,那是非常的解压的行为。
数千发800毫米射弹将整个原野都犁了一遍,一开始用冰雹弹,在清空集群之后,就换定向等离子弹,当硬目标都差不多之后,就换成了简单朴素的核芯弹。
想象一下,仅仅是一个下午的时间,超过6000枚核弹落在头上是什么感觉?硬生生用数量庞大的核弹给萨沙数个地面据点、工厂和阵地炸飞了。
大地被高温烤化,沸腾的熔浆翻滚喷涌,入目所见,只有滚滚的烟尘以及扑面而来的热浪,盖革计数器从一开始的尖啸,到现在的完全没反应,随着轰炸的继续,更为灼热的岩浆涌来,如同海浪一样排击在战场的边缘。
不仅如此,头顶被弹道切分和激光束切分的天空还时不时闪烁几下,那是罗德的无焦点微波发射器的效果,虽然没有台风级的炮弹那么直观,可是从这硬生生炸出来的岩浆海洋上那风急浪涌的样子,就知道绝对不会比西格尔的核弹弹幕要糟糕。
一道火墙从天空上横冲直撞的压过去,这种古老的饱和火力战术对于库申人来说,简直是闻所未闻的,饱和火力不是没有效果,而是要达到效果的前提是“饱和”,然而有太多的方式让这种火力变得“不饱和”起来,自然就变成了浪费弹药的不合算的行为和落后的战术。
但是……如果对面的弹药投送量真的是达到甚至严重超出了饱和需求的时候,不管是坑道、地下的基地,还是先进的护盾、装甲护壁被彻底碾碎就是一个时间问题。
库申人也很擅长重炮战斗,然而,他们的重炮大多是类似电磁炮集火,曲射火炮洗地的这种,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也逐步过渡到导弹等精确攻击方面,毕竟打不中敌人的火力再强也等于是白搭。
然而,他们现在对于“火炮”或者说“重炮弹幕”的认知完全被改变了,杀伤半径从5米提高到20米不一定可以拯救这种落后的战术,但是如果杀伤半径从5米提高到5公里,而且是以加特林一样的射速,突突突突的射过来的时候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甚至于,不仅仅是杀伤半径提高,杀伤力也被提高到足以融化大地和山川,让岩石和沙土都化为沸腾的熔岩的时候,这个数量战术就变得无比的骇人了——尤其是这些炮弹的价格还无比廉价的时候。
6000发核芯弹,按照新伊甸的零售市场价也不过是24万星币而已,这还是大型的核芯弹,并且是在加达里的地盘上购买的价格,如果是在产出材料的米玛塔尔的地盘上的话……
比核芯弹生产成本更高且技术要求更先进的质子弹都才6块5毛7一发,没错,有整有零的6.57isk一发。
(游戏里面弹药价格相差大主要原因是m怪产一部分类型的弹药……数量还贼几把大,一个怪就是200发,纯属污染战利品池子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