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通明 作品

第20章 大赚一笔,进城卖桑黄

“小兄弟,这是四百七十元!”

季东林神色忐忑地说道:“我们家条件有限,就只能拿出这么多了!”

“我知道,城里的工作肯定不只这个价,但鞭炮厂毕竟是个小厂,而且工资也就那么点,说到底也就是为了个编制……”

眼见陈大山犹豫,他赶紧又说道:“要不这样,我再给你三十斤本地粮票、二十尺布票、十斤肉票,十张工业劵,你看成不成?”

鞭炮厂并不是什么国营的大厂。

只是在交通不便、运输成本偏高的时代满足一下本地需求,效益根本算不上好。

随着经济不断的开放和发展,其经营状况肯定是会越来越差,甚至是倒闭的。

唯一的好处就是有个编制,即便是厂子没了,也会给职工分配其他的工作。

陈大山本身就不会让自家媳妇进厂当牛马,就更别提是进这么一个前途未知的小厂了。

只要让李新鼎没法继续惦记这事儿,没让那个老王八蛋捞到任何好处就行。

这工作能卖多少钱,他其实并不是特别在乎!

反正是白捡的钱,四百七十块再加上一堆票券,已经是赚大了!

不过他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但脸上却还在假装犹豫!

做生意嘛!

答应得太痛快,别人可就越想越亏了!

他刻意沉默了一会儿,直到季东林一家急得鼻尖都在冒汗了,才咬牙道:“成,只要这个工作不落到我那个后爹手里,亏点就亏点好了!”

季东林立马就把钱塞到了陈大山手里,又数了一沓票劵给他。

一行人急匆匆去了鞭炮厂!

生怕夜长梦多的季东林,直到亲眼看到钢印拓在了自家儿子的身份信息上,才狠狠地松了口气!

双方都很满意!

都觉得自己占了个大便宜!

季东林的儿子季学军还跑到陈大山面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谢谢大山哥!”

陈大山含笑点头,心里却是忍不住想笑!

这小子长得倒是挺清秀,就是有点缺心眼啊!

他老子对我一口一个小兄弟地叫着,这傻小子上来就管我叫哥!

“小兄弟,今天这事儿老哥哥我承你的情了!”

心情格外激动的季东林,同样没发现辈分乱了:“我们两口子就在丹水中学教书,以后要是有啥用得上我们的地方,你就尽管开口!”

两口子又拉着陈大山去家里吃饭,被他拒绝了!

陈大山总算是昂首挺胸地进了供销社,给自己买了一双高帮棉鞋和一双新袜子。

这种棉鞋里面的填充物并不是棉花,而是芦花。

棉布里面塞着厚实的芦花,虽然看起来十分臃肿,但总体来说还是既柔软又保暖。

一块八毛钱一双!

穿上刚买的鞋袜,他直接就把脱下来的破解放鞋和破袜子丢进了垃圾堆,然后快步赶到了镇上的汽车站。

他怀里揣着的这块桑黄,可是真正的好东西!

小日子那边的研究机构,在六十年代末期就发现了桑黄对肿瘤的抑制率,达到了惊人的96.7%!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桑黄的药用价值又被进一步挖掘。

发现它不仅能抗癌,还具有调节免疫、抗肝纤维化、降血糖、抗氧化、抗炎等诸多功效,被赞誉为“森林黄金”……

小日子那边对桑黄的需求,顿时就急剧增长起来了!

可是再好的东西,在这山区小镇上都是卖不出好价钱的!

所以陈大山昨天就已经计划好了!

他要把这块桑黄,拿到县城去卖!

……

晨雾未散的丹水镇汽车站,只是一座用木梁和石棉瓦搭成的简易棚子。

一辆解放牌卡车改装的客车正在发动,黑烟裹着柴油味呛得人直咳嗽,车头“丹水镇—县城”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

车票一块一毛钱一张。

陈大山刚上车没一会儿,班车便晃动着斑驳的墨绿色车身出发了。

车厢内两排硬木长椅相向而坐,椅面被磨得发亮,缝隙里卡着瓜子壳和草屑。

好在现在花得起钱坐车的人并不多!

陈大山找了个角落,双手拢进袖子,脑袋缩进衣领,斜靠着椅背闭上了眼睛。

他本来是想补个觉的!

可是现在的国道,也就靠近县城的那段铺了沥青,其他路段全是碎石路。

一路摇摇晃晃,整个车身都在哐啷哐啷地响!

再加上下雪路滑,车里还时不时地响起一阵惊呼!

刚出发那会儿,陈大山还和其他乘客一起,下去帮忙推了几回车!

九点钟发的车,抵达县城的时候就已经是十一点多了。

县城主干道是一条狭窄的,看起来很新的柏油路。

路两旁的房屋也多是低矮的砖瓦房,墙壁上刷着的白灰已经泛黄,有些地方还脱落了,露出里面青色的砖块。

陈大山还看到了不少做买卖的!

有将门板平放在两条板凳上,在上面摆上针头线脑、袜子、扣子、橡皮筋等日用品出售的。

也有在路边支着桌子,用煤炉子煮混沌、面条卖的。

而且还有个体经营的理发店、裁缝铺子、小饭店、食品店……

陈大山眼里闪动着明亮的光芒:“在这个到处都是机遇的年代,我要是不加快步伐做点什么,可就太对不起让我重活了一次的老天爷了!”

……

街道并不长,陈大山边走边看,偶尔递烟找人随意聊上几句,像一块海绵似的吸收着外界的信息!

一个多小时后,他才扯掉油纸,将那块桑黄拿在了手里,招摇过市地进了挂着“国营上阳县药材公司门市部”牌子的店铺大门!

店内,戴着老花镜的老药师正坐在柜台后面,专注地拨动算盘整理账目。

抬眼看到陈大手里的桑黄,他的眼神顿时就亮了一下。

“小伙子,你手里的东西是打算卖的?”老医师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问道。

陈大山抬手将桑黄放到柜台上,点头道:“对,老师傅,您给瞅瞅,这东西能卖多少钱?”

老医师扶了扶眼镜,拿起桑黄仔细端详了一下,又用鼻子闻了闻,还轻轻地敲了敲:“你这块桑黄看着倒是有些年头,只是品相还算不上顶尖!”

“我们收购的话,价格不会太高。”老医师缓缓道。

陈大山微微一笑:“您说的有些年头,应该是至少有三十多年了吧?”

老医师不由得抬头看了他一眼,眼里闪过了一丝诧异,随即笑道:“对,这个年份的桑黄确实是少见!”

“这样吧,我给你八十块钱一斤!”老医师加重语气道:“这可是我们这里的最高价了!”

陈大山假装迟疑地沉默了下来!

只过了半分钟,他的身后就传来了脚步声!

回头看去,只见一个看起来格外干练利落的中年男人,两眼放光地径直朝柜台走了过来。

这一刻,陈大山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就翘了起来!

鱼儿,上钩了!

而且还是一条大鱼!

对方身上的藏青色翻领双排扣毛呢大衣,可是真正的高档货!

陈大山刚才把整个县城都走遍了,都没见到过哪里有卖的。

眼前这个中年男人就算是没去过南方沿海,也绝对是和那边的人有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