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结界科学化 作品

分卷阅读1231

噪音,亮起的“武器-头盔并联综合电子瞄具”迅速在头盔界面上标记出一个虚拟的蓝色弹道影像。

通过多种方式将枪口指向与目标运动数据整合,再显示在头盔内,可以穿透黑暗和较为单薄的掩体显示敌人,并且标记弹道,对于使用者来说,和打射击游戏没有什么区别。

位于臂甲的稳定辅助电机则确保手臂不会随意抖动,这些科技都极大的提高了人类单兵战斗力,就好像作为软体生物的海星选择用人造的骨骼来保护自己战斗一样。

智慧生物的军事科技发展脉络大多都是一样的,以科技,以钢铁来弥补自己的短板,并强化自己的优势,如同海星用钢铁包裹脆弱的软体身躯,人类以电子设备弥补感官的不足一样。

“砰!”惯性阻尼器向着两侧喷出白色的射流,加速到8~12公里每秒的大口径(25毫米)穿甲弹瞬间穿透外骨骼的足部护甲,液压装置的零件和装甲碎片飞溅好似喷射的火花,海星动力装甲猛地往一侧歪了一下,代偿系统重新分配重心,并释放出两台维修无人机对足部进行修理。

但是下一秒就被更多的穿甲弹交错贯穿,35毫米厚的装甲根本不足以抵挡人类的磁轨步枪穿透,紫红色的血液从弹孔流出,顺着银白色的装甲外壳滴落在地上。

与海星平民相比,这些海星动力盔甲反而给人类,特别是联合军士兵带来了不少的压力,毕竟这些动力外骨骼遮挡了它们的外貌,就和让人误以为里面坐着的是人类,在开火的时候,就会稍微迟疑一瞬间。

相反,手无寸铁的海星平民,联合军的士兵屠杀起来反而没什么迟疑,毕竟一个怎么看都是恐怖故事的里面的怪物扑过来,开枪才是第一反应。

“呜~~~!”八轮重型装甲车咆哮着穿过街道,前方是六足的海星步行装甲单位,在布满至少半米深的积水当中活动得十分灵活,时而收起步足,如快艇般穿过深水区,这让后面的装甲车追击的难度变高了不少。

“咚咚咚咚!”一枚枚高爆电浆榴弹在建筑物和街面上炸开,冲击波卷着碎屑在六足战车的表面留下一道道深色的痕迹。

“这鬼东西真能跑,和蟑螂一样!”简直就是一只在地面上飞速爬行的蟑螂,装甲车猛地冲上坍塌的桥面形成的斜坡飞跃起来,“轰!”水花四溅,装甲车落入深水当中。

“见鬼!”远处那只六足蟑螂顺利的甩开了追兵,但是它也没有活多久,因为一架加强型金星无人机几乎是贴着大楼的顶部掠过,带着滚滚黑烟坠落下来。

“轰!”白光闪过,反物质轨道弹的殉爆几乎移平了整个街区,大楼如同风暴当中的沙雕般破碎坍塌,碎石砸在装甲车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海星的部队开始反击了,位于城外的军事基地的反击部队疯狂向着人类进行反击,空中双方开始激烈的绞杀战斗。

为什么要在外部拦截,而不是把部队布置在城内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这是突袭,没有提前预兆和准备的情况下,没有哪个城市的驻军和重型装备放在市中心和繁华商业区的,这些装备和驻军都在郊外的驻地,不在城市外部部署部队建立封锁线,你丢市区等着被包围吗?

在被摩天大楼包围分割的街道上,部队展不开,火炮部署不了,偏偏这个时候,城市当中只有武装警备队和消防队等组成的应急部队,把重装备和兵力浪费在市区才是脑子有问题。

市区就交给联合军的那些人类士兵布置封锁线,将街道逐一分割歼灭,而克隆人和各种重型装备,大规模的空投部队都部署在城外和靠近郊区的位置。

因为这些位置也多是城市的工厂、仓储区域,夺取这些区域可以切断城区内的电力、供水和各种物资供给,并且阻止敌人的援军获得这些补给。

相反,市中心和城市中心区域对于空投部队来说,才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地方,在地球上的人类内战当中,这些地方可以俘虏和控制敌人的市政设施,比如政府大楼,电视台,广播站等等。

但是在星际战争,特别是这种歼灭战争当中就没有必要了——人类就没想过收容俘虏,也没打算靠俘虏对方的高层发布投降宣言来让战争结束。

所以,遍布行政机构、高档商业区、住宅区和纯粹的消费型建筑物的市区才是价值最低的,相反,郊区和外围那些生产工厂、仓库、军事基地、军械库和大型燃料储存站才是最有价值的目标,它们在第一时间就遭到了轰炸和突袭。

而空投部队也在第一时间占领了这些还在燃烧的废墟,并且将那些残留下来的海星城防设备运作起来,并歼灭位于城外的这些军队,迫使它们无法和自己的难民汇合在一起。

“咻!”第二轮的空投开始了,天空已经黯淡下来,看不见一颗星星,只有不断闪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