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结界科学化 作品

分卷阅读1185

要按照工作手册对自检系统回报的情况,激活对应的维修模块就足够了。

一般整个压缩模块系统的常见故障包括矿石从传送带上脱落,矿块过大或者压缩矿石表面壳体脱落,砸坏下面的传感器之类的东西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散矿混入异物等,但是那是上一个工序的活儿。

来自无人机和霍|克队的矿箱会倒进大型矿斗当中,然后倒进碎矿设备,打碎并进行初步的筛选工作,经过清洗和粗筛之后的矿石倒入到传输带上,这个过程就是用于把那些异物挑出来。

而他这里的工序就是二次高压清洗,高压水雾喷射在传输带上的矿石上,将表面的星际尘埃和细碎矿石全部冲进下面的沟槽内,这些泥水会送往下层的专门处理车间进行处理。

当然,那个工作就和地球人们无关了,一方面是自动化的,另外一方面是这个工序【欢;:迎”进?”!入?【,!赤;瞳”;的”:月:?费.'群;:】:.6;9?.4?:9.,3:””6!,1:3”;5?.”的技术要求更高一些。

“你那边如何?”内部通信器响起,是来自下一个工段的监控室的通信,“还行,比我想的要轻松多了。”一开始这些地球人一个个都是神经绷紧的状态,但是时间长了也就松懈下来,因为这些系统自动化和稳定性非常高,到现在都没出过什么问题。

相比剃刀鲸上的高额工伤,两艘逆戟鲸到现在都没死亡超过四位数,毕竟,那些容易出事的区域都是克隆人在干,而他们干的活儿也基本上不太可能出事,当然,一出事就是至少死几十个的大事。

这和地面工业设施的事故完全是两回事,太空事故,基本上都是不管是谁出的问题,在一个密闭舱的人全死,没在一个密闭舱的看情况死不死。

“不过,也不要太松懈了,前两天卸矿口才死了五十多个人。”

“啊?卸矿口也能死人?”

“是啊,听说是矿队的人犯的错误,大力出奇迹呗,还能是什么情况”逆戟鲸开着工业核心系统,将自己引力锁定在一块大型小行星上,保持相对位置稳定不移动。

“那还能大力出奇迹的,他们是吃了什么啊?”那卸矿口的最薄的闸门都有他妈差不多70米厚微晶合金结构,能把这玩意儿大力出奇迹的,那还是人吗?

“当然不是人啊,矿队的傻逼忘记矿斗还连接在上面,就直接点了收回矿斗”

“那会报错的吧?”

“对,他们就打开了反抱死系统,发现还是卡着,于是决定用引擎拉一下,最后你知道的,整个卸矿口盖板都被扯飞了,扯淡,他们还以为他们开的是之前那些小船呢~”

比航母都大的玩意儿引擎全开拉一下,直接就给逆戟鲸的一个卸矿口盖板扯飞了,然后卸矿口的工作人员就全给吸进了太空,别说穿什么太空服,穿装甲服都不顶事,直接就给采矿驳船的引擎给喷没了。

“所以,为什么会卡这么死?”

“放屁,他们就没松开连接器!”

“.……”

“.……”不知道是该吐槽这连接器的强度惊人,还是应该吐槽开驳船的哥们蛮干的水平。

“停飞了吧?”

“肯定的,本来船长准备把这些人拖出去打靶,结果还是放了他们一马”

因为人手不够,如果是克隆人飞行员干这事儿果断的打靶,而现在的话,打靶的话,就会让本来因为死人而减少的人手再减少个几十个人,没全部打靶不代表直接责任人不打靶。

克隆人飞行员选择的处刑方式十分的残暴,把这个大聪明当碳矿丢进了压缩机,变成了只有1/20体积的一个固体小方块,然后放在了矿队的休息室入口,上面刻着此人的错误操作以及后果。

“难怪我就说这矿石的数量比前两天少了差不多1/3”矿队再也没人敢毛毛躁躁的了,但是,相应的采矿的效率也下降了。

“滴滴滴!”“舰船还有60秒关闭锚定模式~”广播传来新的通告,监控室内的人马上开始进行停工操作,下面的传输带不停,上面的运输轨道在完成最近的一次运输之后,就会停止工作。

因为锚定模式关闭之后,飞船就不再是稳定状态,会处于无重力模式且会因为机动惯性而导致这些夹具和矿物摆动,之前就有倒霉蛋被砸死了,急于下班,前脚出监控室,后脚一个几百吨的压缩矿石立方就掉了下来,基本上就没有然后了。

压缩矿石一块块送入矿仓,很快天轨上只剩下了空夹具,这个时候,才将运输系统关闭,确认传输带和天轨完全停止工作之后,还要在监控室待一会儿。

等到飞船开始加速到稳定速度的时候,才离开监控室,并打卡下班,这个过程会延长下班时间20~30分钟,不过,比起被矿石砸去二次元来说,这个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