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特定资源的;而我死的船多,可都是吉他能批量买的炮灰,那还是你输掉。
也可能是从战局影响力来算的,不过,最简单的算法就是战损比例,这里很明显是以战局影响力来计算的,毕竟在空战缠斗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那些无人舰根本不是同吨位的红尾鵟的对手。
平均一架红尾鵟能够干掉11.3燧石型护卫舰,但是由于燧石型护卫舰的战斗力并不算高,所以,11.3艘护卫舰加起来的影响力也不是11,而是5.2,也就是说,平均两艘护卫舰对于战场的影响因子才相当于一架红尾鵟。
【敌方战损评估:旗舰级单位:装甲完整度维持81%以上,航母舰载机损失:2.3中队(战术级损耗),护卫舰群:7单位失去战力】
这个损失远低于预估损失值,意味着即便采用了这种自杀式攻击方案,也无法造成有效的杀伤,但是多少也削弱了些许敌人的战斗力。
【策略:诱导目标进入脉冲系统稳定区盲区。】
然而这个策略并未奏效,因为大部分的克隆人都严格遵守了新伊甸的反要塞战术模版,那就是能抱团就抱团,宁可抱团吃炸弹也好过落单吃集火,而离开己方脉冲波保护区更是大忌——开后勤舰的哥们能骂飞你全家祖宗十八代——当然,通常,这些哥们会选择:放生!
你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克隆人飞行员了,你得自己去枪林弹雨当中寻找生路。
不仅是脉冲波,还包括遥修链、传电链等等,在这些战术链条的捆绑下,克隆人舰队以缓慢但是稳步的姿态向着要塞推进,直到进入无畏舰的射程为止。
【评估:目标高能核心信号强度升高,大型离子炮阵列炮击风险。】
【策略:激活全部空闲非战斗无人机,转化为动能冲击体,对目标造成非对称性损伤,重点攻击目标:后勤维修船坞舰】
大量的后勤、采矿和维护无人机向着舰队加速,就好像是无数的导弹一样直奔天秤号而去。
即便拦截系统打掉了差不多70%的目标,但是更多的无人机还是以动能冲击体的形式撞在了舰体上,碎片四散飞溅,并在装甲上留下大大小小的坑洞,虽然这些坑洞在短时间内就激活了纳米修补系统,但是也迫使天秤号不得不减少遥修的能量分配,转为自修。
今天莫得更新
过年休息很合理吧~被牌局绊住了手脚。
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一百字
第三百八十六章 地球搬家运动(物理)
第三百八十六章。
即便主控ai用尽了一切的方案,甚至把维修装备都改装为了自杀式攻击装备,也不能阻挡克隆人军团的稳步逼近,奥蕾迦娜别看嘴上“waaaaagh”的惊人,实际上也是使用的标准军团会战战术,抱团,安排好维修链和传电链。
制空队和担架队及时清理敌对的无人机和小船,剩下主力单位按照军团点名官冷漠无情的报点声,逐一集火,要求是就算自己的飞船正在起火,就算驾驶舱下一秒就要爆炸,只要指挥官没有说自由开火,都必须对近在咫尺的敌人视而不见。
牺牲和兑子战术对于克隆人来说,就好像是吃饭要用嘴一样正常,牺牲那些低战术价值的飞船,换取对方的高价值目标被摧毁,并且他们表现出了对于自己人的高度默契和信任,绝对不会为了自救而擅自脱离战团。
这让混在其中的地球人驾驶的战斗采矿驳船也不得不咬紧牙关死撑着,毕竟那些帝国人、新伊甸人都没有动摇半步,就好像那不是可以蒸发数百人的高能武器,只是宇宙间的一缕星风。
“外围清理干净,集火要塞,侦察队撤出战场,布置反跳系统,担架队收一收人,把逃生舱和残骸收一收,别挡路。”
现实的战斗当中,飞船的残骸确实会干扰导弹和直射武器的攻击,所以,现实的克隆人军团和新伊甸的“担架队”的主要工作就收一收这些残骸和逃生舱,回收人员并用牵引工具将残骸拉到不影响射界的地方堆在一起,宛如亚空间的漂流飞船群。
拖曳着尾焰的导弹穿过漂浮着细小碎片的宇宙空间,不断有碎片在导弹壳体上撞得粉碎,尾部微曲推进器在抵达预设目标后自动脱离,只留下球形的导弹战斗部。
球体表面的喷射器快速喷出细小离子焰,进行最终调整后,12枚分弹头向前锥形洒出,各锥截面的半径就是导弹的“爆炸半径”,理论上来讲,这个半径越小,代表导弹的杀伤越是集中,目标也就越是容易吃满伤害。
当然,在攻击空间站这样的目标的时候,再大的爆炸半径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