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就是外祖家送过来的,概因家里亲戚太多,以至于她这个小孩子收到礼物的重叠率特别高,光是收到的各类锁就足足填满她两个小箱子呢!
盛苑最近喜欢铃铛,便随意的选了一个缀着细小铃铛的银锁。
小遥边给她戴边说:“等到天儿再热些,咱们就换玉的。”
盛苑对此没有意见,只是举着小手、抬着jiojio,坐那儿等小遥将同款镯子给她戴上。
待到穿戴整齐,她才蹦下来,小手往后一背,腆着小肚肚,迈开胖腿腿,雄赳赳气昂昂的往她爹的书房而去。
“三小姐,三爷不在那儿!”小遥迷茫了一下,赶紧追上去。
却见盛苑不在意的摆摆手:“你以为我是两岁的孩子啊,还不懂事儿呢!我是要和爹爹谈正事儿的,当然要去书房!爹爹不在的话,等会儿你把他请到书房来见我!”
小遥怔了怔,心说,三小姐这架势,不晓得的还以为这是她的书房呢!
“可是早饭还没吃呢!”眼见劝不得,小遥赶紧跟上,“正院儿今儿准备了几款清凉粿子,香香甜甜的还很好看。”
咕噜噜~~
盛苑摸了摸小肚肚,终于停下了脚步。
……
盛向浔倚着榻上靠枕,懒洋洋的翻了翻手上书卷,跟摆弄着绢花的妻子嘀咕:“小胖丫平时吃饭不是很积极?怎么今儿还不来?”
郑氏闻言看看窗外,不紧不慢的说:“早晌就有小丫鬟过来说了,今儿这丫头犯迷糊起早了,怕是要睡回笼觉的,恐不能按时来用早饭。”
盛向浔将书随意的抖到一旁,坐起来感叹:“原本今儿休沐,还想着教教她游园会的章程呢,这要是大半个上午睡过去,怕是学不太多。”
他这话刚说完,就见小女儿被丫鬟抱进来了。
……
“来,闺女,看看!这可是你爹我准备了两天的发言稿!爹爹给你念一遍,听听是不是朗朗上口?”盛向浔好容易等小女儿用完饭,就忙不迭捧着几页纸凑过去,献宝似的显摆。
打了个小饱嗝儿的盛苑,看着他爹一脸积极的捧着写好的发言稿,突然想起自己刚刚忘记了什么。
“正事儿?”盛向浔看着眼前刚刚高过他膝盖的小女儿,有些没反应过来,“还是关于这次游园会的正事儿?”
盛苑使劲儿点点头:“您说官家想要易齐风,让他们改用楚制,这次的游园会就是试水。”
“是,我是说过不错。”盛向浔见闺女小大人儿一般端着架势站在自己面前,忍不住想笑,“不过,我们不是商量好了?你只管带着大家逛一逛就好了。”
“爹爹,若府中饮食和翰林院供食口味相反,您觉得您会彻底改变饮食习惯么?”
盛向浔脑子里还猜自家小闺女要说什么呢,结果没想到她竟忽然来这么一句,没头没脑很是突兀。
他起初没多想,只是以为小孩子就这样,说着说着话,就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偏了话题,便轻笑着抱起她放置膝头,耐心的回答:“怎么会改变呢?自然是当值的时候吃当值的饭菜,回家时……”
说到最后,他面色一怔,旋即不可置信的看向歪着头等自己说下去的小女儿,惊呆了!
他这闺女,竟如此聪慧么?!
第二十七章:准备写条陈
览政殿的气氛有些压抑。
自皇帝从新宠张嫔处甩袖而归,殿中上下便屏着呼吸。
宫娥太监们无不低首敛眉,恨不能和空气融为一体,免得惹了伏案默读的天子注意。
宫中原就不是能保密的地儿,尤其当事人还是只用半年时间就从才人升为一宫之主的张嫔,她因惹了圣怒,至今还跪在她宫内的院里不起。
宫内也不见太监宫娥如何走动,这消息便像长翅膀一般飞到了每个角落。
温贵妃提笔在纸条上写了半句话便顿住,犹豫片刻,到底将纸条扔进了笔洗。
满福宫的秦皇后歪在榻上看着小宫女儿们排的新戏,那双涂着丹蔻的手有一搭没一搭的打着拍子,心腹嬷嬷小步上前,蹲在她耳畔如此这般说了一番。
不想,她听闻后也只柳眉微挑,轻嗤了一声,随即便随意的挥挥手,继续听那咿咿呀呀的曲声。
这个消息于她,看着好像只是落叶飘在湖面上,份量轻的可以;可实际上到底激起多大的涟漪,便只有湖面知道了。
而众人以为很生气的承元帝,此刻倒也没那么愤懑。
他只是没想到,不过是数日前让盛国公筹备一次游园会,竟然就让大齐世家紧张至此,还把银子送进了后宫!连张嫔那般骄傲的主儿都替他们说话,倒是厉害的很。
“杨大伴,把大楚坤舆图给朕拿来。”
掌印太监杨询闻声,立刻一改刚刚木桩子的做派,忙不迭亲自轻手轻脚的取来坤舆图。
“下去吧。”刚将坤舆图铺展好,承元帝就挥挥手,目不转睛的看着大楚的边界线。
自燕高祖起事至今,燕、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