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银子,立时眼冒金光,脸色缓和不少,心满意足地答应了。
云儿走回季蕴的身边,她不忍道:“娘子,实在不行咱们就先走罢。”
“可是曹哥哥那日答应了我的。”季蕴摇头,扯起嘴角道。
“许是他有事,来不及同您说了。”云儿安抚道。
又等了片刻,还是未见曹殊的身影前来,季蕴有些失望了,她慢慢收回目光,转身道:“算了,咱们先走,莫让秋娘等急了。”
“是。”云儿应道。
主仆二人走下阶梯,站在岸前,船夫见状划动船桨靠近。
“蕴娘。”
季蕴弯腰上船时,身后忽然传来了一声呼唤声。
她停住,转身回头,便见曹殊修长如竹的身影,他一身青袍,玉簪束发,温润如玉。
“曹哥哥,你来了。”季蕴眼眸亮了亮,欣喜道。
第72章 采莲令(二)
“曹哥哥。”季蕴站在阶下, 弯唇道。
曹殊颔首,在她的注视中缓缓踱步而来,他面带歉意道:“抱歉, 来晚了。”
“不晚。”季蕴摇头,笑道, “天气炎热, 咱们先上船。”
曹殊闻言只好点头。
三人一前一后地登上船。
季蕴走在曹殊的前头, 待她踏上木板, 却未留意脚下,下一瞬好似踩空了一般, 她身子不稳便要向后跌去。
曹殊一惊,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 道:“蕴娘,没事罢?”
季蕴掠过他清朗的眉眼,她恍然失神, 摇了摇头。
云儿也唬了一跳,忙回过身来询问季蕴如何。
“我没事。”季蕴惊魂未定道。
三人登上船,随后弯腰坐进船舱中。
船夫划动着船桨, 船开始在河面上摇摇晃晃地行驶了起来。
岸上的街道喧嚣, 而船舱中有些安静,清凉的风穿过船舱,竹帘被轻轻吹起,带走了几分暑热。
船舱内置着一方简陋的木桌,季蕴与曹殊面对面的坐着,周遭好似萦绕着一股古怪的气氛。
云儿掀帘出去, 季蕴悄悄抬眼,看向曹殊, 便见他额上密布的汗珠。
她将倒好的茶杯推至曹殊的面前,道:“曹哥哥,口渴吗,吃杯茶消消暑。”
“好。”曹殊闻言抿起一丝笑。
说罢,两人便沉默了下来。
云儿走进舱内,她见季蕴欲言又止的神情,瞥向曹殊,他同样也是如此,暗想今日出来一躺也好。
“娘子,可凉快些了?”云儿走至季蕴的身侧,询问道。
季蕴颔首。
云儿转眼看向曹殊,她好奇地看向曹殊带来的坛子,问:“曹郎君,您这是?”
“这是我酿的芦稷酒。”曹殊轻声道。
“想不到曹郎君还会酿酒呢。”云儿满脸惊讶道。
“从前祖父在时,跟他所学。”曹殊微微一笑,漆黑的眼眸看向季蕴,他道,“蕴娘,家里还留着一坛,倘若你想喝,我下次送来。”
季蕴原本是静静地听着二人讲话,未料到曹殊话锋一转,突然提起自己,她咳了几声,讪讪道:“这怎好意思呢。”
“你不必同我客气。”曹殊笑道。
就在他们闲聊时,不知不觉便到了目的地。
“娘子,白鹭园到了。”船夫听船靠岸。
三人上了岸,几步走至白鹭园的门前,只见白墙黑瓦,浮雕精致的门楼,牌匾上篆刻着白鹭园三个字。
小厮引了他们进门,映入眼帘的是峰峦起伏的假山石,随后绕过走至连廊,连廊依水而建,长而曲折,每走几步便有镂刻清雅的花窗。
“家主正在前厅,几位随奴来。”小厮笑道。
穿过连廊终于到了前厅,白鹭园的园主同张秋池正在交谈着。
园主姓季,是扬州人士,是张秋池父亲的故交,同余西季家无任何的关系,不过是看中了白鹭园这块风水宝地,特地来此颐养天年。
园主已是花甲之年,身着一件墨色的长衫,面带慈祥的笑意。
季蕴一行三人走至园主的面前,向他作揖。
季园主随和地笑了笑,道:“老夫这园子许久未有人来,今日倒是好生热闹。”
曹殊将带上的酒献给他,道:“晚辈今日贸然打扰,此酒是晚辈亲酿,还望园主收下。”
“你便是曹三郎?”季园主摸了摸胡须,问道。
“正是。”曹殊不卑不亢道。
“太客气了,来了还带酒。”季园主笑道。
“蕴娘,怎来得如此之晚?”张秋池趁着季园主同曹殊说话之际,偷偷地凑近季蕴,压低嗓音道,“叫我好等。”
“是我不好,路上有些耽搁了。”季蕴瞧着她不满的神情,忙解释道。
“可用午膳了?”张秋池也不好再说什么,便语气关切地询问。
“还未。”季蕴摇头道。
季园主闻言,笑道:“正巧,老夫设了席面,各位请往餐厅去。”
小厮引着众人前往餐厅,季园主设的席面是如今流行的流水席,四四方方的木桌中间凿成水渠状,再置入清澈的池水。
季园主坐
在首位,季蕴与张秋池坐在他的右侧下方,曹殊被安排在季蕴对面的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