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6

气的传达着秦皇后的意思。

她这样说,郑氏心里顿时一凛。

她听出来了,这是秦皇后让人敲打她呢。

“姑姑,这不是三爷错,原是我和旧友重逢,不忍她恳求,这才央了三爷一把,哪想到……原是我想的不够周全,以后再不会这样了。”

“这哪能赖你呢!你之前虽不忍,可却没有一口应承那施夫人,是问过了我的!”

盛向浔生怕姨母因此对郑氏不满,忙不迭跟齐姑姑说:“您是晓得的,我这脾气,要是不乐意,谁能迫的了我?”

齐姑姑见他护着郑氏,倒是有些当家人的样儿,不由又是欣慰又是感慨。

她扭头朝郑氏笑言:“少夫人莫紧张,皇后娘娘说了,这外面的事儿,府里女眷不知详情本是正常,若有过错也怪不到女眷身上。

要说错那都是三爷的错,进宫递奏本于御前本就该慎之又慎,哪能不问清楚擅自接手?

虽然陛下圣明宽厚,娘娘也能关照,但是有些时候事关重大,各种关系更是千头万绪,三爷若是掺合到不该掺合的事情里,如何是好?”

郑氏连忙表示受教:“皇后娘娘教训的是,我以后再不敢不问缘由就大包大揽了。”

盛向浔见妻子这样说,也忙不迭点头:“是了,是了,以后要是再管,也要先打听清楚了。”

齐姑姑瞧着差不多了,便告辞离开。

盛向浔看着礼单,叹口气的屈指弹了弹,喊人将这几箱子赏赐分给俩闺女去了。

他自己挥手退去丫鬟,跟着郑氏后面小声哄说:“你不要介意啊,姨母这是还生我的气呢,反倒连累了你。”

郑氏看他一眼,心说:皇后怎么舍得生你的气?这分明是埋怨我拖累你呢!

也幸好她识趣,听到敲打主动认错,这才有了齐姑姑后面这些话;要是她真躲在他后面装傻充愣,皇后娘娘心里怕是真就有了芥蒂。

如此想着,郑氏叹口气,不免庆幸自己一直头脑清醒,从来不因为丈夫在皇后心里的份量而自得。皇后拿外甥当眼珠子疼,可未必把她这个外甥媳妇儿当回事,之所以多看重她几分,也不过是为了外甥而已。

郑氏心里默默排解一回,那点儿憋闷就消散的差不多了,她现在特别好奇,她好友的奏本,缘何让皇后如临大敌?

第一百九十三章:前朝旧事(上)

“那位施夫人可真不是个实诚人儿!”

听到郑氏询问,盛向浔赶紧提醒说:“聆娘,你以后真要远着她些了,要不是姨母提示,谁能想到定远施家跟韩家有了关联!瞧着吧,施家够呛!”

“韩家?什么韩家?韩家又怎么了?”

郑氏越听是越迷糊,她不解的拽着盛向浔胳膊连问:“我怎么不记得有哪个韩家犯了上意?”

“你当然不晓得了,我都不晓得欸!韩家犯事儿的时候,咱都还没出生呢!”

盛向浔嫌站着累,领着郑氏进了里间儿上了榻,俩人倚着大靠枕闲话。

盛向浔向来不乐意亏待自己,等到两口子将腿放到榻桌底下,他觉着位置挺舒服了,就顺手将榻桌拽到俩人身前,还大声喊来丫鬟,将装着各色干果、蜜饯,糖粘、点心的果盒拿来,又吩咐人再端两盘卤味和肉脯。

“热好的青梅酒拿来一壶!再准备一大壶红茶。”

盛向浔一边吩咐喝的,一边儿又叮嘱丫鬟们:“温湿的帕子放到我们跟前儿,也好擦手;还有那个竹藤编的小果篮拿来,好放果皮。”

他很有兴致的嘱咐完这些,才叫丫鬟们远着些,别打扰了他们两口子谈话。

杨嬷嬷呢,则是照例坐在外间儿炕上打络子,顺便盯着小丫鬟们离得远些。

“……”郑氏看着眼前满满一桌的零嘴儿,有些想要抚额。

这是谈话呢,还是开茶宴呢!

幸好盛向浔没有继续卖关子,这才让郑氏忍下拧他耳朵的冲动。

“聆娘,你应该知道大楚是如何而来的吧?”

盛向浔在郑氏耳畔问了一句。

“嗯。”

郑氏轻缓着点点头。

旋即,她眨了眨眼睛,记起来了!

当初陈末帝御宴之上遇刺,其舅韩诚欲谋朝篡位,幸得旧勋组员营救,才得以喘息。

其间,虽有皇后姜培兮为陈末帝挡了数箭,却仍有叛逆手持短剑将其刺伤。

因末帝祖父谋篡兄弟皇位,其父称帝亦经多番争夺,故而到陈末帝这里,整个儿皇族就只剩他自己了。

遇刺时,他膝下只有一个与姜皇后生的公主。

公主当时只有三岁,少不更事。

陈末帝清楚,若是久掌相权的韩家上位,只怕公主处境艰难,朝不保夕。

陈末帝为保唯一血脉平安,拼着一口气,愣是将皇位传给了妻兄,也就是现在的承元帝姜培问。

承元帝在陈朝时任太傅兼户部尚书,若非他对韩诚多加制衡,那位权臣恐怕早已摒除末帝自己登基。

“我小时候曾听家中长辈说,陛下登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