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引导这些舰船进入其中。
好在,很快那些艾玛的逃生舱被打捞起来之后,这些失去座舰的幸存者就被穿梭机送进空间站,目前勉强运作着入站流程,至于说站内的维修工厂就没人管了。
这让不少艾玛人很好奇,罗德他们是怎么靠这点人把空间站维持下来的。
“新的冬眠者增援抵达了,这应该是最后一波了。”
“侦测到虫洞展开,发现数字僭主!数量:3!”
“呼,还算好对付。”如果是在打蜕变者的时候,遇到三艘数字僭主,那就真的全军覆没,但是,现在蜕变者开了某种类似大鱼模块的装备,只能停在原地,所有的武器都陷入停火状态。
三艘数字僭主对于新伊甸几乎四族联合加统合部的舰队来说,只能说是有一定的威胁。
从排队等入渠的艾玛海军受损战舰那里获得了一批海军注电装料之后,罗德对电容器进行了紧急注电,然后再次隐跳向一个做好的点位,毛装备就是要不怕麻烦,多做几个点,以确保自己可以最短,最快的抵达残骸,然后安全的带着东西跑路。
现实里面的拾取掉落可不是游戏里面,一键全扫进仓库的,那是真的需要用专门的扫描工具扫描残骸上的可用部分,再派遣无人机甚至船员进行拆卸,打包,装箱,最后由货柜无人机拉回飞船货仓存放。
所以,哪怕在游戏里面,其实也是有这个细节的,那就是你拾取的所有舰船装备都是以“拆卸装箱”的形式进入货仓的,而不是从目标身上刚刚拆下来的“组装状态”下进入货柜的。
这也就意味着,拾取掉落的过程是把残骸上,还有回收和拆卸价值的东西拆走装箱,需要相当的时间。
不过,这也解释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自由无人机没有什么正经的掉落,冬眠者、流浪者、三哥怪,你也从残骸上捡不到他们的装备,因为这些东西,新伊甸的技术部门还没有办法解析清楚。
换句话说,你不能确定拆下来之后,还装不装得回去,甚至有些装备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去拆,还有就是拆卸的时候危险性很大(比如说自由无人机)。
所以,这些怪都只掉一些组件材料和打捞件什么的,而不是打完数字僭主之后,可以从它的残骸上捡到冬眠者小末日武器或者鬼影导弹弹药,又或者冬眠者势力架子什么的。
而现实和游戏的差别就意味着罗德没法和游戏里面毛装备那样,一键全捡了,也不是一个谁手快的事情,当然,罗德的系统还是有价值的,那就是他可以节省漫长的扫描战利品的时间,直接一眼就能看出这艘船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抢救。
但是,拾取过程那就是一个很漫长的事情了,因此,罗德必须确保自己不仅要是第一时间抵达,还必须确保自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拾取掉落”这个行为,并且这个过程还不能被人发现。
好消息就是,他有eve的ui系统,不用启动舰载扫描器来扫描战利品,这样就不会破除隐形;而坏消息就是,他的eve系统最多提供隐形的拆船牛马,不能一秒全拾取。
面对完整的数艘旗舰和超旗的打击,数字僭主也没有翻起什么水花就没了,在蜕变者身上憋了一肚子火气的各国海军指挥官和军官们直接给这三艘流浪者战列舰来了一次全舰队集火,统合部的舰队甚至都没捞到一个km。
蜕变者的增强力场渐渐褪去,而增强力场也在真实环境下暴露出了它隐藏在装甲和结构之间的护盾节点,一直在火力侦查寻找其节点的卡尼迪王国海军的巡洋舰就果断的跃迁到蜕变者附近,用重型攻击导弹快速轰炸这些节点。
坚固的装甲保护层被轻易撕碎,表面上那些还在不断修复装甲的冬眠者无人机被电磁脉冲导弹波及,陷入短暂的停滞,随后就迎来了如暴风雨般的800毫米定相等离子炮弹。
米玛塔尔的pos……不是,无畏舰用4联800毫米射弹炮扫射这些节点位置,随着护盾节点被完全拆掉,里面的装甲增强系统和装甲维修系统也被曝露出来。
如果是在游戏里面的话,就算有模块破坏机制,也不会有人想拆炮座和模块,原因很简单——你把怪身上的死亡装和势力装全炸没了,你图什么呢,骨灰盒吗?
然而,冬眠者的装备显然不是新伊甸目前的技术可以解析的,也就意味着根本没有办法完好的拆卸下来,先不说有没有自毁系统,就算没有,拆下来装不回去已经是共识了。
那么,就没有必要留手了,而且现在谁也说不准,这艘冬眠者蜕变者旗舰还有什么宝贝没拿出来用,所以,趁着这个时候,它的能量耗尽外加盾甲全无的状态,最快速度拆掉高威胁的模块,并摧毁才是关键。
至于说尸体上还留着什么,那就没办法了,毕竟全力进攻只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