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庐浅 作品

分卷阅读23

时候就已经是晚上了。

村长给的东西里面有一块肉,不过只有巴掌大小,秦韵华想了想,打算做个大锅菜。

粉条他们家没有,用红薯做成粉条,中间浪费的淀粉太多,他们家一直没舍得这么做。

馒头是村长的媳妇儿给蒸好,她只管把菜熬出来就行。

大锅菜里面能放的东西很多,像白菜,红薯,豆腐,冬瓜,竹笋等等都可以放进去。

秦韵华便早早的熬上,让李奶奶看着火,她打算去摘一些野菜回来。

到时候再往大锅菜里面放些野菜团子。

树林里面最不缺的就是野菜了,而且个个长得有半人那么高,秦韵华挑了一些嫩叶来摘。

趁着现在野菜有很多,不少人都不会怎么吃家里存的那些粮食,都是先吃外面的野菜。

回去之后将野菜过了水,捞出来晾干水分之后切碎,放入各种调味料,再慢慢的掺一些面粉。

秦韵华没舍得全部用白面,里面还掺了一些玉米面,她的力道正好,每个丸子的大小很均匀,捏好之后直接放在锅上蒸。

还有一些野菜,秦韵华把他们离开水之后挂了起来,打算风干。

保存的好的话,能一直吃到烈日时候。

野菜团子的香味很快就飘了出来,宋白柚在那里织毛衣的时候都忍不住往这边看。

可能是因为之前出去转了一圈,她的胆子比以往大了很多,咽了口水之后便问道,“姐,野菜团子好了吗?”

秦韵华看她那副小馋猫的样子,给她夹了一个出来,“等不烫了再吃。”

宋白柚便拿着那个野菜团子来回吹气,小心地咬破一层皮,野菜的清香便扑面而来。

有几天没吃野菜,竟然觉得味道还不错。

宋白柚小心的把这野菜团子给吃完了,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大锅菜做好之后,便用一个大桶装起来,村长找了人过来抬,杨奶奶还打听了一下进展。

“已经接好一路电了。”

“这么快啊!”

“是啊,不出两天咱们村儿就都能接好了。”

秦韵华想了想,打算赶紧收拾一下,过两天跟着这些工人一块儿去趟安置点。

这怕也是在大雾来临之前去的最后一次。

第18章 雨季——坐船

很快,电就接到了秦韵华他们家。这几天,工人们吃的都是秦韵华做的饭,来他们家干活的时候,先称赞了她的手艺好。

杨奶奶特地给他们冲了一杯果干茶,热乎乎的果干茶下肚之后,工人们觉得身上的寒气也被驱散了不少。

“我们是最后一家呀?”

“还有隔壁那一户,你们两家不是挨着的?安好你们的之后,就能通上电了。”

不仅是秦韵华他们很激动,村里很多人都等着来电的这一刻。

秦韵华也没心情做饭了,仰着头看着他们把电线接好,又去隔壁安装了电线。

他们两家挨的太近,平时没怎么觉得,今天隔壁人多了,秦韵华才发现连说话声也能听的一清二楚。

她其实是不满意两家房子挨的这样近,还共用一堵墙的事情,可她回来的太晚了,当时只有杨奶奶和隔壁的林妈妈两个人在家里,只有这样才会觉得有安全感。

后来她想拆掉的时候,杨奶奶也一直不同意。

收起思绪,秦韵华继续听隔壁的声音。

直到电闸拉下的那一刻,整个村庄都明亮了起来。

“哇塞!”

宋白柚很久没有见过这么明亮的灯泡了,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打开灯之后,屋里顿时亮堂堂的,让人心情都不由得好了起来。

宋白柚仰头看着灯,任凭眼前出现一大块黑晕,她也舍不得挪开眼睛。

“有电真好。”

除了她,还能听到不知道是谁激动的喊叫声,哪怕隔着重重的雨幕,也能听到对方呐喊的声音。

杨奶奶笑得特别开怀,“有电了,什么都方便。”

工人们擦了擦汗,接过那果干茶喝了几口,“谁说不是呢,现在外面都已经通了电,听说过段时间还会修信号站呢。”

杨奶奶一拍大腿,更激动了,“信号站修好了,是不是就能用手机了?”

说不定以后还能上网。

“指不定真有这么一天,还能回到末世之前的日子呢。”

这几天秦韵华已经把采摘回来的果子晾晒好,问清楚工人们什么时候动身,她打算跟着一块儿去。

“明天我们就走。”

这一晚上,他们是听着雨声开着电灯吃的饭,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晚上起来上厕所的时候也不用害怕了。”杨奶奶给宋白柚掖了掖被角,“电费一点也不贵,不用太省着用了。”

秦韵华则开着灯把东西又清点了一遍,第二天一早,秦韵华就去了集合的地方。

想跟着工人们一块去安置点的人并不在少数,村里有好几个都是这么打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