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还没把生产线打包好,技术资料当然是和生产线一起送啊,不然罗德也不知道地球人该去哪里找三钛合金和类晶胶体,甚至也不知道他们要如何加工这些新伊甸的材料。
相比技术部门的大失所望,工程部门那边倒是很快就拿出了这款“帝赞爆”步枪的测试数据,工程部的沈博士表示,这确实是帝皇赞叹的武器,也确实是爆弹武器。
它使用的弹药按照《武器原理与维护操作》手册上的说法是一种名为“钛合金萨博弹”的弹药,地球科技也可以制造。
它通过一个多级高爆内芯和火箭助推系统组成,会以穿甲弹的形式贯穿目标的坚固甲壳,通过多级高爆内芯将钛合金外壳化为无数的金属碎片云雾在目标体内炸开,造成十分可怕的爆裂杀伤。
用于测试的凝胶块被整个从内部撕裂,即便不讨论那些明显的放射状纤细的碎片痕迹,光是中间的空腔就接近2.5米。
不过,他们也只测试了被标记为“标准钛合金萨博弹”的弹药,至于说那附赠的每把2个弹匣的“冰雹型弹”和“雷暴型弹”就没测试了。
因为冰雹就是用的贫铀自燃材料制造的,一旦炸开的话,基地内部循环和防核清洁系统还没有建造完成,到时候满地的贫铀弹渣就不太好处理了。
至于说雷暴型弹,别说工程部了,军械库的管理员专门给它腾出一个仓库来放,在基地最外层,最靠外的角落里面。
因为操作手册上说,这种弹药是使用一种名为莫尔石的材料制造的穿甲弹头,并且有智能追踪芯片,可以说这批弹药里面技术含量最高的,可以自动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弹体的推进系统变向,锁定敌人的智能弹药,这些也都不是被这么重视的关键,而是它的装药是……核弹。
“每发当量1.5吨,用来打战列舰都显得可能有点威力过剩,使用这种弹药的时候,据说枪械会自动调整为三点射精确模式而非全自动模式……”
“你先给我等等”福克斯没等指挥官开口就疯狂的摆手,“你刚刚说什么玩意儿?什么全自动!?”
“这个武器在发射冰雹弹药的时候是全自动的,射速我们测试过了,冰雹因为更重所以是8.6发每秒,钛合金萨博弹是12发每秒,后坐力超乎想象的轻,我是指对于一把1英寸的口径的玩意儿来说是超乎想象的轻。”
“你是说,这个鬼东西,它以12发一秒的速度发射1英寸口径的大型穿甲破片榴弹?”指挥官不敢想象这东西在人类战争当中到底是用来打什么的,在城市里面,没有清空平民的情况下,一旦开火,现场还可能有幸存者吗?
“等等,他的弹容量是多少?”
“35发,也有55发的弹鼓,不管是枪还是弹药都很重,至少我不推荐任何士兵直接当步枪使用,建议还是改成弹链或者弹箱供弹,然后架到车上去。”
米玛塔尔空降兵人家是有动力装甲的,还是可以轨道上肉身落地的那种动力装甲保护和提供动力,这种重型步枪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算是一种中等口径的大威力突击步枪而已,甚至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单兵护盾研发成功之后,都不被作为标准武器淘汰了。
现在的米玛塔尔拿来轰艾玛和加达里空降兵的是三管1英寸口径的大家伙,而那也只能保证可以破盾破甲而已,甚至在面对三神裔的地面无人机的时候,米玛塔尔已经在考虑全面淘汰所有一英寸口径的射弹武器,更换为1.5英寸的核装药单兵突击炮。
沈博士指了指身边固定在一个刚刚组装好的支架上的两把“帝赞爆”,它们被连接上了弹药箱和弹链,变成了一门联装机炮,没错,这个口径,这个威力,只能称之为联装机炮了。
“那么,那个三连射精确模式又是……”
“发射雷暴弹药的,毕竟点射的精度影响对于有火箭助推和智能导引的弹头来说,基本上可以忽略,只要你不是一梭子扫到天上去,都能修正回来,可以称之为,可以以三点射的模式,发射微型制导核导弹的……额,步枪”
“我想这个武器……那些金色飞碟的文明大概也会很头疼吧?”
“当然,不过,我们逆向工程的难度也很高,我们目前仅仅可以逆向标准的钛合金萨博弹,而且它的发射方式的电热加二级助推,光是弹体的那个助推结构,都让我们逆向这种弹药的成本会非常的高,工程部目前建议去掉二级助推系统,仅仅优先攻克其电热发射系统,然后发射高爆穿甲弹药用于针对那些外星人投放的昆虫单位。”
沈博士很快就拿出了恰当的方案,相比科学家们面对这个东西的一堆疑惑和好奇,工程师的思路完全不同,他在发现完整复刻几乎不可能之后,就把思路放在了如何以当前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的制造一个仿制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