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则按照烧蚀纳米电缆的方式进行纳米修复,这样可以在不断电的情况下,靠冗余分摊一部分工作负载,进行热修复。
“第六次裂界实验,由于多处能量管道击穿,无法继续,失……”
“等等,不要停”一旁观察的研究者一把摁住旁边人的手。因为在环形的中央,一条细细的裂隙正在慢慢的打开并稳定下来,但是环形空间站也出现了多处爆炸,最严重的讲相当于泰坦大小的一块结构整个崩飞出去,最终整个空间结构再一次稳定下来。
“人工虫洞打开完成,裂隙强度……合格”裂界实验室是在测试一种远距离星门旅行方式,当前的星门安装是通过泰坦投射运输船或者干脆硬飞到目的地架设的,而盖伦特联盟在研究一种远程打开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虫洞,将星门船传输过去,然后再建造星门,将这个裂隙彻底稳定下来。
“裂界结构测试完成,强度稳定,可通过大质量物体,单向连通,空间稳定性强,未出现明显虫洞坍塌现象。”在经过基础测试之后,很快数据就汇总到了设施主管的手上。
“也就是说”他抬起头看向同僚们,“我们实验成果了?”
“是的,我们现在需要探测对面的情况,到底我们把门开在哪里了,以确定裂界技术的最大投送距离。”
几天后,盖伦特先进技术研究所确定了,这条裂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后,展开第一次裂界探险工作,由于可以通过大质量物体,所以,先期会投射一个信标过去,然后再将大型物体通过信标投射,以确定自己真的是抵达了目的。
为什么要这么麻烦的原因就在于,以前出现过这类现象,你和同伴同时穿过星门,你没看见你的同伴,结果发现因为时空膨胀的关系,你的同伴和你没有在这个时空里面,他虽然和你一起出发,但是要很久之后才落地,甚至出现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上。
这就是为什么星门通过后,飞船会随机出现在周围2500km的范围内,就是这个现象导致的,当然,这也避免了飞船碰撞的危机就是了。
什么?罗德通过这类虫洞的时候没有丢信标?
你要理解一下,殖民调查局的罗德局长就是他们单位最大的信标,而盖伦特没有这种好用的存在,就只能老老实实的丢正常的信标。主要是因为这个裂隙的单向,一旦出事根本跑不回来,在正式的行动开始之前,就需要丢个信标确定周围的情况和安全。
“准备好了吗?”一艘逆戟鲸改造的科研基地船“主教号”上,船长哈罗德对着控制台说道,“控制台准备就绪,船长你可以随时出发!”猩红色的裂隙在环形设施中央,如同一只睁开的狰狞兽瞳。
“引擎点火,通过裂隙”主教号科考船慢慢穿过裂隙,所有的舷窗全部被装甲保护起来,猩红色的空间扭曲不定,一开始没有任何的危险,但是随着前进,猩红色被一种怪异的结构包围,整个时空变得彻底的错乱起来。
“船长,所有的时空读数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变化,时间,空间都在无序波动”但是奇怪的是,所有人都没有收到太严重的影响。
但是,如果从外界看的话,可以看见蓝色的怪异光晕在隧道当中闪耀并扭曲,但是,每一次都会被猩红色的现实帷幕遮挡,甚至由于“试探”得过于用力,直接给现实帷幕将蓝色的触手给夹断了一只,而这些蓝色的触手瞬间化为了淡蓝色的烟雾。
每一个人都产生了一种脑袋突然变得清醒的感觉,然而这个感觉很快就过去了,之后船医测试了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发现没有什么改变,除了因为时空错乱带来的一点生物钟紊乱。
嗯,这个时空错乱不是指船上的表乱跳时间,真的是这样的话,所有系统授时都要完蛋,就是全飞船系统崩溃,而是指时间在不同区域的流速变得极为不稳定,有些时候会倒流,而这些都没有影响在时空稳定力场当中的科考船,只是产生了一些……体感上的感觉。
随着穿过这段被哈罗德船长暂时命名为“湍流”的区域之后,帷幕重新变得坚固起来,但是结构却有了些许变化,就好像是顺着两个拼接的管子,从一个箱子移动到另外一个箱子,只有对接的那个区域最为薄弱。
“船长,我们回到现实宇宙了。”装甲板一节节的上升,露出舷窗外灰白色的装甲板。
改装之后的逆戟鲸级是完全的灰白色与黑色为主,但是涂装构成差不多,就是把明黄色换成白色,把深蓝色部分换成黑色而已。
同时,各级摄像系统也将更为清晰的画面和信息传递到舰船控制中心当中。
“上帝啊!”看着图像上,不远处那颗完全机械人造化的星球,所有人都发出了惊讶的赞叹声,然而,如果不是因为宣教士的计划在他把环带上的人类转换为了普罗米修斯骑士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