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结界科学化 作品

分卷阅读1245

圆环组成的圆筒型处理空间站。

小行星在多个环形空间站之间缓慢移动,每移动一层就会被剥离一大部分的岩石和金属,变成空间站不断向外排放出来的高温废气和碎渣。

至少数百米体积的超大型激光切割器不断从小行星上剥下以万吨计算的金属矿石,空间站以太空轨道运输系统和周围的一座座扁平的太空精炼厂连接在一起。

无人驾驶的真空管道列车不断将金属送入精炼厂,加工为合金材料,再经过热处理和加工处理之后,变成飞船紧急维修用的各种材料与机械零件。

体型巨大的海啸级航空母舰在牵引船的引导下停泊进入维修船坞,探伤无人机从经过应急处理的船体表面掠过,那些纳米封堵凝胶早已经变成了干涸的岩石质地的物质团块。

海星工程师们操作着无人机收集着战舰的损伤信息,并制定一个修复计划表出来,这种数公里大小的飞船维修是比造一艘新船更加麻烦的事情。

“简直就好像是被塞进了日冕烘烤过一样。”一名海星工程师叹息着用激光切割器将那些冷凝变形的巨大绳索状金属熔融物切割掉,曝露出下方巨大的等离子烧灼痕迹。

“大概27公斤的质量被蒸发或者湮灭了,从超合金的融化程度来看,应该是小当量反物质武器造成的……嗯,这也意味着周围的电子设备和管道都可能需要切割拆除。”

因为反物质湮灭形成的超高能粒子流足以给这些材料打成马蜂窝,即便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实际上在微观下,已经是千疮百孔,机械强度严重下降。

给这艘严重受损的海啸级航空母舰进行维修,就好像是给一个晚期癌症病人手术,光是切割下来的高辐射残留的金属块就堆满了船坞的货台。

这些金属最终的去路是附近一个专门用于处理这些战损废料的回收厂,在哪里这些材料会被清洗、净化、熔炼最终加工为强度更低的混合金属结构,用于制造一些对于强度要求不高的东西,或者干脆作为给战舰使用的“临时补丁”用。

但是,绝大部分的时候,这些金属只能抛弃,从轨道上投掷下去,变成下方褐色行星大地上的“钢铁墓地”的一部分,作为一种堆积起来等待未来可能的回收处理技术突破再利用的垃圾。

而这些废料在进行重新熔炼处理的同时,里面那些珍惜资源和稀有元素也会被一并提取出来,剩下的确实也没有多大的回收价值了,或者说回收成本比其价值都高,在宇宙当中什么都可能缺,唯独这些常见金属满地都是的情况下,自然也没有浪费时间精力来回收的必要性。

“把c-17备件库的护盾发生器优先供给航空母舰使用”总调度官玛尔塔在面前的操作板上拍击着,灵巧的末端触手快速向着各个单位发去调度命令,“在敌人发动下一轮进攻之前,我们必须……”

她的眼柄转向一个异常数据,超空间监控站发来的警告,侦测到异常的超空间管道生成的超高频电磁辐射,她加快了语速,“……我们必须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修复这些主力舰。”

不管那信号代表着什么,都意味着留给船坞和舰队的时间不多了。在船坞调度办公室的窗外,驻扎在本地的一艘完好无损的海啸级航空母舰舰桥投射出代表旗舰的全息徽记,同时空间站内响起所有休整水兵结束休假的通知。

两艘补给船正惊慌失措的从航母的飞行甲板对接槽脱离,甚至不慎撞击了一架监控无人机,在太空当中制造出了一团小小的微不足道的火花。

更远的地方,巡逻舰队也开始反应,微曲引擎预热,准备靠近这个异常的超空间管道生成点位,这可能是敌人的第二波攻击,也可能是别的文明的使节船,当然,也不排除是己方的大规模舰队造成的扰动。

“呜~~~”长滩级战列舰“浅水之沙”号内响起汽笛般的警报声,船员慌忙的穿过过道,骤然关闭的人工重力系统让不少没有来得及固定的物品全都悬浮在半空。

海星船员几乎是惊慌失措的跑进自己的无重力工作舱内,在凝胶液体淹没的瞬间,巨大的惯性力就让每一个海星感到呼吸困难,柔软的身躯仿佛被压成了一张薄纸,内脏几乎要从口器和排泄孔被强行压出。

数十座如火山口般的重型离子引擎让这座巍峨小山慢慢脱离船坞,由于紧急脱离的关系,一节来不及回收的船坞固定支架甚至直接被刀锋般的“背鳍”撞得粉碎,那是海星创造的最大型的武器,多重粒子加速武器阵列的冷却塔。

因为是全船最大的弱点,所以被最厚的装甲和最多的护盾保护在其中,而它如此慌张起航的原因就是在漆黑星空当中亮起的数百道刺目炫光。

核能产生的瞬时光压汇聚而成的光之利刃瞬间剖开了一艘因为船员没有及时就位的潮汐级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