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

不由郑重。

盛国公却浑然不觉,亲手系在盛苑腰间的香囊旁:“这玉佩拿着,每月你能从府里取银百两,全做你学习书写之用,可好?”

盛苑没想到眨眨眼,腰包又鼓了些,登时弯着眉眼连声道谢。

盛国公见她举止大方形态可爱,登时哈哈大笑起来,他心情大好的站起来,抱着盛苑掂了掂!

梁夫人看着没忍住,笑说:“苑姐儿主意真大,都不用问问爹娘?”

“长者赐,不可辞!祖父是爹爹的爹爹,就连爹爹都要听祖父的话,何用多问呢?”盛苑美滋滋的摸摸玉佩,转头,又开始把一箩筐一箩筐的好话往盛国公头上扔。

头一回被小娃娃这般夸赞,盛国公简直心花怒放,饭也不吃了,专心逗着盛苑说话。

半晌之后,盛国公才将胖娃娃递给三儿子,叮嘱:“回去之后,不许你吓唬她!要是让我知道你训她,小心你的腿!”

盛向浔翻翻眼,心说就没见过这样儿的,都是当爹的人,就不能共情么!

饭局至此,也没了意思,盛国公敲敲桌面,朝儿子们冷笑:“枯坐半晌可难受不?难受就对了!回去好好想想!如此笑话闹到外面,你们一个个儿的可还好意思自持矜贵?行了,都散了吧!”

说完,他便转身踱步,慢慢走远。

安和堂的家宴算是结束了,可各院的热闹却刚刚开始。

大房云氏带着女儿回到院子,刚进外屋便沉着脸将何氏、陈氏的指责学了一遍,而后反问:“你当时就没个反应?任凭六丫头胡说八道?”

盛芝低下头,郁郁不言。

她这样……不对劲儿啊!

云氏有些惊异,她女儿平时的脾气可不这样!

心中忧虑,她也顾不得斥责,忙搂着闺女好言关切,好半天,才听女儿支支吾吾的说:“晚膳前,我弄渍了衣摆,回来换装,路过清言苑时,听那里的婆子闲语,说祖父觉得咱们一房人丁单薄,想要爹爹抬侧夫人,五叔那里就是信号。”

“哈?”云氏只觉荒唐,她心里骂了句梁氏真乃老虔婆也,嘴里还要安慰女儿,“你爹爹和你五叔情况不同,你莫要上当!她们那是盼着咱们一房起了嫌隙呢,只是这人算错了情况!”

考虑到女儿已经十三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有些事儿也该跟她渐渐挑明,便搂着她谆谆而言:“梁氏不知原委,只是看着你爹和你三叔持身自重,很不同于你二叔四叔,故而让她儿子跟着学,好像这样就能在嫡庶之间划出条鸿沟。”

“所以五叔他并不是自愿?”

见女儿聪明,云氏欣慰的点点头:“这人的心气儿不能强求,你能强求一时却强求不了一世,梁氏算错了她儿子也算错了你爹爹,若是你爹爹有心纳妾,而我听了你的学舌心里慌张……一个美人儿算不得什么,却是大房起了嫌隙的开始。这招从内部瓦解敌人的手段不算新鲜却很有效,看来这位梁夫人到底是忍不住了,那间书院竟满足不了他们!”

盛芝听得心慌:“可是……爹爹和三叔就真心不纳二色?”

她很害怕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想到亲戚里有好几家因为偏宠妾室使得嫡女过的不如庶女,就有些颤抖。

云氏看出女儿眼底的不安,心里叹息之余,笑着揉揉她脸,轻声说:“府里少有人知,你爹爹和你三叔是在你亲祖母榻前发过誓的。”

第九十二章:盛菡变化

“发过誓?!”盛芝眼眸微震。

“是啊,发过誓!”云氏肯定的点点头。

“只因她老人家受过常氏之苦,故而要求你爹爹和你三叔不能如你祖父一般。

你爹爹很孝顺,清楚她过的辛苦,因此带着你三叔一齐发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你父亲是端方君子,二甲进士武举探花,而今更是京都按察司副使,自然言出必行。当然,就算食言而肥也不要紧。

只要不把希望寄于旁人,那么不管外面风雨如何变幻,你自己的日子照样好过。”

盛芝闻言,恍然受教,念头通达之际又不免为宴席上的无作为而惭愧。

云氏见她能听进去,心里很是欣慰:“既然事出有因,你也不必过于自责,只要日后不要如此就好。”

“好!”盛芝小鸟入怀般依偎在云氏怀里,心里的郁气不见踪影,胸中宽阔得晃能乘风破浪一般。

大房这边温情脉脉,二房那里却吵翻了天。

“跪下!”何氏扶着头坐在榻上,半晌没喘过气来,恨铁不成钢的拍着榻桌,“我问你,我哪里对不起你?要让你这么想要小娘?”

盛菡跪在地上一声不吭,心里对盛苑的恨意达到了顶峰。

旁边的丫鬟跪在地上哆哆嗦嗦,隐隐能听到牙齿颤扣的声响。

何氏的嬷嬷想要说话,可是看着六姐儿不服气的样子,悄悄闭了嘴。

“你才多大啊?一口一个姨娘,一口一个小娘!你想要做什么?我花那么多钱给你请绣娘、乐师,叫你绣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