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大概至少300个世纪之前的科幻作品里面常见的那种东西——飞碟。
嗯,也不是完全碟型的,更类似星际迷航里面的企业号那种,主体为碟型尾部是类似赛车一样的扁平尾翼和数个离子推进器。
“该不会是进入了星际迷航了吧?那就看相位激光和艾玛的超光速粒子光束谁强x宇宙物理规律的力度更狠了。”那也是一个牛鬼蛇神满天飞的世界啊!
“这肯定不是米玛塔尔的飞船,不过,这种碟型飞船,造型很别致啊。”新伊甸也是有这种造型的飞船的,莫德团的巴盖思算是不规则的碟型飞船。
除此之外,盖伦特的航母都差不多是这个造型,但是,这么标准的圆盘碟型飞船新伊甸是没有的——主要是不太好装武器系统和跃迁引擎。
“所以,这个星系到底在哪里?”
“等它们走再说,估计也是什么虫洞星系,这里全是黑灯,除了星球编号外,什么都查不到。”没有太空实体,恒星是一个g级主序星,若干行星,不过,这些行星的构成让罗德觉得有点眼熟。
由内而外:熔岩、风暴、温和(类地)、温和、气体、气体、冰行星、风暴、贫瘠,这个构成看上去是真的很眼熟啊,要不是第四行星是温和而不是贫瘠,最外层是一个贫瘠行星,而不是矮行星的话,罗德就要以为自己人在太阳系了——那新伊甸一票人就要直接进入发癫模式了。
第八十三章 这是你(地球)吗?这是我(地球)!
第八十三章
斯特修斯级巡洋舰维持着隐匿行动模式,向着全星系敌人最少的第三行星的方向跃迁,飞船的被动感应设备无法标记出星系内的异常点,甚至罗德的总览也无法标记,只有一个个“未知信号”在星系内,需要他发射探针进行挨个扫描。
这也说明本地要么是没有异常空间设施之类的东西,要么就是自己的系统也第一次遇到了超出状况外的情况。
从星系边缘进入星系内圈仅仅只花费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其中有9分钟是加速和减速的时间,剩下的一分钟才是这艘巡洋舰以3au每秒的速度全速飙车的时间,作为可以飞到光速的1200倍以上的跃迁飞船,在新伊甸也算是高速飞船了。
湛蓝色的星球漂浮在虚空之中,环绕着数颗卫星,一座普普通通的空间站在轨道上闪烁着微弱的航灯光芒,落地不久斯特修斯的被动雷达就探测到了某种主动波扫过。
“电磁雷达系统,技术实力很差,比库申人都差。”莎娜扫了眼系统的数据,“我怀疑我们关闭隐匿模式,只要不是正面冲雷达阵列,他们都不一定能发现这艘船,和之前那些碟型飞船的……喂,罗德,你在听吗?”
“额,在听”罗德看着下方蔚蓝色的行星,“莎娜……”
“嗯?”
“我说,这可能是地球和太阳系,你信吗?”罗德开口说道,下面的星球的地理分布让罗德十分的熟悉,熟悉到了闭着眼睛都能画出来的程度。
亚欧大陆此刻正在夜半球,在斯特修斯的光学感应增强模块辅助下,行星表面的灯火就好像是沸腾的岩浆在流淌。
阳光从大西洋的西侧渐渐褪去,美洲大陆东岸逐渐步入晚霞,太平洋上的岛民在晨曦之中驾驶着独木舟冲入大海,准备用太平洋丰盛的物产填饱自己和家人的肚子,再从游客手里赚取一些丰厚的报酬。
“太阳系?地球?你在发什么癫?”莎娜皱起眉头,罗德这个表现太怪了,他这是没上过学还是没有学过新伊甸历史。
“这怎么可能是地球?”莎娜嗤之以鼻,不过,她也看见了斯特修斯的数据破译系统获取的当地无线电通信。
大量的商业信息和非军事信息在量子储存器内快速刷新,由自动化分析系统提取关键词和分类,再由人工智能做二次筛选,最后才呈现给莎娜面前。
“当地人确实把自己的星球叫做地球,但是,那只是一个翻译的词汇而已,和我们说的泰拉是两回事。”
新伊甸的通用语又不是英语,而是融合语言,他们地球或者eve之门背后的故土被他们称之为泰拉,也被称之为旧地(old-land),所以,就算当地人把自己的星球叫做地球,对于莎娜来说,那也只是一个翻译问题。
这就好像泰坦帝国被翻译为泰坦也仅仅是音译而已,如果从米玛塔尔人嘴里念出来的话,就会是泰丹帝国,和新伊甸的泰坦是两回事。
只是乍一听发音会让艾玛帝国觉得对方至少有一艘泰坦,于是才飞大航进去——于是就被冬眠者无畏舰狠狠的批判了一番——如果不是这样,他们飞个abd编队就能把泰坦人全扬了。
“我觉得,这里应该就是地球,你看,一颗卫星,星系内九颗行星,还有这大陆分布。”罗德试图说服月费群陆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