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结界科学化 作品

分卷阅读873

科技生产线还在不断的使用纳米工厂打印它使用的反物质轨道弹,其反物质来源则是来自于加达里引力子反应堆提供。

除了反物质轨道弹,还有使用unsc提供的钨矿资源制造的钨合金轨道弹,这两种轨道弹分别用于近距离交火和长距离交火使用。

“暗色岩,这艘乌鸦级归你。”乌鸦级是标准的加达里作战战舰,但是由于导弹的飞行速度较慢,容易被拦截和反制,所以,这一次的导弹战舰较少,不过导弹本身倒是生产了很多,用来提供给unsc的飞船使用。

他们的射手座导弹舱经过改造之后,勉强可以适配新伊甸的fof导弹系统,不过话又说回来,新伊甸的fof导弹作为一种三不管导弹系统,你只要有个发射器把它甩出去,并且数据接口能够输入敌我识别规则就行,剩下都让导弹自己去想办法。

羽蛇神级t2旗舰需要罗德想办法搞到t2组件,所以无法在本地生产,魔像也是一样的,所以,这一次都是以t1的常规战舰为主,并且主要是以加达里战舰为主。

统合部蓝图,罗德也有,但是统合部舰船全是t2不说,还需要统合部专用组件,靠通用造船厂大概是没有办法制造的,简单说,就是无法靠三钛合金之类的基础资源来建造,需要更高级的玩意儿。

后勤遥修链由鱼鹰构成,然后是毒蝎和黑鸟构成的电子战编队,乌鸦级构成的破盾队,依靠鱼雷这种数值怪来强行破盾,以及鲲鹏级组成的甩葱处决队,谁盾破了就交给它来处决。

“咱这辈子都没想过,还能用上磁轨鲲鹏的一天”鲲鹏级在克隆人里面也有不少人使用,主要是给疾速炮用,不得不说,鲲鹏这种自带磁性稳定增程模块的飞船很适合盖伦特的疾速炮。

但问题是它是一艘加达里战列舰,也就克隆人会干这种混搭的事情了,加达里海军可不会做这种事情,虽然加达里海军对于鲲鹏的唯一要求就是:顶住,为舰队里面的乌鸦级提供肉盾,会给鲲鹏塞不少的ecm系统在船体内。

“会战配置的鲲鹏咱也是第一次见”大军阀检查了一下配置,3盾扩双全抗一跳刀,底槽损控加2能诊,磁稳只上了2个,高槽不用说,全员重炮配反物质。

即便如此也能在10万公里外准确命中目标,如果搭配准备给unsc那些派不上用途的小船安装远距离索敌阵列和战场指挥信道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射程。

至于说转速和精度嘛,只能说如果不是拿去打人均战列甚至旗舰规格的圣约目标,放在新伊甸属于是……你尽管打,我躲一下算我输的类型。

相比混在一众unsc战舰当中毫不起眼的鲲鹏级,乌鸦级的长相就十分的怪异了,这些战舰一部分给克隆人们使用,一部分则拆解为模块塞进开拓者号的船舱里面,还有一部分让专门的克隆人代驾拉去伊塔iv的轨道停泊阵列停放,作为储备战舰使用。

直到把unsc在致远星的战备资源都烧干了,罗德才停止继续批量大建的工作,这不间断24小时快速下饺子的速度,让本来还考虑和这个新伊甸达成某种贸易协定的unsc当时脑门子就开始流汗了。

一周一艘巡洋舰,半月一艘战列舰,嗯,新伊甸的标准,放在unsc则是相当于一周一艘护卫舰,半月一艘驱逐舰,没办法,新伊甸的飞船相比他们来说都太娇小了。

但问题是,火灵号这个规格的飞船,要建造三年,和火灵号差不多大的猎户座级要两年半,比火灵号大的迦太基级要5~8年,即便是那一票护卫舰和驱逐舰,比如说某墩子号也要一年左右才能首航,这还要是unsc不做人,疯狂压榨殖民地的劳动力以至于叛乱四起的结果。

“罗德阁下,新伊甸在造船业上的技术,简直我等望尘莫及”科尔将军这话说的是言辞恳切,他在筹备夺回丰饶星的准备工作的时候,远地殖民地在遭受圣约的无差别攻击。

而当他把所有能调动的cma的舰船都拉入了自己的作战舰队当中的时候,发现罗德他们已经无中生有一样建造出了一只不亚于unsc掏空半个家底子组建的舰队规模了。

除了舰船的体格有些过于娇小外,但是,没人敢轻视这些只有unsc护卫舰和驱逐舰大小却自称巡洋舰和战列舰的飞船,他们的425毫米磁轨炮放在火灵号上当甲板炮,詹姆斯·凯特舰长都要嫌弃口径太小了。

unsc的甲板线圈炮都是800毫米口径的(光环战争可以看见炮口大小),护卫舰的mac(磁力加速轨道炮)至少在1000~2000毫米口径,也就是罗德开拓者号上的舰脊2000毫米库申磁轨炮的水平。

发射功率、弹药速度更是甩新伊甸近一倍,425毫米磁轨最多只能加速到6000公里每秒1/50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