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舒雅静只好妥协,不过她心里却想着去给永兴侯和夫人问安。
待舒雅静离开,刚刚假寐的舒氏却忽而睁开眼,眼里闪过些许烦躁:“原想着等他归京,却不想竟然有人横插一杠,却让我不去不成了!”
她用手扶着小腹,情绪有些焦虑:“舒盛联姻,侯府继承人安能出自旁姓之腹!”
可是想起盛昕任地不仅远离京都和繁华,更有说不清的匪徒和海盗!
那盛昕自言匪徒不存,可是何能保证无有漏网之徒!
更有凶恶的海寇可能登陆掠夺!
舒氏觉着自己光是想想,都很心惊肉跳,更遑论当地呢!
若不是盛昕要娶的是平妻,还是海盗之女,听着就不好对付,她自有办法以其不守承诺为名留京!
想到自己的计划肯定泡汤,舒氏心里阵阵发愁。
……
看着舒雅静离开,郑氏觉着有些不大寻常:“这女郎自从前次受罚,就更少来此,而今来请安,我怎么觉着意在沛公呢!”
盛向浔此时仍跟不肖子生气呢,听了妻子的话,也不在意:“那小子不是说的很清楚了?他都没跟舒氏言此事,那舒二小姐怎么能晓得?”
“也是!”郑氏点点头,算是认可这话。
盛向浔安抚好妻子,忍不住又发脾气:“我这重情重义的一世英名,全叫此子毁了!”
郑氏也不高兴儿子擅自纳妾,更不要说他这上来就是平妻!
不过……
“不合常理之事,约么是有因由,莫不是昕哥儿有不能不这样做的苦衷?”郑氏觉着,还是要想办法问清楚才是。
“自己的儿子,还不清楚啊?那小子是轻易把自己妥协出去的人么?!”盛向浔才不认为儿子会为难呢,他现在摩拳擦掌的想要亲至其任地,好好收拾那小子去!
第四百九十八章:答题思路
永兴侯府浅浅泛起波澜,而考场上的盛苑则贯注的琢磨着考题。
不是她说大话,这些题虽出于地方政务,但是对于她而言却易若反掌。
可问题是,她现在首先要去考量的,不是如何答题,而是如何选择答题方式。
没有错,就是思考要用哪种方式答题。
这个想法在她将考题悉数记录下来之后就产生了。
从她手上掌握的历年考题来看,童试作为科举考试的正式选拔资格试,其目的是择取具有基本文化素养的人才参与全国遴选,而不是将还未教导、和培育的人才提前淘汰。
这种问政类的题,一般而言乡试都鲜少出现,一般要到会试、乃至殿试才会正式涉及。
故而此番五道考题,考官心里的合格标准很可能和地方官处理政务的标准不同啊!换句话说,考生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是不对、实际不实际,不是这次考试过关标准!
不然,这让平民考生、庶民学子情何以堪?
由此可见,要想顺利过关,还能取得好名次,就要找出考官们想要从考生答卷里看到的关键信息。
盛苑这样想着,眸子转来转去,嘴里无声地嘀咕着:“他们到底想要考什么呢?!”
既然答卷不一定要附和现实政务的正确答案,那么,考官们想考量学子的,当是其性情、品格、思维、气节、头脑、眼界……等等等等。
只有这种抽象的、不容易直面考核的细节,才是考官们想要看见的吧!
盛苑恍然大悟,自顾自的颔首:是极,是极!
这等容易骗过旁人的特质,往往更容易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而此刻,就是这等时机。
想到这儿,盛苑清楚自己要怎样答卷了。
当然,作为想要争取好成绩好排名的上进学子,盛苑肯定要利用资源优势,写出符合实际的答案。
同时,她还可以利用此番阅卷标准之优势,可以让答案更富想象力一些,哪怕有些地方看着大不现实。
【苑姐儿,你准备如何?】系统见盛苑跟那儿分析得头头是道,很是好奇。
“统啊,虽说咱们童试考过十几场了,可是我们不要忘记,这是女子第一次科考!不管赞成还是反对的人,应该都很期待看女郎适不适合出仕当官!”
盛苑跟心底传达着脑子里的思考:“所以,郎君怎样才能成绩更好,我不清楚,我却清楚女郎给出的答案,定要证明自己面对这些问题时,可以像郎君那样解决。”
【……】系统感觉自己听懂了,可是又觉着自己有些糊涂。
明明苑姐儿说的每个字儿它都能听懂啊!
【那你怎样证明?】系统觉着听不懂就暂时略过,继续听就是了,说不得之后就能懂了呢。
“当然是选择典籍上教的正确答案啊!”盛苑眼底闪过狡黠。
可以解决的办法很多,不过考虑到近些时候人们崇古复古成了潮流,她可以选择侠义+仁义之法。
这样想着,盛苑目光再次投向考题。
这次她视线里带着些许战意。
系统没听到盛苑的回答,好