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8

,然后对国子监的人说我们自己走了,那我们岂不是上当了?”

出来邀请的人:“……”

跟过来的国子监先生:“……”

这样的小孩谁能骗的走?

果然还是他自作多情咯!

盛蒽等妹妹的工夫,品尝了杨畔归令人上来的清茶。

“这是前齐京都盛产的贡茶。”

郑三娘对茶颇有了解,只尝上一口,就能将这茶的前世今生说清楚。

“府里定期会让管事到前齐采买原贡茶。”杨畔归略微说了一句。

“这样啊。”郑三娘笑着点点头就不再言语。

一行人在庄子待了不久就离开,哪怕杨畔归提出邀请大家暂住一宿,大家也没答应。

他们这许多人,在同学家转转,自然没问题,但是他们这么多人在同学家又吃又喝还住宿,就是不识趣了。

杨畔归回到护国公府,烦闷的来到护国公夫人所在的院子。

杨夫人知道他回来也不怎样高兴,反而是嬷嬷热情的照顾杨畔归。

等到杨畔归离开,嬷嬷劝杨夫人:“世子即将长大成人,夫人也该热络着些。”

杨夫人只嗯了一声。

嬷嬷叹气又说:“国公爷对您对世子冷淡多有不满,之前几次提及,不好充耳不闻。”

“我等着他哑巴吃黄连!”杨夫人笑过之后,注意力就放在诗画上,竟对外物不给半刻注意。

嬷嬷无奈叹口气,只能自己合计着关照杨畔归。

杨畔归坐在花亭里看着景色发呆,一时之间不知是该惊喜于自己的寻根,还是后悔。

嬷嬷送点心过来的时候,他仍旧怔怔。

注意到嬷嬷端着点心和热茶,杨畔归的心暖和许多。

“郎君莫要怪夫人,她心里也很苦,而且,她和护国公的关系……若是过于亲近您,恐怕护国公要另有打算。”

嬷嬷这话让杨畔归心里好受很多。

其实他也不想探究杨夫人的想法。

很多时候,他乐于接受嬷嬷的说法,不想想这话是真的吗。

嬷嬷见杨畔归不反感,心里高兴之余,也感叹,这要是亲的该多好。

等到回杨夫人院子,她就见护国公气冲冲走出去。

他见到她还使劲儿甩了甩袖子。

嬷嬷登时心里一紧,忙不迭快步走过去看夫人情况。

“你放心,只要他只有这一个孩子,就不敢把我如何。”

杨夫人嘴角微翘,看样子没有吃亏。

嬷嬷松口气之余,不禁又说起让杨夫人和杨畔归亲近的话。

杨夫人眼底闪过一抹复杂,她这份情绪快得嬷嬷都没看清。

“您照顾好他就是了。”杨夫人依旧坚持,嬷嬷最后还是无奈退下了。

杨畔归从护国公院子回到自己卧室,退去丫鬟叫来小厮,问起盛苑三人,得知他们的言语举动,怔怔半晌,松口气说:“注意看之后有没有人在庄子外面溜达。”

“不!”刚说完,他又摇头说,“不不不,依旧像以前那样随他们往来,小心看好他们,不要让他们发现端倪!

还有,若是姜氏安排人过来,就将他们挡在外面,他们是行家,容易发现不对。”

第三百一十一章:阿戎的学子

眼看距离秋狩还有一旬工夫,阿戎使臣忽然提出要派学生来楚进行为期一旬学习之请求。

递送礼部的说明函上,阿戎使臣用词恳切谦虚。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它们过来学习是假,踢馆挑战是真。

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进京函上标注的带队先生乃是前齐大儒。

“要我说,他们就是有备而来。”欧阳翎在同学们讨论这件事的时候,激动的表示,阿戎请求是假,自作主张是真。

“想来他们早就启程,快到咱们大楚,才跟礼部汇告。要不然,就这几天工夫,他们变成千里驹也跑不来啊!”

“阿戎向来如此,明明一副狼子野心,偏偏佯装礼仪周全,让人看着只觉东施效颦,可笑。”

说起阿戎,蒙学三级班的学子无不点头嘲讽,纷纷感慨阿戎可笑可恨。

欧阳翎一会儿跟这个啾啾,一会儿和那个喳喳,说好半晌却仍觉不够尽兴,扭头来来回回找了好多遍,才发现好像盛苑几人都不在。

待问同学他们仨踪迹,这才知晓他们这时在亭子对弈。

欧阳翎找过来时,盛苑的黑子已经所剩不多,眼见白棋一方即将一统天下,安屿看着都已经乐得见牙不见眼,跟那儿美得坐不住,恨不能马上就宣布胜利。

欧阳翎都替盛苑着急,抓耳挠腮的,恨不能指点江山。

可惜,他仔细看了看,没看懂,张张合合的嘴巴到最后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最后只能屏住气,给盛苑打气。

他这个局外人急得小脸儿通红,可是局里人盛苑每步棋走的胜似闲庭信步。

她这样沉得住气,让欧阳翎烦躁的心跟着渐渐安稳下来。

就在安屿咧着嘴巴将他认为的关键棋子放到决胜之位,宣布胜利之时,卢晟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