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结界科学化 作品

分卷阅读971

德可以生产2~4艘这种战术驱逐舰大小的先进飞船。

没办法,先行者在造船速度上确实没有新伊甸那么快,或者也不能这么说,应该说用装载堡垒舰等移动平台上的纤巧工厂的速度就这么点了。

它就不是给你拿来造这种大型护航舰用的,是用来造法厄同(无人机)、斯芬克斯(反舰轻铁)、绝望(铁轰)、猎杀者(铁攻)和节拍器(制空轻铁)这些舰载机用的。

而一般制造护航舰的除了林鸮级外,都是由至高总装工厂,也就是真正的正式造船厂完成的工作。

为什么选择这些舰船进行逆向的原因,一方面是罗德可以导出新伊甸规格标准的设计蓝图,对此,盖伦特技术小组没问是怎么做到的,而帝国人则表示理所应当,一切机械都将归于罗姆尼塞亚,不用质疑。

一方面是这些护航舰和更小的护卫舰是整体舰船设计,而不是大型主力舰的核心舱加可编程船体组成的结构,不用去完全破译先行者的技术体系,即便如此,进展也非常的缓慢,目前只能加工一批可以快速更换到先行者舰船上的蛋舱或者说控制舱来用。

“还需要唤醒更多的技术人才,但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补给线拉的太长了,完全从丰饶星提供食品等基础轻工业品的话,只要阿卡迪亚的帝国舰队封锁我们的航道,这边就会直接进入饥荒状态”莎娜将数据丢在罗德桌面上,“现在我们必须做出选择了。”

和当初苏联的选择是一样的,要么逮着丰饶星的殖民地一个使劲压榨,全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造船业和冶炼工业,最短时间把那些水晶资源和先行者技术结合起来,并且开始生产新型材料框架,并且把几乎大部分的资源投入到优先完成逆向工程实验室和建立大型rdb数据库用于保存和分析海量的实验数据。

如果能够把先行者的核心系统的工业数据导入到新伊甸系统当中变成若干可读取的“先行者星舰数据核心”,那么逆向工程速度会更快一些。

“不用急,先完善全部的基础建设,工业和逆向工程方面,我们的需求量还不是很大。”罗德表示这个事情不用尽快拉上日程,虽然这边疑似某个小粪坑,但是老实说,比起战锤那边这个小粪坑要好的多了。

泰伦帝国比人类帝国来说,简直可以称之为文明之光,最起码一开始外围殖民地撤离的时候,确实有一部分帝国舰队的运输舰和陆战队在帮忙,并且当地驻军竟然也真的在拼死抵抗。

至于说星灵,更是道德水平极高,除了有些神经质外,和豆芽比起来,堪称圣人,哦,得把塔达林去掉,那些家伙算黑豆芽的。

最后,异虫和泰伦虫族比起来,更是突出一个温柔可爱,身轻体软易推倒——蛐蛐电磁加速的重型自动步枪都能打穿,放在人类帝国那边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当然,异虫比起泰伦来说也是有优势的,如果说后者是游牧民族的话,前者就是农夫,而我们都知道的农耕文明在搞劫掠和野战方面水平是不怎么样的,经常能打赢本质上是拥有更高级的武器和科技,简单说,稳定的生产带来的技术提升和工业产能的几何倍增。

但是,反过来说,农耕民族的异虫如果内部出现混乱,或者在持续的外部放血下,无法运营起来,那么……面对泰伦这种游牧群,就是纯粹的提款机。

直白说就是,在阿巴顿收集到足够的精华,开始进行军备研发升级到一定程度,并且虫群规模达到一定规模之前,对上泰伦虫群就是在白给,对上人类帝国更是白给。

由于异虫的这个特质,他们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进化和变异,并且经营型的行星寄生而非掠夺啃食的方式,可以让它们在进化选择上,不那么倾向于效率和成本的严苛,也就是说,一些泰伦虫族眼里成本太高的单位,异虫是可以批量生产的,用三倍甚至五倍的质量消耗来制造性能更优越的战斗单位和你对耗。

而我们都知道,这个策略,人类帝国,特别是蓝精灵证实了是有效的,确实可以把泰伦虫族耗到直接扭头走人,再打下去就是真的纯亏损了。

但是,这是指虫群内战,可是和人类帝国相比,泰伦帝国的装备在应对虫群和星灵的时候,其实没有游戏里面表现得那么好,游戏里面那是纯粹的游戏性和平衡,毕竟sc2和sc1的基础都是竞技形rts游戏。

真给你复刻三方或者四方势力的真实单位表现,那只能说是除了星灵,谁都别玩了,那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东西,剧情里面圣母舰可以一发把整个星球化为玻璃,但是在游戏里面……一队维京分分钟把它锤成大型太空垃圾。

在这种情况下,罗德对于异虫不是很担心,对于刀锋女皇更不担心,她现在全身心沉浸在向蒙斯克复仇的仇恨当中,而蒙斯克也依然沉浸在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