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们是软体生物,估计内战打得也没比现在好看”因为软体生物,所以在发明外骨骼装甲之前,他们很难携带沉重的装备在战场上进行激烈对抗,工业生产勉强还能借助水体浮力和软体生物普遍发达的肌肉来大力出奇迹,但是战争战术就很难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了。
特别是运动战,你不能指望一群脱离了辅助机械之后,移动速度不超过150米每分钟的生物搞快速机动战斗,尤其是在发明车辆等代步工具之前。
不过,现在的海星因为内置的生物改造组件和辅助植入体,移动速度和人类差不多,并且因为肌肉发达,所以,可以承担较为沉重的武器装备,在肉搏里面,更是压着人类打。
导致现在的联合军步兵都不肯进入建筑物进行近距离作战,而是选择从窗户往里面灌燃烧弹,反正不需要平民,不需要俘虏,甚至不需要留着城市,选择空投地面作战,一方面是锻炼一下联合军的士兵配合和战术。
一方面就是避免直接轨道轰炸把海星炸散了之后,等占领星球表面还要打很长时间的治安战和游击战,那就太费事了。
第三百九十六章 焦头烂额的海星
第三百九十六章
环珠市的战斗已经落入尾声,轨道上的战斗已经彻底结束,海星舰队从这片空域撤离转为防御那些还未陷落的太空电梯站,以行星为分割和人类各自占据着一半的轨道空间。
海星们的卫星一颗接着一颗陨落,一座座海星通信站也纷纷在轨道轰炸的炮火当中坍塌,失去了全部的通信和侦查能力的海星地面部队只能困守在城市周围的军事基地当中,做垂死的挣扎。
“都就位了,准备……”轨道上,负责轰炸的裂谷级护卫舰和巨鸟级巡洋舰都校准好了自己的武器系统,裂谷级护卫舰是奥蕾迦娜提供的蓝图,克隆人版本的阉割版本,适合拿给地球人练手用,毕竟米玛塔尔科技,懂的都懂。
这些使用125毫米自动加农炮的飞船非常适合用于轰炸敌人的大规模集群,而装备磁轨炮的巨鸟级则适合用于凿开敌人的地堡和护盾系统,两者配合就是当前缺乏新伊甸专业轨道轰炸飞船的情况下的最佳搭配方式。
驾驶裂谷的是联合军的飞行员,裂谷级驾驶难度其实更高,因为米玛塔尔缺乏加达里的先进科技,又没有盖伦特的优秀自动化,导致很多操作都需要人工进行,在克隆人里面也不是很受欢迎——最起码在驾驶体验方面是这样,但是架不住裂谷它便宜啊。
克隆人常用于侦查未知区域,在各种冒险突入和侦查被歼灭的案例和故事里面,裂谷都是常见主角之一,嗯,另外一个常见主角是姐妹会的船。
“只要别把炮弹丢到自己人头上就行。”使用的是“冰雹”弹,这种使用钛合金萨博弹和硬钼弹的结合体弹药直白说就是内爆集束弹,经过帝国改进的精金弹头和爆弹式加速模组之后,就不再需要t2级的射弹炮就能达到最低使用速度了。
这种弹药可以钻开敌人的装甲,然后内置核弹起爆,将数百根硬钼燃烧穿甲弹如同萨博弹一样打出去,形成金属风暴,对于装甲和结构的破坏力惊人,但是对于护盾来说……基本上没啥杀伤力。
“开火”海星基地所在的山头上瞬间亮起一片璀璨的星辰,每一点星光都是一枚大气层再入弹头,这些璀璨亮星越来越亮,也越来越红,一枚枚精金炮弹在高速摩擦当中逐渐变得红热,长长的火焰之尾不定摇摆着。
“砰!”山头上腾起一团似乎不那么激烈的烟雾,接着是第二团,第三团,岩石和泥土如浪涛般升起,整个山头都笼罩在令人窒息的灰尘当中。精金弹头贯穿了厚重的泥土和岩石,随后内置微型核弹逐一起爆。
躲在山体基地当中的海星惊恐的听着头顶的雷鸣,层层叠叠的金属架构在核爆当中剧烈扭曲,然而这并非是打击的结束,而是开始。
“噗!”数十米的金属瞬间如花朵般张开,熔融的硬鉬穿甲体贯穿了下方的金属步行桥,断裂的金属碎片向着四面八方飞散,空气当中留下熔融金属液滴形成的尾迹,地板上也多出了一个贯通了数层基地空间的巨大洞口,边缘融化的岩石和金属顺着断口往下滴落流淌。
更多的破口不断的出现,基地当中的海星每一个都感觉自己正暴露在一场金属构成的暴风雨当中,而庇护自己的掩体只是一座即将坍塌的破草屋,金属的雨滴不断的穿透进来,将每一个海星卷入毁灭的风暴当中。
而这不过是轨道打击的开始,真正的杀招是紧随而来的反物质磁轨弹,整个千疮百孔的山体就在剧烈的爆炸当中整个瓦解崩塌,只有零星的海星在打击开始之前,就驾驶飞行器或者地面载具逃离。
毕竟人类军队也不会进入这个轰炸区域,他们很清楚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